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22 求缺之道

真的是“道听途说”,却是一种极为震撼的“闻道”,关于曾国藩,关于身体和健康,或者关于缺憾与完美,却原来对于大人物还是小人物,本也是一种不可超越的无奈,却可以反其道而成为一种动力。

节目是《冬吴相对论》,“商海沉浮,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开着车,听梁冬和吴伯凡侃侃而谈,话题是关于曾国藩的,对于这位晚清“中兴名臣”,我其实并不了解,除了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除了镇压太平军,也无其他,而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关于政治、军事,乃至于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等方面的言论都广为流传,据说,如果以人物断代的话,曾国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后一人,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人。

节目说到的是曾国藩的为人和意志,说他患有严重的皮肤病,中年之后直到逝世都受到困扰,发作时遍身生疮,奇痒异常,晚上彻夜抓痒而无法安眠,甚至打算“买一妾代为抓痒”。虽然延请无数名医,但却始终无法根治,让他苦不堪言。而身体之恙也影响了他的人生态度,一是对医药持怀疑态度,“以‘不药’二字为药”;二是深居简出,专注于著书写文以达到修身的目的;三是怀疑世间的完满,认为“执持盈满”是人生一大忌,应该抱残守缺追求人生的境界。

作为晚清重臣,历史的评价总是突出其宏大的一面: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而对于一个普通人的一生却总是被这样的光环所掩盖。探究其人生轨迹,或许也是一个角度问题,而身体无疑是影响曾国藩医生的重要因素,他的名利观,他的养生关都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素来体弱多病,一生疾病不断,特别是困扰他终生的极为严重的牛皮癣,更给他带来了不尽的烦恼。他四处求医,但是遍访名医依然无法解决他身体的疾病,所以他怀疑医药,自我终结养生之道,他在中年时所写的《养生要言》中,就对此有所归纳,认为仁养肝、礼养心、信养脾、义养肺、智养肾,从而提出了仁、义、礼、智、信合称“五常”的养生观。当然,更重要的是,身体疾病影响了整个人生观,他不愿出门,不愿与人往来,虽然官位越来越高,但从总体上来说,他还是喜欢自省,或者说,他是一个孤独的人,在事业风光的背后却也是他不尽的无奈。

他因为健康,戒了水烟,也不大饮酒,而且越来越强化修身,“吾日三省乎己”,从20多岁那一刻开始写日记,每天反省自己,在日记中获得感悟,从此就没有中断过,直到临死的前一个晚上。这是一种坚持,也是身体之恙带来的改变,而且曾国藩热衷于在书信中畅谈人生,所以曾国藩家书成为他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他几乎要把每一封书信都抄下来,这种“备份”也使对他的研究有了翔实的资料,如此等等。

可以说,曾国藩用自己的坚持,来弥补身体疾病带来的痛苦,他的人生收获更多一种无奈的苦痛,对他来说,身体的不如意也是人生的不如意,退而其次,在他看来,“花未全开,月未圆”倒也成了人生的要义,那就是人生是不可能完满的。他在写给儿子的家书中曾这样提到“吾不敢求全也,小人则时时求全,全者既得,而吝与凶随之矣,众人常缺,而一人常全,天道屈伸之故,岂若是不公平?”到了晚年,他更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求缺斋”,便是领悟到人世间没有圆满的东西。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曾国藩的求缺心态带给他时时的自省和自警,遇事谨慎,待人宽容,这背后也是对人生之道的一种实践。修身养性,对于曾国藩来说,其实有着功利的起因,他的坚持,他的修身,也为了摆脱另一种不完满,“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道德经》的这段话对于一个含藏收敛的人来说,是一种人生的最高境界,而对于曾国藩来说,他正是用这样的”求缺”心态在追求精神上的完满。

对于常人来说,身体并不会受到如此的困扰,所以芸芸众生也就平淡一生,既无所求也无所失,不缺陷也就不完满,而曾国藩的遭遇恰恰使他更多地进行自省,更多体会人生的不如意,“花未全开,月未圆”的人生就需要另一种弥补,说到底,曾国藩的不懈追求,其实也是为了实现另一种高度。毛泽东曾写道:“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在后人眼里倒成了一种榜样,这也是曾国藩痛苦无奈之后改变的人生而获得的影响。

“抱残守缺”本质上倒是一种无奈,不管是什么境界,都不及对自身身体的感受来得真切,试想,对于一个全身奇痒难忍的人来说,还有什么比跳出苦海的目的来得更功利的。“我只有在疲惫与贫困的流浪生活中了此残生,而惟一的前景就是在痛苦中死去。”这是兰波在不能行走中发出的感叹,同样表达着悲天悯人的情愫,曾国藩所设定的目标也为了换取另一场战斗的胜利,“求缺”只是生存的无奈,是残缺身体的一次救赎。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2245]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