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31 非此即彼的童年片段

八月未央,在最美好最繁盛最惊艳的季节里,带着相机,却没有打开镜盖没有按下快门,甚至从来没有从后备箱里取出——此情此景,似乎不在眼前不在身边,而在记忆中,永远被储存的记忆中,幻化和真实,其实并不一定需要用工具保存什么。

乡村里的现实,乡村里的八月。一切都是都在加快速度退出,看起来是缓慢而持久的,进村的道路几乎和一个月前来的时候没有太多的差别,也没有推土机、挖掘机的隆隆作响,一切像是静止的现场,在八月繁盛而火热的时间里,像正在慢慢死去的故事。但是又在萌生着一些我们忽视的东西,比如有过的矛盾,有过的血斗,有过风吹来的灼热,蔓延开来,让人有一种遏制不住的忧伤。

走近或者远离,其实都不是一个场景正常该呈现的心态,那经过时飞起来的白鹭,像是把久藏的秘密揭示出来,似乎并不是惊吓,并不是逃亡,它和它们,只是轻轻从到田间飞起,然后在蓝色的天空中成为一道风景。我们只是经过,连观察的欲望也不曾有,但它却飞起来,打破了某一种安静,像一个乡村故事,从一个感叹号开始,又从一个不被人划出的句号结束。

每次或者都在经过那条路,那畈田,那个村庄,它是生命中的一个节点,可以以回忆的方式全貌展现,但是当以现实的态度再次经过的时候,便一定会有新的现场新的感官,以及新的记忆。白色的梨花又开了,无花果也熟了,是季节的常态还是反常?一株树,一个果子,也像这个村庄一样,安静,却有着我们忽视的悸动。夏末初秋,梨花是一个新的故事,它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开放?是被压制之后的爆发,还是被摧残的正常生理?

但这里不仅仅是这些植物异数的成长,还有作为观者的非科普经历。荷叶田田,荷花已败,但却有莲蓬直立,那青蛙是看不见了,荷叶间似乎总是藏着一些秘密,小小的池塘小小的记忆,被荷叶掩盖遮蔽,只是水面上的嫩菱角还是可以摘取几粒,小五吃着嫩菱角,却不知道名字,连味道也说不出大概。很难得有这些嫩菱角,小小的,仿佛就在记忆最深处,而现在长在水塘里,伸手的时候,感觉就是在触摸那些属于我的童年记忆。

但除了嫩菱角,似乎再也没有多少已逝却还在记忆之中的东西,茭白也还在,但都没有长出嫩嫩的茭白肉,稻子也开花了,一人高的杂交水稻却再也不能淌着水走过去试比高下,还有随便飞行的蝴蝶、蜻蜓,小五看来是不敢接近的昆虫,远远的观望,就像一走近会破坏他心中的神秘感。其实是远离花鸟虫鱼世界的疏离感,它们陌生而且充满敌意,在幼小的童年里,自我保护的另外一个意义是拒绝自然,泥巴不小心溅到了鞋子上,也是像沾染上了可怕的病毒,除之而后快。

我的童年记忆,他的童年现场,这些花花草草,这些小虫小鱼,两个时代在彼此的眼中,都呈现出不同的一面,亲近与远离,疏离和熟悉。那条竹叶青躺在地上,已经被人打死,彼此都看到了正在腐烂的尸体,小五是第一次见竹叶青,或者是第一次见到曾经活着的蛇——如何表述这条竹叶青的现在呢,是在野外的死,却像是刚刚活着,标本也是真实的呈现,对小五来说,这才是第一次亲见。而于我来说,也是陌生的,不仅是竹叶青,就是普通的水蛇、泥蛇、乌梢蛇,也是许久未经看见了——不论是活着的,还是死在野外,这标本一样死去的活体又像是轻易闯入我记忆的一个梦境。

突然飞起的白鹭,死在野外的竹叶青;夏末开放的梨花,池塘里的新鲜菱角,这一些东西在乡间成为“闯入者”,不管是小五见闻般的感受,还是对我童年记忆的一次唤醒,它们都是珍贵而稀少的,散发着自然经典的味道——即使远去,也是一种抹除不了的风景,不在书本教学里,不在相机的镜头里,只在心里。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512]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