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4 在现场的自由主义

你和我都有一点没有改变。我们每天的安排,是不是?每天排得满满的,井井有条,我们使它有意义。而且一旦我们坐在座位上看到正片开始了,它就变得像我们一直都知道的东西,循环往复,但我们无法真正跟别人分享。
       ——唐·德里罗《消瘦的人》

其实已经完全具备了虚构的意义,其中有我和你,其中有坐着的位置,其中有循环往复的剧情,甚至还有无法跟别人分享的尴尬,和一部电影的播映一样,只要有看见的观众,有正片的影像,有和现实连接在一起的情节,那么就可以在自己知道的范围里,不动声色地讲述一个和现场无关的故事。

“电影发生在黑暗当中。”这是一本晦涩的真理,那一盏灯亮起来的时候,一定是带着影子的,影子很长,几乎覆盖了夜本身,所以很多时候打开只是为了表明一种存在的状态,被遮掩的光和被透过的光,一样在真理的意义上书写一部发生在黑暗中的电影。深褐色的色调,时长三个半小时,有人物出现,但最后并没有告诉结局,甚至那个“你和我”连名字也没有,而一部电影并不是现在在放映,据说下午已经在广场那边播映了一半,一半在白天,一半在黑夜,一半在广场上,一半在房间里,时间和地点割裂开了整个剧情,而一部电影,本身就不是连贯的,它是由极细小的单位组成,像是“十亿个活着的分钟”,最后才在光线中汇聚在静子的点上。

其实,广场那边的电影院早就不存在了,当时间变成被割裂的单元,当空间已经被拆除,那坐着的位置上到底是谁?你和我,你和他,还有我和他,都有可能在循环往复中坐在那里,但是只要没有真正跟别人分享,那个晦涩的真理就不会被发现。而当这个黑夜完全沉淀下来的时候,才发现根本没有你和我,根本没有我和他,也没有你和他,只有一个我,一个坐着的我,一个看见的我,一个知道故事已经发生的我。

当我是全部,一切的意义都在于我的思想,我的回忆,以及我的虚构。提到虚构,是因为这个夜晚出现的影像很不真实,它是一张胶卷的底片,不是长长的一条,而是单独的一张,打着齿孔,上面是一串数字:上面是GOOD,下面是100-4,没有日期,没有地点,也没有所谓的参考值。在一个告别了胶卷的时代,这负片的影像只是和真实色彩无关的反转片,而当影像被反转之后,那上面的人到底是谁,他在哪里,他在干什么,和我有什么关系?

反转,是另一个现场,左手拿着,或者右手拿着,对着光线,然后辨认,然后揣摩,那人是站在中间偏左或者偏右的位置,面朝我的方向,而背后是一个亭子,一些台阶,几尊雕像,还有更远处的树木,树木之外呢?是大海,是沙漠,是古籍,还是一个虚构的乡村?只要有一个站立在那里的人,其实完全可以分辨出他是谁,但是在反转的色彩中,在陌生的环境里,他是谁是必须具有解开的意义?

都是在过去的现场里,一本书是20年前购买的,它被编号标注了出生日期,封面是一张报纸的书皮,已经泛黄,但是只要用心,完全可以看见这张印刷质量极差的报纸的出版日期:1996年12月24日——平安夜。也就是这个反转的现场一定在1996年的平安夜或者之后,它在被小心翼翼包裹的书皮里,然后被小心翼翼地放进书橱,然后关上橱门,然后告别平安夜之后的日子。20年来,它就这样被隐藏起来,看不见白天的光,看不见夜晚的黑,看不见那个广场,当然,也看不见坐在那里的读者和观众。

而当20年的时光隐藏在一页纸上的时候,它本身就成了必须虚构的东西,底片来自于某一部相机,相机和某一个照相者有关,而某一个照相者必定是和里面的人物相识,按照这个推论,它就是一个被收藏起来的记忆,变成底片,变成反转,最后变成不被发现的悬疑故事。而在被时间控制的现场里,那压着的文字也已经苍老了,第124页和125页之间,那露出的字和隐藏的字之间,那完整的句子和不完整的叙述之间:第一排的“按照这个见解”,第二排的“技术的”,第三排的“方向的水泡”,第四排的“一切旁的地方”……它们本身组成了一个段落,完整地用词语组合,但是在底片的干扰下,文字变得破碎,意思变得残缺,而所谓的思想也完全被想象代替。

完整的一句话其实可以这样讲:“思想好比是深水流表面上的泡沫,而那水流是由物质的、技术的原因来决定的;河里的水流并非对旁观者显示出水流方向的水泡所造成的,社会变革同样也不是由思想引起的。”面对这个关于自由主义的叙述,就是面对另一个时间,十七世纪末到现在,太过遥远的自由主义,从来不准备回到现在时代,从来不准备返回现场。所以当来到有水流的地方,思想却早已走远,虚构也隐约着变成了一件确定的事,无关乎维护宗教宽容,无关乎崇尚贸易和产业,无关乎所有人生来平等,也无关乎充满乐观精神,它只有被构思出来的人物,只有被命名的时间,在自己的自由主义中成为一部深褐色的影调、时长三个小时的电影。

哲学上的自由主义,最后是被翻阅过去的,而那张在黑暗中醒来的底片,又翻了个身,最后在不被别人听见的地方讲那天的所见所闻——和思想无关,只有自由的追求,只有自由的目标,只有自由的向往。文字被阻挡,句子被覆盖,在一片阴影里有自己的时间,有自己的地点,有自己的现场,也有自己的故事,那么就让它活在124页和125页之间,活在20年前的记忆中,就让它在亭子、台阶、雕像和树木的世界里成为自由的人。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2309]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