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14 书生e气

谈到图书,似乎又一下子勾起了往事和激情,当我面对一屋的图书,内心有种很快乐的感觉,从1990年购得第一本书到现在,已经存满了书房大大小小的书橱,20年了,在数量和形式的满足下,已经有了不离不弃的依赖,它们的存在让我有些精神胜利地不再做一个俗人,尽管书香已远,但只要我用手触摸那些孤寂的纸张,仍然会有一种人世渺小的感慨。

但其实,我是有点对不住这满满的图书的。更多时候它们是被遗忘的,岁月和尘土会慢慢覆盖过去的激情,我在浏览和抚摸的过程中,总是觉得我无法安然靠近它们,每本书都是一个传奇,每一个文字都是生命,我的阅读很有限地触及它们,在紧闭的书橱里,它们这样保持固有的姿势,无声无息。当告别纸和笔,当键盘和电脑占据我大部分时间的时候,90年代过去了,新世纪来临了,一个狂热的时代真的不仅仅因为数量而被我怀念。

前几年很心血来潮地把图书全部放到了个人主页上,把所有相关的图书信息、简单点评汇集在一起,个人网上图书馆匆匆建立起来。那时我承认有一种炫耀的成分,仿佛这些图书度成为我精神的一部分,但其实,那种激情只停留在技术层面,或者任务观点。网络图书室建立起来了,几年之后,又荒废了,没了更新,没了点评,甚至有些图书根本没有再登记,它们像被荒废的墓地,只留下病毒的侵袭。

周日,像是弥补这种过失,把2005年-2009年所购图书全部整理完毕,有些只能凭印象推算购买日期,看起来在时间刻度上变得完整了。统计一下,这5年所购图书只有50本,显然已经过了早些年对图书的狂迷,它们变得很安静了,只有被阅读才能体现价值:2009年所购的7本图书已经全部阅读完毕。

仿佛正在进入新的纪元,这是我所欣喜的,毕竟它们不应该只是形式地存在。作为20年的一份总结,我所面临的是如何将这些纸张和文字再次让它们在网络上复活,原因很简单,我需要检索、查阅和整理,当然,这无关阅读,阅读从来都是在黑夜的昏黄灯下完成的。我必须建设一个网络书架,把我的所有图书都成为点击的一部分,扩大外延和生长的空间。

努力搜索相关的程序,其实很少,或者几乎没有,个人网络图书馆只是内心的虚拟构架而已,在涉及技术的无奈下,只好通过博客的整合来实现这个愿望。下载了开放源码的PJBLOG程序,我的网络图书馆的构架一方面体现时间累计功能,要实现这个功能,大致可以通过博客的日历来完成;另一个功能是按“九品书库”类别累计,这即为博客的栏目,加上检索和统计功能,基本上实现了网络书架的构想。但是问题同样存在,比如不能以图书缩略图的形式发布日志,整体看起来还是一个博客站点,而非图书馆。

但也只能如此了。只是对于PJBLOG还不了解,只能慢慢摸索了。对于这样一个网络书架,我还是要给他一个明确的定位,比如标题,应该和书有关,或者和网络有关,和电子有关,想想,就定名为“书生e气”吧,谐音当然是“书生意气”,当然只是暂定。内容则只发布九品书库的图书信息,存档是主要目的,阅读的感悟则发布在“或。者”里,当然,个人博客和网络书架在内容上还是互为补充。

不过,要把760余册(套)都发布上网,的确是不小的工程,对于个人来说,简直是浩大,没办法,也只能自己抽点时间了。付出点总是必要的,只是希望在建成的那个时候,会让我心里有一些满足,让我可以很安心地让那些图书以另一种方式继续生存下去,不卑不亢,不被遗忘。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434]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