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9 《翼》:情系“流星号”

2017年春天的某个午后,是色彩斑斓的日子,是和平的年代,也是喧嚣的现实,而当用影像的方式返回1927年,却是百年以前的那场站在对面的战争——1917是被战争阴云笼罩的时代,是黑白的故事,是沉默的叙说。但是不论是战争中的死亡,黑白里的悲剧,还是沉默中的传说,却在青春、友谊、爱情的人性表达中,给了那个时代一种至上的荣耀,正如电影引用1927年查理斯林白中校对那些置身在战争中的勇者作出的礼赞:“他们是超越和平时代的蓝天英雄。”

导演威廉·A·韦尔曼曾经就是一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蓝天英雄的空军战士,所以在其传奇经历影像化的电影里,首先就是表现当战争来临时被打破和平世界的那些男人和女人,他们本来的生活是安静的,是愉快的,也是充满梦想的,那个躺在草地上梦想听到涡轮声响的杰克,那个和他一起组装了简易汽车的邻居玛丽,那个坐在秋千上来自城市的美丽女孩施维利亚,还有富有家庭出身的青年大卫,四个年轻人代表着美国新一代,在他们的青春里写着懵懂的爱情,写着对未来的怀想。而当战争的阴影笼罩他们现实生活的时候,其实对于战争,他们也把它当成是一种挑战,一种理想,“这是一条直达星辰的光荣之路。”

所以报名参军,所以投入激情,所以飞向蓝天,喜剧化的训练,温馨的生活,似乎并没有展现战争带来的残酷性,但是当那个吃剩了半条巧克力而匆匆飞向空中战场的怀特,在一声爆炸声中结束了生命的时候,似乎就暗示了摆在他们面前的现实;当那个坐在路边休息的战士还没有抽完那一支烟,就在呼啸的子弹中失去了知觉,似乎就把生命推向了无法主宰的偶然性。似乎是梦想的破灭,似乎是青春的阴暗,但是对于成为空军战士的杰克和大卫来说,却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开始。

: 威廉·A·韦尔曼
编剧: Hope Loring / Louis D. Lighton
主演: 克拉拉·鲍 / 查尔斯·巴德·罗杰斯 / 理查德·阿伦 / 乔拜娜·劳斯顿 / 加里·库珀
类型: 剧情 / 动作 / 爱情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27-08-12
片长: 139 分钟 / USA: 141 分钟
又名: 铁翼雄风 / 比翼情天 / 冲天有翼

他们面对残酷的现实,也面对那条光荣之路,大卫和杰克登上战斗机前,总是默契地表达着在蓝天中征战的雄心,大卫会问杰克:“准备好了吗?”杰克也是自信地回答:“OK!”然后伴着飞机的轰鸣,飞向“直达星辰的光荣之路”。面对强大的德国战机,面对喷火的子弹,面对你死我活的空中格斗,他们用自己的勇敢、团结和智慧,在天空之上上演了传奇。第一次实行作战任务就是面对德国凯勒曼伯爵率领的战斗机群,他们被誉为“空中马戏团”,其战斗力之强不可小觑,但是杰克和大卫在空中首秀中,创造了一个传奇。当美军飞行员被打死,大卫主动冲向敌机,最后在追击中子弹被卡住,而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杰克主动解围,攻击两架敌机,最后在飞机引擎受损的情况下,降落地面,幸亏英军地面部队深处援手才幸免遇难。

第一次执行任务,充满生死考验,第一次面对强大的敌人,却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空中的飞行让他们从初出茅庐的菜鸟变成了老手。而在之后与德国歌德战斗机激战的那一场,让他们真正成为一名建功立业的英雄。歌德战斗机是德国最先进的战斗机,在两架普通战斗机护航下对准盟军物质中转的麦维尔基地,也对准行军路上的士兵,一时间伤亡惨重,而在这关键时刻,杰克和大卫再次受命,发动反击,他们不怕危险冲向敌军机群,尤其是杰克,运用自己高超的驾驶技术,多变的飞行轨迹,面对哥德“巨龙”,竟然直接干掉了飞行员,使得德国神话破灭,而杰克也成为“飞行的疯子”,和大为一起获得了荣誉勋章。

《翼》电影海报

可以说,在这两场关键战役中,面对强大的对手,杰克和大卫不怕牺牲,英勇作战,走出了通往光荣之路的第一步。而在地面大场景、空中多角度的展现中,威廉·A·韦尔曼调动各种资源,运用镜头真实还原了那一场战争,但是展现战争,并非要将其正义化,即使是对德军的反击,在充分表现其“光荣性”一面的同时,也在无形之中铺垫了其残酷性的一面,而最后麦德河之战则是将战争的悖论充分表现出来,大卫被敌机追杀导致受伤追击,之后他从德军基地偷得一架战斗机,当准备突破防线返回的时候,在空中遭遇了前来为他复仇的杰克,杰克误认为是德国战机,疯狂射击,终于导致一生做好的朋友在自己的子弹射击中死去。“只有可恨的铁十字,只有可恨的敌人,没有什么怜悯。”这是杰克面对大卫驾驶的德国战机时说的话,也就是在战争中只有敌我之分,只有生死之别,这是一种极端化的对立,而正是这种属于战争的对立,使得大卫之死变成了战争的另一个牺牲品。当杰克以胜利者的姿态面对坠毁的战绩,当他狠狠撕下那一个象征德国的铁十字,他无疑成为这场战争中最后的英雄,而实际上,他面对的是一种死亡,而且是最好的朋友的死亡,是出生日死的战友的死亡,当大卫奄奄一息躺在因为战争而破败的房子里的时候,他只有悔恨,只有痛苦。

“你有打掉了一架德机,不是吗?”这是大卫在临死之前对他的安慰,也就是说,所谓的战争的光荣有时候仅仅是一种如铁十字一样简单的符号,在这个符号体系里,可能没有人性,可能没有友情,所以当拥有了勋章,拥有了荣誉,对于他们来说,最后的结果也是:“当英雄返乡时,青春已不在。”在这青春逝去的结局里,杰克以朋友和“凶手”的双重身份将大卫的勋章和那只作为吉祥物的小熊送到了大卫的父母手里,听到的是她母亲对他说的那句话:“我不怪你,只怪战争。”

只怪战争的背后是威廉·A·韦尔曼的反战主题,不论是正义还是邪恶,不论是侵略还是反击,其实对于经历战争的人来说,都是一种失去,失去青春,失去生命。但是对于威廉·A·韦尔曼来说,并非只是单纯表现这一场光荣却罪恶的战争,而是在战争中注入人性,注入感情,注入温馨,从而在情感世界里起到一种反战的作用。当战争还没有爆发的时候,四个年轻人活在青春里,也活在被误解的爱情里,玛丽暗恋着杰克,杰克又喜欢施维利亚,而施维利亚和大卫又是相互爱慕的男女。这个四角恋爱关系是复杂的,但是在战争到来之前,却一定是色彩斑斓的,即使杰克误以为施维利亚爱着自己而拿走了她原本给大卫的照片,即使玛丽爱着杰克而期望获得一个吻,最终却看见杰克带着施维利亚而伤心的时候,也远没有战争带来的那种伤痛,甚至在大卫和杰克一起报名参军,因为是情敌而相互争斗时,一切也都是温馨而充满喜感的。

而在战争爆发之后,他们在相处中却萌发了真正的友谊,他们出生入死,他们并肩作战,他们一起击落敌机,一起构建梦想,对于他们来说,友谊是一种力量,所以即使大卫最后被杰克误杀,杰克在愧疚和忏悔中说出的那句话是:“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比我们的友谊重要。”而其实,支配他们的并非只是单纯两个人的友谊,在某种意义上支撑他们的是一种信仰,尽管是一种误解,杰克的怀里珍藏着施维利亚的那张照片,而陪伴大卫的是那一只可爱的小熊,那个怀特说自己从来没有吉祥物,最后却在爆炸声中死去,无疑在强化一种内心信仰的重要性。而当杰克和大卫最后一次一起出发的时候,他们因为那张照片发生了争执,以致大卫没有把小熊放在身边,在驾机出发的时候,他还是和以前一样,问杰克“你准备好了吗?”杰克并没有理他,那个“OK”的手势再也没有做出,也永远无法在大卫的面前展现,遗忘的小熊,消失的手势,似乎都用一种暗示的方式直面战争的非人性化。

信物是一种信仰,而爱情在其中就成为一种力量,玛丽和杰克当初改装的那辆车子,就取名叫“流星号”:“当你看到流星知道该怎么办?”“你可以亲吻你所爱的女孩。”这是一开始在宁静的乡村生活时,玛丽对杰克的暗示。“流星号”是玛丽的命名,她也将这个符号画在那辆车上,仿佛也变成了一种信物,而杰克和大卫加入的战队就是“流星号”。所以当杰克走向战场的时候,玛丽也以自愿者的身份,在战场上运输物质,一方面见证了战争,另一方面却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爱情。在休战期间的巴黎,玛丽看见杰克在妓院里喝酒,他已经不认识她了,在“泡泡万岁”的迷惘和堕落中,失去了信仰,而伤心的玛丽在吻别醉倒的杰克之后,也返回了故乡。但是在她心中爱情不灭,就像在大卫的心里,对于施维利亚的爱不灭,“我的心属于你”每次施维利亚总是把这句话写在信里,而这句话,那份感情,和那只小熊一样,成为杰克的感情支柱。但是当面对以为施维利亚爱着自己的杰克时,他陷入在爱情和友情的纠葛中,撕毁那张背后写有“给大卫”的照片,他宁愿自己被杰克误解也不想杰克知道真相而伤心。

所以不论是玛丽还是杰克,不论是施维利亚还是大卫,在内心深处,都存有一种真情,而这种真情才能支撑起他们战争岁月中的等待、期盼和理想,而最后大卫之死虽然具有某种悲悯的色彩,但是对于整场战争来说,却保留了最珍贵的人性,保留了最纯真的感情,正如重新回到杰克身边的玛丽所说:“我也经历了战争,之后的一切才是最重要的。”是的,战争结束,他们拥有了更亲密的情感,他们向往着更美好的生活,他们看见了更徇烂的流星,他们也在那流星飞过的刹那,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爱情。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4570]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