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01 德天瀑布的国家地理(色图)
这里的瀑布气势磅礴,一波三折,层层跌落,水势激荡,声闻数里。瀑布河水时急时缓,时分时合,迂回曲折于参天古木间;更有花草掩映,百鸟低徊。江水忽遇断崖,飞泻而下,站在瀑布之下,水气蒸腾,上接云汉,其滚滚洪流,折而复聚,连冲三关。仰望瀑顶,群峰浮动,巨瀑如海倾;水沫飞溅,如万斛明珠。德天瀑布雄奇瑰丽,变幻多姿,碧水长流,永不涸歇,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雨雾,均各具情态。其魄力,其气势,其风采,震魂摄魄,摇动心旌。这个国家特级景点的瀑布,最大宽度200多米,纵深60多米,落差70余米,年均流量50立方米/秒,德天瀑布横跨中国和越南两个国家,排在巴西-阿根廷之间的伊瓜苏大瀑布之后,是世界第二大、亚洲第一大跨国瀑布。
当然德天瀑布之胜,除了声闻数里的咆哮和水沫激荡的力量,更在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德天瀑布位于中越边境广西大新县硕龙镇,归春河是中越的界河,它起源于广西靖西县归春河,终年有水,流入越南又流回广西,经过大新县德天村处遇断崖跌落而成瀑布。归春河在中越边境曲折流淌,见证着两国的交往,而在德天大瀑布的上游600米处的53号界碑则无声地讲述着那段戏剧性的历史。
中越边境53号界碑是中国和越南边境的一座石碑,为清朝于公元1896年所立,位于中国广西崇左大新德天瀑布旁德天山庄山峰以下,是用来衡定中国广西和越南之国界。“五十三号界碑”历史上的正式称谓为“中法广西安南第五十三号界碑”。界碑高不足二米,立在一片稍矮的石丛,碑身正书“中国广西界”。碑后为中国,碑面向着越南一方。据说,当年清政府派两名士卒去立碑,当时边境地区人迹罕至,两人背到这儿,实在背不动了,就随便将界碑立在这儿。从此,53号碑便成了中越两国的争议之地。 其实,这块界碑是时任云贵总督的岑毓英奉清政府之命,根据“中法天津条约”,经过近三年的勘界于所立。此前的1884年,越南和法国签订《第二次顺化条约》,否定了中国对越南的宗主权,改由法国全权管理越南。这个条约是没有中国参加、单方面签署的“准主权”条约。越南一直是中国的属国。自秦到唐末,越南相当中国的一个省,在清朝仍是中国的属国。53号界碑的竖立,是清政府对越、法两国这种“准主权”的升级与认定。从此,中国让出了对越南的宗主权。53号界碑,透出了清政府的腐败与国势的衰落。
德天瀑布的南面,是越南国境,有越南商贩从越南土地上撑着竹筏向中国游客推销越南特产,而不远处的也有飞泻的瀑布,名曰板约瀑布,年轻的越南情侣在瀑布边嬉戏,也有越南百姓跃上德天瀑布的阶级,垂钓抓鱼,不亦乐乎。而53号界碑两边也是从附近赶来从事边境贸易的越南人,热闹的德天大瀑布似乎在两国热闹的互市中忘却了那段历史,人为划界而约定的国家地理背后则是阴差阳错的无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