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10 大龄文艺男青年
搞得像个文艺青年,不是我,我一直“卧槽泥马”地搞网络,离IT稍远,离文艺创作更远,我所说的是一个朋友,他说自己就是文艺男青年,一次去玲珑山,目的当然不是健身,而是去寻找和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有关的琴操,当然不是见这个艺妓本人,而是一座墓。
而结果,他告诉我竟然是:我怎么找不到了?天哪,难道仅仅是历史?
西去十里,是玲珑胜境,免费公园,所以现在几乎成了市民健身之所,三五成群去爬山,去烧香。像这厮去寻找琴操荒冢的不多。但是偏偏空手而归,连点影子也没见。
据说这玲珑山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富,历代名人雅士如苏东坡、黄庭坚、佛印、蒋介石、郁达夫、梅兰芳等均登临吟咏,留下千古绝唱。半是传说半是历史,这山没什么保护,也没什么开发,长久以来自然而然,所以随着岁月湮灭,琴操之墓被荒弃实属正常。这厮对琴操的着迷非同寻常,所以他登山的目的只为看看长卧于此的琴操。
琴操者,原是北宋杭州名妓,因东坡指点而入佛门,禅寂於玲珑山。相传琴操邂逅东坡,东坡怜其慧,劝及早从良,琴操信口歌曰 :“谢学士,醒黄梁,门前冷落稀车马,世事升沉梦一场,说什么鸾歌风舞,说什么翠羽明档,到后来两鬓尽苍苍,只剩得风流孽债,空使我两泪汪汪,我也不愿苦从良,我也不愿乐从良,从今念佛往西方。”东坡为之落藉。琴操削发为尼,于玲珑山别院修行,死后葬此。著名现代作家郁达夫对仅“一捧荒土,一块粗碑”的琴操墓很有感慨,留下一首诗:“山既玲珑水亦清,东坡曾此访云英”。 上山小道上有苏东坡醉眠石,亦有历代摩崖,而最初墓在钟楼北面太白 ,碣题“琴操墓”三字,明许大颖题。原墓石鳞切,听说十年动乱中被毁,近年重修,为水泥砌筑。这厮那一日沿小道上山,抚摸醉眠石,阅读摩崖石刻,然后径直寻找琴操墓。但是没有发现,倒是见到了刚新建的几处和尚归寂之塔,高高耸耸,很是壮观。而可怜的名妓之墓却湮没在山林之间。
这厮读得很多关于苏东坡和琴操的野史。当时,16岁的琴操与已到知命之年的苏东坡相遇,便有了一段至今亦令人愤愤不平的不了情。当时苏东坡是杭州知府,琴操是当时红极一时的歌妓,琴操虽已被东坡赎身,但受到世俗和伦理的束缚,两个有情人终不能结为连理。在宦海中几经沉浮的苏东坡,早已将人世看透,但却冲不破世俗枷锁,无法和心爱的人厮守。为了造访出家修行的琴操,苏东坡邀得好友黄庭坚、佛印禅师,一行三人,曾数次前往玲珑山。后来,琴操听到诗僧参寥带来了苏东坡被贬至南海瞻州的消息郁郁而终,年芳仅有二十四岁。垂暮之年的苏东坡闻讯面壁而泣,说了一句话“我害了她”。一代红颜才女早逝,避免了一个妙龄少女在古佛青灯之间渐渐老去的残忍。善哉?悲哉!
翻遍八卷临安县志却不见有关琴操记载。只因琴操一朝为妓,终入不得正史。痛感玲珑山墓冢荒鄙怎能配上这个前朝的美人,数代文人墨客因此冢而拜访玲珑山,墓碑也几度重修。琴操因东坡而得到代代文人的怜惜,玲珑山也因有琴操而千古闻名。
可惜到了如今,连墓也寻找不到,苏东坡醉书而写的“九折岩”后面,当年琴操就从这方岩壁后拐过去,消逝在绿树中。她这一步过去,就和红尘隔绝了。1995年,她竟然出现在《大内密探零零发》电影中,由李若彤出演的名妓就叫琴操。
卖艺不卖身,红极一时的琴操似乎和这位文艺男青年有着微妙的关系,他怅然而归,我便推荐了一首网络上目前红极一时的《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给他听,他竟然说这歌说出了像他这样的文艺男青年的心声,其中有一段是这样说的:
大龄文艺女青年
该嫁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是不是也该找个搞艺术的
这样就比较合适呢
可是搞艺术的男青年
有一部分只爱他的艺术
还有极少部分搞艺术的男青年
搞艺术是为了搞姑娘
搞姑娘又不只搞她一个
嫁给他干什么呢
搞姑娘又不只搞她一个
奶奶奶奶奶奶的
天哪,搞文艺难道就是这个德行?奶奶奶奶奶奶的……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2148]
文以类聚
随机而读
- 4条留言
lishali123452009-04-11 13:28:09回复
- 五哥,你的RSS输出能否改成全文输出啊。只是小弟的一个奢求,因为平时使用RSS阅读器可能多一点,呵呵,不情之请。五哥权当一笑啊!
lishali123452009-04-12 17:59:24回复
- 今天一看,五哥确实改成全文输出了。对流量造成的损失肯定是会有的五哥,不过这个更友好一点吧。个人认为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