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6《都灵之马》:第七天,谁看见了人之死

20220816.png

第六天,是余火无法点亮的第六天,是水井已经干涸的第六天,是想要离开却又回来的第六天:黑暗的屋子里,父女坐在桌子两边,各自面对盘子里的土豆,父亲用一只手剥掉了土豆的皮,“吃吧”,他对女儿说;女儿低垂着头,没有回答,也没有用手将土豆剥皮,在女儿的静默中,父亲也停止了剥皮,停止了进食——第六天是第五天之后的第六天,没有火、没有水、无法离开、停止吃东西的第六天生活,在第五天已经被预言了:“外面一片死寂,风暴结束了,死寂也降临在这间房子里。”

据称,是贝拉·塔尔的“封镜之作”,155分钟的《都灵之马》是不是也让贝拉·塔尔进入到电影创作的死寂时刻?而这电影中的第六天、贝拉·塔尔的封镜之所,是不是共同指向了缺失的“第七天”?——上帝造人用了七天时间,在没有“第七天”的寓言里,上帝何在?人类何在?电影何在?没有第七天,是不是意味着一种“人之死”的最后命运的降临?贝拉·塔尔从具有标签意义的长镜头开始,展示了这个从第一天到第六天的“人之死”过程——人之死不是一种直接的结果,不是一种简单的命名,它是一个从上帝之死开始的过程:而“上帝之死”是从宣布上帝之死的尼采开始的。

“1889年1月3日,都灵。弗里德里克·尼采走出卡罗·阿尔贝托街6号的大门,也许他是去散步,也许是去拿信。离他不远,实际上离他很远的地方,一个马车夫和那倔强的马较劲,马车夫朱塞佩·卡洛·埃托雷不耐烦用鞭子抽着马。尼采上前制止了这残忍的场面,他突然跳上车,抱住马脖子开始啜泣。邻居将他带回家,他在沙发上躺了两天,一动不动,一言不发,最后说出了一句话:妈妈,我真傻。在母亲和妹妹照顾下,尼采又继续生活了10年,他脾气温和,神志不清。但是关于那匹马,我们一无所知。”黑屏,三分多钟,旁白,这是一个起点,关于1889年的尼采,关于1889年的都灵之马:当马车夫用鞭子抽打那匹都灵之马,当尼采上前阻止并抱住马哭泣,尼采和都灵之马形成了一种呼应,或者在那一刻,尼采就是不再行走的都灵之马,就是被鞭打的都灵之马,从此他开始神志不清,他开始告别正常的生活,尽管活了十年,但是在普通人眼里,他已经死了。

尼采之死是一个隐喻,1889年的街头故事也是一个隐喻,都灵之马当然更是一个隐喻:黑屏中的旁白过后,贝拉·塔尔的第一个长镜头就交给了一个马车夫和一匹马:疾行的马,镜头以仰拍的方式对准的是马首;慢慢的,镜头转到了马的左侧,以跟拍的方式记录了马的行走和马车上的父亲;之后镜头又超越了马车,回过头来以仰拍的方式再次拍摄到了马首;之后镜头再次变换角度,在运动中拍摄了马车的行走,镜头于马车的距离越来越远,马车穿过了树林,镜头几乎在树林的另一侧;但是镜头又回来了,继续在马的前方拍摄……这是一个长达3分钟的镜头,以不同的角度展现马的疾行,但是很明显,随着镜头对运动的记录,自身也变成了一个运动的物,这双重的运动使得摄像机被凸显出来,当马首偏向于镜头的反方向的时候,它更像是在避让,这也证明马感受到了摄像机的存在,甚至摄像机干扰了马奔跑的自然状态——所以摄像机“进入”到了影像中,摄像机身后的贝拉·塔尔也进入到影像中。

这是人为显露的一个例证,而其实从3分多钟关于尼采故事的旁白,到5分钟的第一个长镜头,都是这个六天故事的前奏,当旁白和长镜头结束,贝拉·塔尔才打出字幕:第一天——那么,3分多钟的旁白和5分多钟的长镜头对这个“人之死”的寓言起到了何种作用?旁白言说的是尼采,是“都灵之马”,而长镜头几乎以同样的方式再现了马车夫和马的关系,尽管这匹马在奔跑,尽管马车夫没有用鞭子抽它,但是在被干扰的状态中,在避让的痕迹里,这匹马就是都灵之马,关于尼采发疯的故事就是马车夫接下来的命运:旁白和长镜头如一种分水岭,把正常的生活逐渐解构。

导演: 贝拉·塔尔 / 阿尼亚斯·赫拉尼茨基
编剧: 拉斯洛·卡撒兹纳霍凯 / 贝拉·塔尔
主演: 亚诺什·德尔日 / 艾丽卡·博克 / 米哈伊·科莫斯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匈牙利 / 法国 / 瑞士 / 德国 / 美国
语言: 匈牙利语 / 德语
上映日期: 2011-03-31
片长: 155分钟
又名: 都灵老马(港) / The Turin Horse

父亲赶着马回到了那所房子,女人出来迎接,然后把马关进了马厩,把马车推进了仓库,从大风不止的户外走进小屋,这便是属于他们的生活。这是一种怎样的生活?父和女在几乎是荒原的地方,住在一间孤立的房子里,屋子里有小床,有灶头,有简单的摆设,他们几乎和时间隔绝,他们只在父女关系中:第一天的生活其实就呈现了之后几天一模一样的生活:女儿为一只手伤残的父亲脱衣,然后煮好土豆,然后两个人吃土豆,然后父亲上床,然后女儿休息——当然一早起来,女儿要先生火,突然去外面的那口水井取水,父亲在女儿的帮助下穿好衣服,在吃完土豆之后则要驾着马车出去——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每天重复的生活,每天单调的生活,每天沉默的生活:在21分40秒的时候,才出现第一个人声,女儿叫父亲吃饭了,但是没有对话;在29分24秒的时候,才出现了对话,父亲说:“你好。”女儿问:“怎么了?”父亲说:“你难道听不见吗?木蛀虫,它们也没有动静了,它们的声音我已经听了58年了,现在却听不见了。”从沉默到屋子里的第一个声音,从第一个声音到第一次对话,贝拉·塔尔也以“长镜头”的方式构筑了这个死寂的世界,即使他们在对话,也是在黑暗的屋子里,在贝拉·塔尔的空镜头里,似乎不是在现实中,而是在他们的梦中。

重复、单调和死寂的生活,这就是“里面”的写照,但是从第一天开始,生活便开始被解构了,而这种解构都是从“外面”开始的。第一天的对话中,父亲说到了木蛀虫,听了58年的声音没有了,是不是受到了外面大风的干扰?第二天,风还没有停止,父亲做完一切开始去拉马车,女儿则去牵马,但是很明显马不肯出来,父亲骂它,甚至想要皮鞭抽它,但是女儿把马拉回去,把马车推回去,他们只好从外面回到屋子里,外面阻止了马出行,之后门被敲响了,这是来自外面的声音,而女儿开门进来的是邻居,男人说自己的巴林卡酒没了,想要在这里拿一点,男人坐下,开始对父亲说起一段没头没脑的话:一切都毁灭了,这是人类对自己的审判;人类堕落,人类获取,人类再堕落,人类再获取,这是一个持续了几个世纪的过程;现在的一切都属于他们,永生也属于他们,没有上帝,没有神;但是他们也不存在了,这就是那个时刻……男人在说,父亲在听,但是这个说和听的关系根本没有意义,父亲一句“都是些废话”便终止了男人的话,男人拿了酒,扔下几个硬币,然后开门出去,透过窗户,男人拄着拐杖,喝了一口酒之后,继续在大风中行走。

《都灵之马》电影海报

在父女几乎没有对话的单调生活里,敲响门的男人从外面而来,说出了电影中最长的一段话,这是关于上帝已死、人类堕落的话,连“他们”也不存在了,而这段话正是回应着黑屏中旁白的那段关于尼采的话:这是一种呼应:尼采喊出了上帝死了,男人说没有上帝没有神,尼采在遇见都灵之马之后疯了,男人说“他们”也不存在了——尼采集合了上帝之死和人之死,男人说出了最后的审判,他就像是查拉图斯特拉,但是这一切被父亲用一句“这些都是废话”所终止,实际上这变成了一种反尼采、反“敌基督者”的宣言,那么,当父亲反尼采、反敌基督者,是不是加速了人之死的步伐?

“外面”继续侵袭着里面的生活:第三天,那匹马已经不吃草料了,女人从窗户里看见山坡上疾驰而来的马车,是一大群找水的人,女儿想出去制止,但是没有成功,那些人甚至想带她去美国,父亲拿着斧头出去制止,他们才离开,但是临行前抛下一句话:“我们会回来的,水是我们的,土地是我们的。”他们是谁?一群人,几匹马,像是“他们”,而且威胁说要这里的水,这里的土地,就像是侵略者,当父亲赶走了他们回到小屋,女儿拿起了一本经书,她读着里面的句子,“一切和神无关的东西都被禁止……圣地将不再举行任何活动……不义的行为将通过忏悔的方式得到纠正……”这是一种对神的皈依,也是父亲反尼采和反敌基督者的生活的回应,但是在被侵袭的土地上,已经没有了庇护的神,黑暗还是黑暗,单调还是单调,旁白:“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止风的脚步……”

于是第四天,女儿照常去打水,但是水井已经干涸,父亲决定和女儿离开这里,他们把家里的东西装上马车,女儿拉着马车,那匹马跟在后面,但是转过那个山岗,只消失了一会儿,他们又回来了,最后又把东西放进小屋,把马牵进马厩——山岗那边他们看见了什么?贝拉·塔尔没有给以明示,一种缺省的情节似乎告诉的是这样一个事实:他们已经没有了向外逃离的可能,他们的一生都要在这屋子里、在这从第一天开始的单调生活中结束。于是第五天,屋子里的灯灭了,父亲让女儿找来余火,但是余火依然没有能点燃灯,父亲说:“明天再试试吧。”但是一切都已经无济于事,在黑暗中只有他们上床的声音,他们躺下的声音,他们盖上毛毯的声音,他们入睡时的呼吸声,而外面的风声却停止了——他们活在只有声音的世界里,当风声停息,当旁白的声音响起,从第一天开始的生活到了第五天,已经失去了任何希望,已经没有任何神的救赎可能。

上帝用七天时间完成了造人行动,火和水是其中最重要的两种东西,而现在水没了,火没了,也无法走出去,连马也逐渐走向了死亡,“死寂也降临在这间屋子。”旁白就像是一个预言者,既叙述了关于尼采的故事,又把他们推向了死寂的终点——从第一个长镜头开始,父女其实是一步步走向了被旁白预设的结构中,宣布上帝死了的尼采疯了,不是上帝重新回来,而是人本身的死亡:一只手残缺的父亲,拄着拐杖的男人,几乎沉默不语的女儿,生病了的马,他们代表的就是尼采所说的“末人”,残缺着,平庸着,无希望地生活着,这一切即有着来自里面的黑暗力量,又有来自外面的侵袭,里面和外面形成了人之死的统一体,于是,即使没有第七天,第六天之后的黑暗,第六天之后的死寂,第六天之后的无声,从来不会改变——看见第七天的是尼采,是贝拉·塔尔,是都灵之马,也是每个人自己。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4067]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