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6 九寨沟:不该被叫醒的童话
这里有终年碧蓝澄澈的湖水,这里有腾跃呼啸的叠瀑,这里有银龙竞跃的滩水,“九寨归来不看水”,泉、瀑、河、滩的108个海子,构成一个个五彩斑斓的瑶池玉盆,加上蓝天、白云、远山、近树,纵深50公里的山沟谷底,组成了一个神奇的“童话世界”。而童话的美就在于恒久,就在于神秘,就在于幽深,就在于静谧,行走其间,其实不是要融入这大自然的造化之中,而是要硬生生地将自己从这奇幻中剥离开来,回归到观者的世界,独立于行者的脚步。
却,总是被叫醒。是那些簇拥的游客,是那些成群的游人,是那些喧哗的声音。对九寨沟的预告是那一张被刷屏的图片,“排队要4个小时”带来的不是震撼,而是恐惧,九寨沟官网上显示,8月3日至14日,每天的游客总量均超过3万人次,而今天,接待的人次为29787,尽管有所回落,但还是有一种人满为患的感觉。早上7点多乘车去景区的时候,道路上就开始堵车,而两旁行走赶往景区的游客亦是络绎不绝,导游说,如果8点多开在这条路上,至少要堵上一个半小时。
虽然打了个时间差,但是在检票门口,十来列的队伍还是排的满满当当,甚至在两边还有不时插队的游客,人头攒动,似乎就开始了对于一种秩序的破坏。进入景区,是从Y字形的日则沟箭竹海开始的,进景区的游客已经将这一片湖域团团围住,而在熊猫海,架在上面的木板桥上已经挤满了人,严严实实地几乎寸步难行,一眼望去都是人头,都是相机。景区的道路上区间车来来往往,而游客也是一股一股,几乎都在争夺着属于自己的最佳观赏角度和拍摄方位。
九寨沟是神奇的,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造就了复杂的地质背景,这里碳酸盐分布广泛,这里褶皱断裂的构造运动强烈,这里地壳抬升幅度大,多种营力交错复合造就了多种多样的地貌,发育了大规模喀斯特作用的钙华沉积,形成九寨沟艳丽典雅的群湖,奔泻湍急的溪流,飞珠溅玉的瀑群,古穆幽深的林莽,连绵起伏的雪峰。由于是盛夏时节,“九寨沟六绝”中的彩林、雪峰、藏情和蓝冰不可见,而翠海和叠瀑组成了这个季节最奇幻的景观。从日则沟的箭竹海到熊猫海,从珍珠滩到诺日朗瀑布,从则渣洼沟的长海到五彩湖,碧蓝澄澈的湖水掩映在蓝天白云之下,让人有一种不在现实里的错觉,而其实从下午行走树正沟开始,人群才渐渐分散,而在那一条略显宁静的栈道上行走,似乎才慢慢接近这个不被打扰的“童话世界”。
或者秀美,或者雄浑,或者平静,沿着犀牛海下行,穿过老虎海、树正海、卧龙海、火花海,水上水下,虚实难辨,梦里梦外,如幻如真,不同层次的颜色相互浸染,斑驳陆离。那些岸边倾倒的大树浸没在水中,让人有一种幽深无边的感觉,阳光照射下来,忽然有一种强烈的幻觉,这海子深处是否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世界,或者有张开大口的怪鱼,或者有安睡其中的虾蟹,或者还有那神秘莫测的怪物,突然之间会从水面中伸出长长的脖颈,大吼一声。
想象有时是一种刺激的力量,甚至可以把波澜不惊的童话变成奇异诡谲的神话,而这种想象或者也是一种叫醒的行为,当游人不再如织,当喧闹逐渐平息,对大自然的敬畏反而变成了对神秘世界的虚构,但这想象似乎可以被轻易击破。在则渣洼沟沿线,因为是九寨沟的枯水期,看到上季节海和下季节海都已经干枯,露出起伏的河床,光秃秃样子似乎早已失去了那种童话的美。而在火花海的那一片湖域中,导游说,由于这里温度低,水里基本上没有什么鱼类,只有适应这个温度的高山裸鲤鱼,但是最大的鱼也只有半斤左右。
干枯的海子只剩下光秃秃的河床,那幽深的湖水中只生活着小小的高山裸鲤鱼,一切都在解构想象,一切都在打破神秘,而其实,这或许就是一个真实的九寨沟。虚实相应的景物,斑驳陆离的色彩,变幻无穷的水韵,组成的是一个远离现实的童话世界,所以让想象只在想象里,让奇幻就在奇幻里,不打扰,不喧闹,不叫醒,慢慢走近之后,最终则是彻底地离开。
![]() |
远山 |
![]() |
![]() |
原始森林是水的源头 |
![]() |
![]() |
![]() |
倒影 |
![]() |
![]() |
![]() |
![]() |
![]() |
![]() |
![]() |
近树 |
![]() |
藏情 |
![]() |
![]() |
![]() |
![]() |
![]() |
![]() |
花草 |
![]() |
![]() |
![]() |
瀑布 |
![]() |
秀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幽深水世界 |
![]() |
![]() |
跳动的音符 |
![]() |
野鸭 |
![]() |
![]() |
|
冷水鱼 |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