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3 自由穿行,一路向西

隔着两年的自由行模式再次开启,依然是从城市的沉睡中开始。早晨4点,把耳朵叫醒,把心灵叫醒,把出走的欲望叫醒,黑是他们的黑,像是一次潜行,在车轮的转动中逐渐将他们的黑甩在后面,而迎接我们的是天空不断撑开的晨曦。

潜行似乎不想惊醒太多的人,不想让自己在某种突然而至的工作任务中抽身不得。于是像刹车一样停滞了各种日常相关的计划,图书的阅读终结在三天前,杨绛的《我们仨》被合拢,而那书名仿佛就是开启了一家三个人的出行;华语电影结束于昨天的《巫山云雨》,1996年的故事在一种似梦非梦的讲述中还原那个远去的三峡,似乎都契合着此次的自由出行,我们仨,三峡,它们是被停止的阅读标签,也是重新开启行程的某种巧合。

其实早就开始了准备,按照每年惯例的出行计划实施,而此次一改这两年的团队方案,再次以自由行的方式支配出行的时间的目的地。妻预定了三峡游船的船票,我则在网上下单了出发和回来的飞机票,一切都是自己掌握,甚至连去往飞机场,也是第一次自驾而行。

也几乎是隔着整整一年,又一次坐上了飞机,这也是小五的第六次空中飞行。一年未登机,似乎规则有了新的改变,比如托运时箱子里不能有充电宝和锂电池,过安检时矿泉水必须扔到垃圾桶,如此像是有些陌生了,所谓改变,便是在一种离开的状态中发生,而在这之前航班大面积延误的现象却终于没有发生,几乎是完全准点,开始登机,开始起飞,开始告别底下的城市。

离开,有时候就是更换眼前的环境,更换某种心情。杭州的阴霾在飞机飞向高空的时候,变成了晴空,变成了蓝天,变成了天地之宽的视野,云层如诗如画地展示在面前,飞机穿行而过,是一种脱离而去的快感,头顶上甚至清晰看见一架不同方向的飞机掠过,空中的交通在一种想象中编织,他们也像我们一样,来自可以俯瞰的不同城市,行驶在几乎相同的天空,而最终也飞向属于自己的目的地。

隔着经度4°、维度1°,1500公里的航行距离,只在2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完成,一路向西便是从早餐下肚的杭州,经过被云层覆盖的黄山、南昌、武汉,最终抵达已近中午的重庆。陌生的城市被打开,这是中国的最大直辖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温泉之都、国务院定位的四大国际大都市,这些是属于重庆宏观的标签,其实离我们太遥远,甚至打黑、唱红歌也都是关于重庆一个渐行渐远的传说,当我们以个体的身份降落在机场,乘坐在轻轨,抵达陌生的街道时,我们只是有限地深入到这个城市的细部。

这里被称为山城,这里是雾都,这里也是火炉,美女和火锅是它的名片。是的,行走在满是陡坡的街道,山城的味道扑面而来,不管是高楼大厦,还是民居小屋,都是依山而建,层层向上总会有一种拾级仰视的感觉,这里的车子几乎都在爬坡和下坡的过程中,除了汽车有一种在头顶上行驶的感觉,这个神一样的“山城”还有神一样的交通,那便是2004年开通的轻轨。开通十年,重庆目前运营的线路有5条,运营里程突破160公里,这些飞驰的轻轨也是适合山城的地理特点,穿隧道,跨高架,甚至轨道直接穿越楼栋,有一种横空出世的感觉,神一样的地形,神一样的轻轨,成为全国绝无仅有的震撼风景!

当我们抵达重庆的时候,这里既不是雾都,也不是火炉,在之前,重庆连续降雨,而我们一进入这个城市,不仅暴雨停歇,酷热也一扫而空,26℃的最高温是重庆难得的凉爽夏末,而暴雨之后的重庆也显出暴烈之后温柔的一面,出租司机说,昨天傍晚当那一场连续两天的特大降雨终止的时候,解放碑周围的商业区聚集了成千上万的市民,共同感受夕阳西下一碧如洗的胜景,“好久没有看到这么漂亮的景色了!”他说。

陌生的城市在一种美丽中打开,所以可以抛掉与自己有关的阴霾,与历史有关的神话,抵达便是离开,抵达便是开始。

早餐:机场的“真功夫”
离开和抵达
重庆轻轨
嘉陵江
重庆解放碑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2151]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