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16 雨季中的没落者

绵长的雨季,真叫人害怕,足不出户成了习惯,想想这雨下得也和我没有太大关系。生活是被隔开的,这就是状态,昨天车行驶在一条溪边,连日大雨,溪内必是水涨,但堤坝高于路面,我的视线无论如何是看不到那泛滥的浊水的,所以只是存在于想象中,而这样的想象便是建立在过往的经验上,以致一切都没有必要亲见了。

这南中国的水灾,我是一直没有记录的想法,没有在现场的见证,只是看看那些被包装成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仿佛另外一个世界发生的大事件,近旁也只是耳听雨声而已,剩下唯有湿湿的街道和车子前窗的水雾而已。脱离了这些干扰,我发现自己很平面地活着,像一尊雕塑,喜怒哀乐仿佛是计划好的。

内心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反抗,似乎正是这样的状态,使我很少去把自己释放出来,昨天中午,举着相机拍了些水滴,但终究是模糊的,未能从中折射出一些表情。他们说,我对博客的坚持就像是自恋的水仙,一头扎下去,却已是被溺的结局。意思似乎很明显,应该仰起头,看看四周,看看天空,看看他们,这样人可能会变得比较练达。我不是想成为水仙花般的自恋者,只是我想把自己藏在一个不被发现的地方,举头或者俯视,都是一个人的独角戏,那样,我就不怕被争论,不怕被点评,不怕被取消。如此,我便觉得安然,对得起自己,不做错事,生老病死。

他们说,博客的文字在这么记录也没什么意思,比如多拍点照片,提高摄影水平,那才可能是更大的空间。我似乎想到过这些,但是被一个这样的现实,和这样的心态笼罩,我是没有什么好机会让自己去广阔天地捕捉灵动的影像的,从一开始,我的摄影就是娱乐自己,所以也没有疲于奔命寻找绝佳摄影胜地,也没有赶着投稿获得某一些认可。我是就这样把相机当成是我看待世界一个工具,不承载很多审美的需求,所以看起来很零碎,很单调,也终究在摄影水平上不会有大的提高。

我还是有一个没落的心态,只是维持着自己那方天和地,那些密密的文字和重于形式的记录,狭小,却没有打扰。昨天是开博满21个月,诡异的流量让我不安,723的数字背后是我对生存最原始的理解,我不脱俗,我只是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可以保留逝去岁月的记录者,所以,21个月的背后是我活着的原始搏动,没有精彩,一个可能的人而已。

未来终究是不可预知,禾子从北京回来,京城已经变成另一个故纸堆的传说。也许可能8月,我也会北上,那种地理以外的行程在我眼里却是充满奇异的色彩,我也把它当成是一个想象,很多年了,一直这样想象,便最后成了符号,怕惊扰而改变。其实,有些遥远的北上计划无非是一次很例行的会议,而且短促,甚至无聊,这和我曾经构想的北京之行天差地别,但是,我还是希望能够带着我有限的想象,发掘另外的故纸堆传说。这是生存的一个外延,空间的改变,时间的继续,还是那种没落的心态,用一个人的游走记录生命的轨迹。数年前,也是经过的,但也是那么仓促,那么无聊,例行的会议改变了我想象中的京师,从边缘进入,从边缘出来,未惊动那个城市的一草一木。

或许也是一种悲哀,浮动在天空,找不到落地的感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我们的双脚不能接触大地,不能安稳地行走,人生的轨迹也就被风吹散而去,于此,更加觉得一天一天地过着生活也是福祉,也是不能复制的荣耀,如此,也就不会让自己活过来的日子现出空白,忠实地记录,像这21个月一样的坚持,完全是活着的一种仪式了,融进了卑微的生命里,更改不了,颠覆不了,即使堆砌,也是一滴血一个文字,一口气一声叹息,也是和生命一样的长度,和坟墓一样的高度。

忽然,觉得雨停了,外面变得安静,一天的生命轨迹却变得模糊起来,一个人也开始站立起来,但终究是夜的影子,有雨无雨的状态都不是长久的,而我,也无非用这些时间的书写和记录,故作矫情地把一个没落者描绘得更清晰,无他,就是不嫌弃自己,不把自己丢到死去的故纸堆里。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562]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 1条留言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