2018-06-18 《回到未来》:改变,必须以时间为代价?

时间,标记在布朗博士实验室的各种时钟里,显示在作为“时间机器”的那辆车上,但是标记和显示的时间真的就是时间本身?当所有时钟整整慢了25分钟,当车上显示的时间故意拨慢了一分钟,当马丁在1955年预留了10分钟,时间却称为被修改的时间;“它们在什么时间?”1985年的马丁问布朗博士时间机器的设置时,博士介绍了现在时间、要去的时间和原来的时间,当时间分成三种状态,它可以向前也可以向后,时间又成为人为设计的时间。
时间是绝对存在?面对一种形而上学般的哲学命题,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似乎并没有开启哲思的大门,他给时间的注解只有一个关键词:改变。当现在的时间被改变为过去的时间,当过去时间的穿越最后成为“回来”,改变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虚拟状态的存在,所以罗伯特·泽米吉斯在影像上设定了被穿越的时间轴线,并不在于体验一种刺激,而在于寻找一种精神,一种转身而回去的寻找,一种寻找而回来的改变。
现在的时间是1985年,要达到的时间是1955年,跨越三十年其实刚好是一代人,所以罗伯特·泽米吉斯是在进入另一个时代,而要进入那个时代,则必须提供现在需要改变的东西。从个体意义来说,马丁喜欢滑板运动,喜欢摇滚音乐,喜欢自由,喜欢无拘无束,但是这样的生活方式受到各种的阻碍。他再一次因为迟到受到学校领导训斥,老师甚至说那个发明创造的布朗是个疯子;而在摇滚比赛中,马丁作为“针头乐队”的主唱,在评委面前疯狂表达自我,却得到了“声音太大”的评价,最终在“下一个”中成为失败者;而在家里,他和女友詹弗妮的恋情被母亲洛莲反对,理由是女孩不能主动追求男孩子,更不能和男孩子坐在车上。
这个马丁的个体遭遇,而从个体扩大到家庭,现实也呈现出某种困境,父亲乔治是个懦弱无能的人,在贝夫面前唯唯诺诺,“今晚就完成报告”成为他生活的主题,而洛莲在反对自己和女友的态度上,也成为一个保守、死板的人,还有哥哥、姐姐,似乎都在一种既定的框子内生活。所以对于马丁来说,他会和布朗博士成为朋友的重要原因,就在是那些稀奇古怪的发明创造中体会一种自由生活,无论是给那只叫爱因斯坦的狗准备的狗粮,还是巨大的扩音器,都像是现实生活之外的存在,所以马丁的内心有着一种强烈的渴望,那就是改变现状,而改变现状就意味着离开。
导演: 罗伯特·泽米吉斯
这里就显示出了某种无奈,内心涌动着渴望,但是作为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人,如何实现突围?从何处离开?布朗博士实验室中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钟,而所有的钟都比本来的时间慢了25分钟——本来的钟,代表着一种社会标准,而慢25分钟的人为时间代表着对于现实的改变,但是这种改变只是某种象征的意淫,当布朗博士告诉他,这里的时间整整慢了25分钟,马丁才知道自己这一次上学又迟到了,所以他必须急匆匆赶往学校,必须面对老师的训斥,也就是说,他无法脱离这个社会标准,即使想要脱离,也只不过是类似于幻想的虚构。 
编剧: 罗伯特·泽米吉斯 / 鲍勃·盖尔
主演: 迈克尔·J·福克斯 / 克里斯托弗·洛伊德 / 莉·汤普森 / 克里斯平·格洛弗 / 托马斯·F·威尔森 / 更多...
类型: 喜剧 / 科幻 / 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85-07-03(美国)
片长: 116分钟

但是布朗博士却让这种离开变成了可能,在双宋购物超市的停车场里,用核燃料钚做动力,当那辆车速提升到88码,就能变成一架时间机器,按照设定的时间去往任何地方。这是布朗最新的实验,用爱因斯坦做实验,当车速超过88,停车场里只留下两条火带,而那辆车真的不翼而飞。“我把它送到了未来。”而且在遥控中,时间机器还可以安全返回,爱因斯坦毫发无损,所以当离开和回来形成了一个环路,那么这个实验就证明是成功的,穿越时间就成为了可以实现的理想。
但是当利比亚人拿着枪来追寻“小心搬运”的钚燃料时,另一种危险就出现了,钚是核燃料,而且属于恐怖分子的武器,当布朗博士偷来用于自己的试验,危险性在于它随时可能缺失,不仅布朗无法掌控“回到未来”的实验,而且自己也会丧生在他们的枪口下。当马丁终于坐上时间机器,从1985年穿越到1955年的时候,他的行为更多意义是逃避恐怖分子的枪杀,而不是在全新体验中完成科学实验。所以马丁是被动地回到了不属于自己的1955年,也正是被动地穿越,使得回来可能成为无法完成的任务。
|
|
| 《回到未来》电影海报 |
但是当马丁被动地进入到另一个时间,也便开始了罗伯特·泽米吉斯所谓的“改变”命题的实践。1955年的山古镇有些冷清,有些原始,马丁1985年居住的里昂住宅区甚至刚刚开始建设,电话也只能在街头公用电话亭里看到,而身穿1985年的那件羽绒衣被别人嘲笑为“水手服装”,餐厅里要“百事可乐”,别人以为是要“付钱”……马丁显然是格格不入的,但是这或者只是物质上的差别,当马丁以“未来人”的身份来到30年前的过去,最重要的意义不是他自己的改变,而是改变其他人。
贝夫追逐他时顺手从小孩手上拿来的箱子做成的滑板,让大家惊异;在海洋魅力舞会上,马丁用吉他弹奏的那首摇滚歌曲,让人耳目一新……这些都是马丁从未来带来的东西,在给过去时代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马丁开始了对父母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在和父母相遇的过程,马丁让他们的生活发生改变,其实也是被动的。1955年,乔治和洛莲还没有恋爱,他们只是一个学校的学生,尽管乔治对洛莲暗恋已久,但是懦弱的性格似乎和30年后一模一样,甚至在贝夫面前,“我晚上就完成报告”的承诺,鞋带散了而被欺负的恶作剧,似乎也和30年后的现实一脉相承;而洛莲,则完全不是那个30年后保守、死板的女人,她甚至在30年前就有了女性自由的渴望,尤其是在遇见马丁之后,被他的热烈、勇敢所吸引。
这似乎变成了一种伦理上的危险,洛莲是马丁以后的妈妈,却在1955年的遇见中萌生了爱意:因为救从树上偷窥而掉下来的乔治,马丁被洛莲父亲的车撞倒;马丁住在洛莲家里,洛莲以他内裤的品牌而叫他卡尔文;在学校里马丁想让乔治接近洛莲,洛莲却只关注他;当贝夫调戏洛莲时,马丁挺身而出,洛莲为他的勇敢所吸引,称他是自己的白马王子;在学校举办海洋魅力舞会的那个晚上,坐在马丁车上的洛莲甚至主动吻向了马丁。
所以这是危险的,当事件发生改变,马丁还是马丁?或者说马丁还会“回到未来”成为马丁?如果1955年洛莲爱上了马丁,马丁也喜欢洛莲,那么30年后就不再是已经存在的时间,也就是说,未来可能会在本质上被彻底颠覆,所以在见到布朗博士的时候,马丁的唯一愿望就是:“我来自未来,乘坐你发明的时间机器而来,你要让我返回1985年。”而布朗在确信马丁来自1985年,而且是用自己的时间机器完成穿越,他告诉马丁的是:“你干预了你父母的相遇,这是危险的。”这里就出现了一种时间规则:你来自未来,但是你不能影响历史的进程。而在某种意义上,当他者进入了封闭时间,那一种结构必然会被打破,但是按照时间规则又必须把自己剔除出去,所以这便形成了一种关于时间悖论的疑问:如何不在自己的时间中成为自己?
其实,所有关于时间穿越的故事,在逻辑上都是有问题的,它无法自圆其说,也无法自建一个系统:乔治和洛莲都在1955年遇见了马丁,在30年后的生活中关于眼前这个自己的儿子,这段记忆去了哪里?实际上当布朗撕掉了马丁写给他必须在1985年拆封的信,罗伯特·泽米吉斯就已经抛却了逻辑上的问题,当1985年的布朗在恐怖分子的枪口下复活,他露出防弹衣的时候说了一句:“去他妈的理论。”惊诧的马丁意味撕掉了自己写的那封信,历史无法改变,那就意味着布朗博士一定会被利比亚人射杀,但是布朗却做好了防范,这明显是和真实发生的现实不符,“你不是说会破坏时空理论吗?”而布朗的那一句话就彻底解构了关于时间的物理意义,而这种解构就是罗伯特·泽米吉斯在去除逻辑上的论证,从而将1955年和1985年变成两个在时间上毫无联系的独立系统。
而它的真正目地就是找寻一种时代精神,不管是在马丁的引导下乔治改变了唯唯诺诺的风格,用一记拳头打昏了欺负自己的贝夫,还是洛莲终于在乔治的勇敢中找到了爱的感觉,也不管是马丁在离开他们是说:“如果你们有了孩子请不要太严厉”,还是马丁带去的滑板、摇滚等象征自由的东西,其实这些才是1985年所需要的时代精神,正如1955年的布朗曾问过马丁:“如果你来自1985年,那你告诉我谁是那时的总统?”马丁告诉他是里根,布朗不屑地说:“就是那个二流演员?”
正因为1985年的现实里有着太多的问题,所以马丁要逃离,而当他来到1955年,最重要的目的是打通两个时代,在不被隔阂的时间里发现真正的精神,就像1955年那个在餐馆打工的威尔逊所说:“我要成为市长,成为大人物。”1985年的时候,他的确成为了市长,成为了大人物,这便是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一种改变命运的精神。自由、勇敢、创新,马丁架起了桥梁,回到未来其实意味着改变现实,当1955年那个星期六的闪电将马丁带回到1985年,他是从床上醒来的,而这样的设置完全可以将马丁在时间机器里的旅行看成是一场梦境,当他醒来之后发现乔治不再是一个受贝夫欺负的人,相反,贝夫反而为乔治的车打蜡;母亲也不再保守,她说詹弗妮诗歌好女孩;马丁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车,乔治的科幻小说也出版了……一切在醒来之后都发生了改变,而所有的改变也变成了现实,这或者就是一个时代最好的状态——当所有的梦想成真,时代的精神就回到了罗伯特·泽米吉斯的一贯主题,那就是一种美国精神——这就是他为什么会在10年之后拍出《阿甘正传》。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4809]
思前: 尖利仙人掌刺中卫冕魔咒
顾后: “周行而不殆”的太极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