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30 乏善可陈的时间轴线

快开学了,小五将最后的倒计时叫做“最后的疯狂”,对于他来说,跨越两个月的暑假其实也是乏善可陈的,从7月初开始的各种培训班把他拖向一个延续着课堂教学机械节奏的时间表,萨克斯、英语、游泳和奥数,虽然都是片段的时间,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是被牵制的,也是被动的。只是出行在东南亚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让他有了一种飞翔和逃避的感觉,很多东西都拆除了那条禁止的红线,而逐渐上手的微信、QQ群、K歌达人软件的游戏,以及《熊出没》、《憨豆先生》的电视,似乎让他有一种自我驾驭的快感。

只是,在这样的快感中,他也会不自觉地舍弃很多东西,当最后面对的是“最后的疯狂”的时候,两个月的暑假绘就的也就是一条单一的时间线,其实没有激动人心,没有长足进步,没有深刻印象,而当所谓日复一日的生活又重新打开大门的时候,回首过去却有着一点点留恋,一点点怀念,一点点期盼。

时间轴线不仅对于小五,其实对于很多安于现状的人也都是如此。当八月即将终结的时候,我也发现终究逃不出这规律。当初是因为想集聚更多的时间用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所以放弃了博客的超强度更新,在没有重大事件的情况下,自动取消更新,虽然还是保持每天记录,但是很明显,自我构筑的生活已经慢慢退出,或者说,里面的“我”已经被慢慢隐藏。日复一日毫无新意的生活本来就是一种常态,那里有太多的机械般的生活,有太多做作的记忆和感想,而当在8月付诸实践的时候,又突然发现内心的纠结并不只是因为舍弃了那一种生活的常态,舍弃了泛善可陈的生活叙述。

除了经典电影和图书的阅读,其实生活真的没有出彩的东西,所谓意义,也就是在时间流逝的时候留下点滴,当自我隐遁,当生活走向扁平,任何可能的记录都是因为放大了生活的常态,所以在8月的“回归”中,看到的更多是激情的消退,从数量上说,创下了近几年的新低,和7月不厌其烦、创造最高数字记录相比,从高处到低处,从一种意义上是走向平和,走向理性,但是当习惯成自然,当改变从文字开始的时候,时间其实并没有在这样一种回归中创造更有意义的东西,它一样是无聊,是机械,是乏善可陈。

把时间分配在不同的事情处理中,看似是寻找生活的多元化,但最后还是有一种空寥寥的感觉。或者说,在日常的更新中,依然遇到一个该叙述什么的本质问题,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当重返生活现状,每一天的记录可能是缺席的,不是没有主题,是放弃主题,不是解放自我,是压抑自我,时间每天都是平等的,而所谓的革新也就将原本被提炼和放大的时间又放回到被忽略的角落里。

开会、上课,坐在枯燥的培训教室里,时间在眼前一滴一滴地溜走,手里的手机在移动中打开了另一个世界,像是在我之外的,但是依然片段依然易逝,依然抓不住那些让人思考和感悟的东西。时间不是让我放松,而是越发担忧起来,谁的时间在指尖变成过去永不记录的存在,它告别,亦是乏善可陈。

并不是要恢复曾经的偏执,也不是要找寻曾经对文字欲望的放大,而是在新的时间轴线上,依然看到了太多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在如小五“最后的疯狂”中,捡拾起来的也是无意义的留恋和无目的的开始。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328]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