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16 京师记⑴存在与虚无
航班“一五一十”(国航CA1510)终于在延误一个半小时后起飞,而且是租借澳门航空公司的飞机,老马说,国航习惯误点,果然没错。坐在自助值机的15F上,望出去正好是机翼,横亘在广阔的蓝天下,上面“Don't walk outside this area.”的提示语看上起总有些别扭。
起飞之前给老马打了电话,老马就从那边公司出发了。杭州的高温已经开始消退,云层比我预期得要厚,但是随着高度的上升,穿过云层,蓝天白云呈现在我眼前,似乎很久没有这么透彻地在端详过这天了,机翼却阻挡了我视线,让我缺少一望无际的感觉,那一行字时时提醒我,似乎很安然坐在机舱里也会有那么不安全的感觉。
1小时40分钟,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老马的电话也刚好打来,在相互确认位置后,我期待着多年未见的老同学出现在面前,后面携带着爱妻和儿子马帅,其乐融融。但是,老马出现后却只是一个人,我没细问,大致说了此行的目的,然后到停车场,上车,直奔我参加会议住宿的酒店。
一路上,老马不停地拨打着电话,很忙碌的样子,是关于几个影视项目的,他说,今年自己开了影视工工作室,刚找到投资人,准备拍摄一些影视类作品。我基本不懂影视,所以也就很外行地保持沉默。他的车刚换,好像手机也刚换掉,我顺此思路问他现在住房有没有换,老马说,搬了,现在租房,今年年初离婚后就换了新地方。
我是有些吃惊的,他离婚了,我未曾听说,我还打算问及他的妻子和儿子,没想到这却是他的痛处,他说,法院协调的,12岁的马帅归了她,我不打算问离婚的原因了,在一个被称为中国情人节的七夕日,我只是认真坐在车上,有好长时间没有说话。
他们在读高中时就认识,大学时也常来学校,所以我们都认识,而且也混得很熟,大学一毕业,老马就和她结婚了,在同学中算是最早的,那次几个同学还一起在杭州楼外楼为他们的婚礼举杯祝福。
事情就是这样超出了我们的预想,而在车上,老马对于项目的忙碌多少掩盖了一些不快,后来去了他的公司,一家影视制作的公司,在海淀区,租了一层,每年房租17万,算是比较偏的,一到公司,老马就开始和他同事商量一个片子的解说词。
在办公室里,我看到摆着一本书,萨特的《存在与虚无》,三联版的,很厚,拿在手上有一种很特别的感觉,关于萨特,关于三联,或者关于哲学,曾经都是我们记忆中熟悉的一个词,但是这个午后,却陌生、艰涩,似乎都不是这个时代应有的符号。老马说,也就是装装样子,哲学毕竟离生活太远,也没什么精力好好研读。
我想也是,我们毕竟过了书斋里生活的时代,那书橱里的书也尽是些关于传记、史料类图书,现实的投影,却不是思想的光芒。毕业14年至少改变了许多,曾经在分开时有一个命题,5年之后我们会在哪里?老虎当了副局长,阿柳从“组织部的年轻人”变成了中层干部,老马在北京创业……其实除了工作、生活的变迁之外,我们更多远离的是理想,从商、从政,而唯一没有人在从文,5年之后我们各奔东西,但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我们并没有走向天堂,活着是我们共同的状态。
在吃晚饭时还有限地回忆14年前的大学生活,其实度很平淡,但是仿佛一提及往事,我们都觉得那才是最有意义的光阴,自由地行动和思考,独立地行走和哭笑,那个我们记忆中的4088仿佛是一个永远的符号,不曾磨灭,却已变成了他样,存在着,虚无着。
老马夜色中把我送到入住的酒店,我忽然记得这就是五年前开会的地方,似乎未曾有什么改变,只不过附近的亚运村变成了现在的国家奥林匹克公园,鸟巢和水立方就在咫尺。五年了,还是把记忆中一些东西挖掘出来了,这个时代像是没什么改变,但是我知道,在内部,已经面目全非了。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