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11 冷寂的阅读者
于是大地超越自身,
继续生长,
仿佛将包容整个天空:
大地上的最后一所房子
就像是天空中的
第一颗星星。
——里尔克《阅读者》
车窗是必须打开了,这是七点钟的晨曦,这是七点钟的乡野,这是七点钟的寒意,满满地在我的四周弥漫开来。计划之内的出发,完全是预料之外的抵达,完全是合目的性的经过,我以为只是从起点到终点的一条简单的线路,即使有弯路,即使有曲折,也不想破坏包裹的车内的那种舒适和温暖。却猝然而至,毫无提防。
六点半起床,七点钟出门,晴朗的早晨,在穿行于城市的时候,丝毫没有感觉到寒意,却有一片雾霾笼罩着,而车内温度器显示的室外温度是2℃。这一天应该和以往所有的冬日一样,没有冷的悬念。但是当离开城市,当行驶完那可以疾驰的公路,拐弯到了接近村庄的地方的时候,才感觉到扑面而来的自然。这自然是白白的一片霜,是冻住湖水的冰,是初升的太阳,光线那么柔和,那么诗意地撒在上面,在未解冻的大地之上,完全是另一种风景。
仿佛刚刚醒来,山丘还是那山丘,田野还是那田野,虽然道路已经不是那条狭小的乡野小道,却还没有被打破那种宁静,路上几乎没有什么车辆,也没有什么行人,就这么敞开在冬日的早晨。好像很久没有这么早抵达一个懵懂的境界,一个充满寒意却欣喜的地方。再次查看室外温度,显示的数字是-1℃,数字的变化仿佛是缓慢的,但是对于这猝然而来的风景,却显示得那么及时。终于打开了车窗,一阵风吹进来,带着冰霜的气味。然后终于停下了车,情不自禁地行走在那一片田地里。那已经半枯萎的小草上,覆盖着厚厚的一层霜,白色的诱惑,忍不住去触摸一样,一种冷,沁入皮肤,却不让人害怕而缩手。晨曦的光线已经照到了它们,却并不是融化,而是涂抹了一层更富诗意的色彩。还有那在树间鸣叫的小鸟,婉转地叫唤着这个早晨,不时欢快地跳跃着。而转身,看到那湛蓝的天际,是一轮圆月,还没西落,淡淡的月色像是对这晨曦丰富色泽的极好补充。
这是被冷霜覆盖的大地,那大地上的最后一所房子,那天空中的第一颗星星,都在被阅读的世界里成为诗意的象征,像是经典记忆的一次复活,完全隔开了被包裹的温暖世界,所以计划内的抵达变成了一次旅行,那陌生的早晨,陌生的乡村,陌生寒意,和陌生的记忆都在这一刻复活,已经回到了诗歌的意境里,甚至不舍得离开。而在已经穿越的城市里,已经穿越的广阔道路上,他们拥有这温暖的被窝,拥有温暖的梦境,拥有温暖的现实。已经过了小寒节气,已经进入了三九,但是那种属于冬天应有的寒意却远远没有抵达,生存在暖冬的世界里,没有雪花的降临,也没有冰霜的覆盖,取而代之的只有雾霾,只有创纪录的最高温,只有简单粗暴的零度以上的数字。
我只拥有冷霜,只拥有冷月,只有用冷寂的记忆。毕竟只是经过的那一段路,毕竟只是短暂的停留,毕竟只是有限地阅读一首诗,打开车门,启动引擎,计划开始实施,道路开始延伸,而那些冰霜留在草叶上,留在树枝上,留在大地的最后一所房子里。而在刚刚复活的乡野深处,几台大型挖掘机停在修建的道路上,那是更宽阔的道路,那是更远大的计划——记忆就在这里走向了终点,而此时太阳升了起来,那些冰会融化,那些霜会消失,而那些记忆会改变方式,在温暖的地方变成生活的现实,变成轻易抵达的终点。
也是“一日之寒”?像一个梦,在滚动的车轮中完全醒来。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