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 五行缺水的博客>《资治通鉴》 02-28 2024 《资治通鉴(十八)》:臣之事君,有死无贰 《资治通鉴》历时19年编撰完成,记载了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而作为观者,历时两个月阅毕,距离成书一千多年,疑问是:为什么这本书不录入《考异》三十卷?...深入一步…《资治通鉴》司马光后晋纪后汉纪后周纪[0/466] 02-25 2024 《资治通鉴(十七)》:勿以易姓废事大之礼 “自古有国家者能如是,夫何亡国败家丧身之有。”这一段话大约可以看作司马光对乱世理政的一种态度,在纷乱之中,谁还有见微而能谏、闻善而能徙、成功而能退的品格?...深入一步…《资治通鉴》司马光后梁纪后唐纪[0/490] 02-24 2024 《资治通鉴(十六)》:快一时之忿而国随以亡 诛杀宦官是剪除衰乱之根的行动,如此走向极端,是不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资治通鉴》十六册中,司马光评论甚少,但在这里却写下了“臣光曰”长达1500字的评论。...深入一步…《资治通鉴》司马光唐纪[0/443] 02-22 2024 《资治通鉴(十五)》:私且诬者谓之朋党 唐武宗制造的“会昌法难”,与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灭佛共称佛教“三武之祸”。一年之后他因服用金丹去世,成为唐朝太宗、宪宗、穆宗之后,又一位服食仙丹而死的皇帝。...深入一步…《资治通鉴》司马光唐纪[0/484] 02-18 2024 《资治通鉴(十四)》:举之以众,取之以公 唐代宗崇信佛教,在他的影响下,“中外臣民承流相化,皆废人事而奉佛,政刑日紊矣。”对于唐代宗废人事而奉佛,奉佛而“政刑日紊”,也表达了司马迁一以贯之的佛教观。...深入一步…《资治通鉴》司马光唐纪[0/453] 02-06 2024 《资治通鉴(十三)》:治军必本于礼 司马光用微言来解说大义,唐玄宗即位之初厉行节约,晚年还是不免于因奢侈腐化导致朝廷腐化,“甚哉奢靡之易以溺人也!”引用《诗经》上的话:“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深入一步…《资治通鉴》司马光唐纪[0/438] 02-03 2024 《资治通鉴(十二)》:朕之所为,史官何讳 唐太宗想要看到历史,是为了“知前日之恶,为后来之戒”,这实际上就是编写《资治通鉴》的目的,也就是说在唐太宗时,就有了“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想法和实践。...深入一步…《资治通鉴》司马光唐纪[0/431] 02-01 2024 《资治通鉴(十一)》:百世传之,于是作礼乐 司马光所说的“表动影随”和唐太宗自己讲到的“君源臣流”,异曲同工,都认为君主才是大臣的表率——但是以此突出个人,是不是也会陷入另一种极端?...深入一步…《资治通鉴》司马光隋纪唐纪[0/497] 01-29 2024 《资治通鉴(十)》:天下之恶一也 梁武帝一人用光了整个王朝的寿命,凄惨死去之后,梁朝皇室也开始了争夺皇位的战争。而反观“侯景之乱”的罪魁祸首,侯景也逃不过可悲的下场。...深入一步…《资治通鉴》司马光梁纪陈纪[0/428] 01-28 2024 《资治通鉴(九)》:时事不可以不直书 孝文帝对史官的一句话或许也代表着司马光的态度:“时事不可以不直书。人君威福在己,无能制之者;若史策复不书其恶,将何所畏忌邪!”...深入一步…《资治通鉴》司马光齐纪梁纪[0/453] 01-27 2024 《资治通鉴(八)》:士庶之科,较然有辨矣 司马光对设立“四学”颇有微词,在他看来,史学只不过是儒学的“一端”,文学是儒学的“馀事”,老庄的虚无,更让他认为玄学“固非所以为教也”,唯一之道便是儒学之德...深入一步…《资治通鉴》司马光宋纪[0/504] 01-25 2024 《资治通鉴(七)》:怒其室而作色于父 作为一个七朝元老,司马昱见证了太多的变故,而这种变故在他身上也得到了轮回式的体现,他成为皇帝被桓温所挟,在位期间实同傀儡,始终害怕被废黜的他最后忧愤而崩。...深入一步…《资治通鉴》司马光晋纪[0/769] 01-21 2024 《资治通鉴(六)》:力争武功,非所当作 为了北伐而财殚力竭,为了光复而智勇俱困,这绝非是“度德量力”的行为,而且是一种拖入深渊的冒险。在殷浩继续北伐的时候,还有一个人站出来予以阻止,他就是王羲之。...深入一步…《资治通鉴》司马光晋纪[0/462] 01-20 2024 《资治通鉴(五)》:先王礼经,百世不易 司马光并不以《春秋》“拔乱世反诸正”为自己写史的目的,他将截然分开的正闰论放置一边,就是为了历史的叙述,就是要找出“其功业之实”的实例。...深入一步…《资治通鉴》司马光魏纪晋纪[0/423] 01-18 2024 《资治通鉴(四)》:教化安可慢,风俗安可忽 汉祚已终的时代,曹操暴戾强伉,功绩卓著,而且他取代皇帝的野心蓄谋很久了,但是曹操直到死去都没有废掉汉帝自立,这是为什么呢?“犹畏名义而自抑也。”...深入一步…《资治通鉴》司马光汉纪[0/467] 01-14 2024 《资治通鉴(三)》:天地多变,人物多妖 班固很少记述杀身成仁者的美德,华峤认为班固本人也是“轻仁义,贱守节”,司马光引用华峤的观点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作为史学家就应注重仁义和守节的“圣人之道”。...深入一步…《资治通鉴》司马光汉纪[0/545] 01-13 2024 《资治通鉴(二)》:汉业由是遂衰 具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在司马光看来,则是“穷奢极欲”之人,甚至和秦始皇相比,过之而无不及,但是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秦朝灭亡了而汉朝却能兴盛?...深入一步…《资治通鉴》司马光汉纪[0/472] 01-07 2024 《资治通鉴(一)》:先王之礼于斯尽矣 “故三晋之列于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以三家分晋为开篇,司马光指出了“天子自坏”的根源,这一场自掘坟墓的礼制悲剧,开启了诸侯相争的战国时代。...深入一步…《资治通鉴》司马光周纪秦纪汉纪[0/713] 11-18 2019 资治通鉴·汉书 历史总是用来书写的,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这是《资治通鉴》和《汉书》的地位,而在九品书库中,18册《资治通鉴》也成为书库里册数最多的一部图书...深入一步…九品书库购书《资治通鉴》《汉书》[0/189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