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8 《中国合伙人》:新长征路上的摇滚

梦想是什么?梦想是美国国旗折成的纸飞机,梦想是背后隐约的自由女神像,梦想是他们蹲着眼睛望着远方,成东青说:“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而海报上“从36块的土鳖到63亿的教父”的煽情式注解,让梦想只能能成为一种迷茫的人生符号,就像崔健在《新长征路上的摇滚》里唱到:“山也多,水也多,分不清东西。”

东和西,是中国的现实和美国的梦想,《中国合伙人》的英文片名:American dreams in China,名字背后也是陈可辛对于这“分不清”的现实和理想,生活和尊严的纠结,《三个中国先生》也是打上了深深的“中国印记”。“中国第一部创业传奇巨制”里的“他们”是一代人的缩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对于尊严的寻找,而“土鳖”成东青、“海龟”孟晓骏和“愤青”王阳的“三个代表”无疑只是用最低级的语言叙事、身体叙事来实现逆袭,其实到头来只是一个可笑的中国梦,一个功利的理想主义。

是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梦想,他们的未来就可能就是中国农民、中国诗人和中国知识分子。成东青三年高考失败,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他身上肩负着超越的梦想,但是这种超越其实是骨子里的逃避,在乡亲面前低头下跪要再考一次的哀求刺痛的何止是一个个体的命运归宿,那里贫穷、愚昧、不公,所以成东青有这样一种方式来寻找命运改变的机会,而他下跪的动作又可以看做是一种仪式,是压在他身上中国几千年形成的“规则”,而那个小孩骑在他身上又何止是戏谑,完全变成了解构和背叛,所以改变自身的唯一机会便是逃离那片土地,逃离贫穷和愚昧,逃离压在身上的仪式。

《中国合伙人》电影海报

考大学是逃离的第一步,而接受教育追逐美国梦是逃离的终极目标,如果一旦接受命运,那么他的人生就像王阳所说,只能和田里的稻子说英文。所以成东青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和孟晓骏、王阳,这三个中国男人组成了中国社会的“群像”,他们都在梦想的世界里寻找逃离的出口。孟晓骏有着祖辈和父辈两代海龟的“光荣传统”,所以梦想变成了他身上的一种基因,一种必须的目标,写给自己“终有一天你会让我妒忌”的纸条、怕被传染失去签证的机会而拒绝看望生病的成东青,都在用一种自私编织着自己的美国梦,而他真正到了美国,忽然发现生活是被辞退,洗碗打工的时候,或者说梦想已经偏离自己理想的时候,他也只能靠夫妻互相隐瞒艰辛来保持自己的那份可怜的尊严。而曾经自诩诗人的王阳的美国梦带着浓厚的文艺气息,或者说比成东青和孟晓骏更具理想主义,好莱坞式的英语背后却是一种浪漫,泡上美国妞在某种程度上也实现着自己的美国梦,只不过这种美国梦更多是身体的进入,所以当激情戏落幕,美国洋妞和他分手只身回到美国的时候,王阳的美国梦便像一件不带走的行李一般被抛弃了,对他来说,烧了手稿玩起小姐,唱着“抛弃理想谁人都可以”是梦想的溃败。

所以,对于成东青、孟晓骏和王阳来说,美国梦从一开始就是虚幻的,就是“分不清东西”的迷茫,而在这种迷惘背后,对于现实的否定变成了对于中国价值观念的否定,变成了对于美国梦缺乏理性的膜拜。除了成东青农民式的自卑,孟晓骏留美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高傲和自私,以及王阳被美国妞的抛弃,中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碰撞还发生在某种暴力事件中。电影的叙事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课堂上老师讲美国白人和黑人形成的种族文化时,孟晓骏和王阳对老教师的质疑,继而站起来离开教室的愤慨,而老教师给了他们“too young,too naive”的评价,而这是坐在底下的学生也站起来阻止他们,“妈的,这帮孙子!事师长贵乎礼也。这他妈什么世道?给我打。”握拳,“事师长贵乎礼也”的引用,无不证明是一种传统中国式礼仪,而孟晓骏、王阳以及成东青的否定实际上是中西文化的一次直接碰撞,但是电影将这种碰撞描写成了一种武力,“给我打”的背后是对于传统文化的颠覆。而第二个场景是1999年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事件之后,在国内引发反美浪潮,成冬青与在英语学校楼下示威的“愤青”理论,被砸破额头流血。

一样的暴力,一样的否定,陈可辛似乎要在这种碰撞中挖掘中国文化中的劣根性,而彰显美国文化的自由平等,但是这样的对立化处理依然可以看出陈可辛的矛盾,就如“事师长贵乎礼也”和“给我打”的矛盾一样,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全部,当然,所谓的自由和平等,以及人的尊严也不是美国梦能实现的。成东青用身体来护卫朋友之情,也只是用中国文化的仪式来实现,正因为如此,他才让孟晓骏和王阳所谓的精英接纳,这有点像陈可辛在《投名状》里表达的观念:“纳投名状,结兄弟谊,死生相托,吉凶相救,福祸相依,患难相依。”而因为南斯拉夫使馆被炸英语教学机构被冲击,除了中国人身上具有某种劣根性之外,也并不能证明成东青所认为的“只有向敌人学习才能强大”的理论正确性。这两个东西文化的正面交锋,或者只是陈可辛表达美国梦能改变现实的需要,所以这种迫切性和功利性成为陈可辛输出价值观的一个硬伤。

之后,成东青、王阳和“海龟”的孟晓骏创办了“新梦想”教育培训机构,“新梦想”看起来是更加接近他们的梦想,但其实是越来越远离当初理想主义的美国梦,而成为一种功利的梦,现实的梦。起初,陈可辛要在青年的成长中设置一个符号,以还原一个“中国梦”的实现过程:甘为人下的谦卑态度、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趋利避害的实用主义原则,以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但是当语言叙事、身体叙事都慢慢沦为失落的梦,甚至是死亡的梦时,教育机构的兴办更滑向了一个赤裸裸的现实。成东青在被心爱女人抛弃后,面对的是把“演讲当做过性生活”一样的生活,时时听到台下掌声才能起高潮,而最后的现实是他遇到了漂亮女友苏梅,曾经的图书馆陪伴、借路灯设计浪漫、骑着28寸的单车围追堵截、不会游泳而跳河的殉情故事……曾经这一幕幕啼笑皆非的“苦肉计”是浪漫,是缠绵,也是追求着的另一种幸福,但是最后遇到的苏梅却是结婚生子,而且是加嫁给了老外,苏梅用身体完成了她自己的美国梦,而留给成东青的却只有最后一玩被上了的缠绵回忆,以及现实面前的热泪。而王阳,当被洋妞抛弃,烧了手稿,剪了象征愤青的长发,对他来说,现实成了“抛弃理想谁人都可以”的生活,而婚姻也成了一顿饭的可口。而孟晓骏,在经历了美国梦的破灭之后,以一个失败者回来的时候,除了演讲恐惧症,在他内心深处是实验室被辞退的无奈,是打工饭店老板给他一天工钱的辛酸,是会见洛克而干等8小时的愤怒,口口声声为了尊严而活着,到头来尊严也只是一种侮辱。

所以,梦想变成了现实,变成了美国国旗折成的纸飞机,变成了身后永远模糊的自由女神像。而“新梦想”的创建和发展以及上市,都在延续那没有实现的可悲的中国梦,在中国合伙人里,陈可辛的成功标准很简单,有钱了,就成功了。所以当理想主义者成为了现实主义者,美国梦看上去是理想,其实更是虚构。而“我们上市,我们有钱了,看你尊不尊重我们!”更像是一种媚俗,死记单词、擅长考试,变成了实现美国梦的捷径,而这正是中国的教育制度最大的讽刺,甚至在ETS美国普林斯出版社控告新梦想侵犯版权的现实面前,还口口声声说是教材不向中国开放,“对他们来说,你可能是个英雄,对我而言,你只是个窃贼。”洛克的这句话反倒不是他们自省的机会,而成为驳斥的借口。而当语言叙事、身体叙事都走向失败的时候,成东青和王阳在无数次被拒签之后走上了魂牵梦绕的美国,但是这最后的美国梦只是一场官司,成东青最后的激情驳斥胜利说服了洛克,被称作是“抓着了蛋蛋”,但其实,这才是对中国现实、中国成功的巨大讽刺。在擦屁股都嫌硬的绿卡面前,在赚钱移民要黑下去的误解面前,美国梦带着对自身的阉割打上了可悲的励志符号。

“埋着头,向前走,寻找我自己。走过来,走过去,没有根据地。想什么,做什么,是步枪和小米。道理多,总是说,是大炮轰炸机。”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又响起,而同时响起的是电影院里激情演讲之后的掌声,“从36块的土鳖到63亿的教父”的注解到最后变成了中国群像的励志,俞敏洪、徐小宁、王强,张朝阳、王石、杨澜,甚至还有老干妈,在最后悉数登场,他们或者曾经是“土鳖”,他们或者现在是“教父”,但是在一个尊严受损、功利追逐的中国梦面前,所谓成功只是他们面带微笑、仪式般地跑马灯的孤芳自赏。

“我们改变不了世界,是世界改变了我们。”那么请让我们低头屈服;“如果额头终将刻上皱纹,你只能做到,不让皱纹刻在你心上。”那么,请让我们苦笑作乐;“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也要欺骗会生活。”那么请让我们学会践踏理想。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4054]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