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18 QQ综合症
“太阳,太阳,像一把金梭,月亮,月亮,像一把银梭。”两个太阳一颗星星的QQ等级自然不算高,九位数的号码当然也比较落后,但是,说实话,我还是有点害怕患上QQ综合症。
早上上班,因为大量的新闻发布工作,所以不开QQ。晚上在家,因为想写点博客,所以不开QQ。所以,QQ对我来说,基本上是一种完善工作方法的方便工具,它具有的传递文件功能很实用,基本取代了邮箱,所以在某种程度上,QQ影响到的主要还是工作。
2003年左右申请的QQ号码,到如今有6年时间,按照等级计算,我聊天活动时间约为1157个小时,也就50来天,当然还是说明我对QQ没有多少依赖。只要开启QQ,我就害怕那种连绵的滴滴声,一度会造成我电脑死机,所以在有些时候,我还是有些讨厌QQ,与QQ的热闹和盲从相比,我还是更喜欢MSN的安静。
QQ上交流还是有些无聊的东西,当然包括各种谩骂和有害信息,所以拥有一个QQ,也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目前中国有多少QQ用户?2007年底的统计是:已注册超过6亿,有效用户1.6亿!腾讯官方统计中国有1200万QQ会员或三钻贵族。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QQ的用途也从最初的聊天工具而逐步丰富和优化。可以说基本每个上网的人都拥有一个或多个QQ。特别是2008年之后,QQ成为汹涌澎湃的网络民意的制造者,抵制法货、汶川地震爱心心动等事件的爆发,自由、互动、开放的传播特点使普通民众通过QQ自由表达意见,形成意见群集,也可以作为新媒体的一个代表。
2006年一篇名为《QQ大批判:腾讯原罪与七年之痒》对QQ这个即时通讯工具的缺点进行了批判:
从技术层面上看,QQ并不是一款具有高科技含量的软件,从众多门户蜂拥而至就即可验证。从社区而言,三大门户的人气指数和浏览量并逊色于QQ。QQ为何能轻而易举地击败新浪UC、搜狐搜Q、网易泡泡、雅虎通?其关键在于先入优势和清晰的定位。
从OICQ到QQ,腾讯一向以庞大的用户自傲,而这得益于它最早切入IM市场。QQ从一诞生就注定是一个年轻人的品牌,可爱的企鹅为QQ增加了亲和力和认同感,与此同时,ICQ的致命缺点给了QQ可趁之机。ICQ虽然功能强大,但是它只能固定在某台电脑上连线,这大大制约了它的市场化进程。而QQ却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这极大地方便了那些沉迷于网吧的年轻人。时尚可爱的品牌形象,真正随地沟通的氛围和精准的市场切入,使QQ获得了爆炸式的增长。QQ随即成为了网友、网恋、网上交流等特定文化涵义的代言者,它代表了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品牌必须同一定的文化价值相对应。新浪UC、搜狐搜Q、网易泡泡、雅虎通未能更好地定义自己的产品,未能在众多竞争者中形成区隔。缺乏文化内涵的雅虎通们,因而轻而易举地被QQ斩于马下。与中国的门户相比,微软显然更具有市场眼光和品牌意识,从MSN一诞生,微软便将之定位为“商务用户”,在产品设计上规避了QQ的短板,MSN的用户只有知道邮箱才能添加好友的模式,使之屏蔽了大量的陌生添加,这无疑增添了MSN的好感度。MSN通过清晰定位,迅速抢占了商务用户这个细分人群。
QQ的品牌定位无疑是成功的,但近年来集成了太多功能的QQ正在弱化了自己的品牌形象。效仿竞争对手而不断添加的新功能,被不少用户批评为“华而不实”,而同时,它被竞争对手冠以“模仿抄袭”的恶名:模仿ICQ而推出OICQ、参考新浪UC而推出网络硬盘、跟风Tom-Skype而购进超级语音技术到借鉴MSN的清新风格而推出新页面,QQ正在成为一个丧失自我独特个性的大杂烩。与此同时,在从单纯的即时通讯公司转型为综合性互联网公司的过程中,由于推出的一些应用并非客户所需而带有“强迫”的味道,腾讯的做法也曾遭到诟病。
而近年来涌现的各种SNS网站,则让QQ处在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同样,MSN的优化和免费之路很可能使QQ的用户分流。而对我本人来说,QQ的噪杂和信息的无选择性发布,像一个杂乱的群舞空间,留下的只能是浮躁后的浮躁,盲从外的盲从。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