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14 斗室生活
斗室里的生活估计还要维持3、4天。
以为培训可以空闲一点,没想到短短一个半月却要超乎寻常地写东西,时间都被压缩了,毫无理由地有一种落魄的感觉,近乎疯,近乎呆,近乎茫然。昨天开始,说要写课题了,一个星期就要上交,1万字以上。忽然就感觉末日来临了,说不出个所以然,理不出个头绪,一切还在懵懂中,而且在历史的故纸堆里寻找思路和线索,显得有点不近人情,我只是说,面对这样一个千年以来观点林立的课题,在短短几天时间里,真的很难达到要求。据说,课题提纲也经历了几次修改,但是最后问题反而越来越多,也没办法了,只能按着老路走下去。只是为了一个目的,一种形式。
反正也就豁出去了,这一个礼拜只能黑夜里行动了。昨晚开始,一个人,坐在电脑前,面前是那些找不到北的文献资料,东翻一页西读一行,片段摘录,思绪全无。天有些冷了,这样的夜晚似乎很久没有经历了,有些陌生,也有些无奈。其实一直担心会陷入不伦不类的境地,特别是这样一个题材,只能在一知半解中开始,在缺乏科学论述中结束。
早上来,偏偏躲进直播室,关上门,我便像消失了一样毫无声息。是无奈之举,坐在办公室里肯定会受到打扰,单位里事情也多,刚布置一个会议,只能用这样的方式寻找一个人的空间,却无关思考。封闭、独立,灯光亮着,大门紧闭,像一座坟墓,这是第二次了,上次从四川采访回来,因为短时间完成写稿,也是如此选择,为的就是把文字补充上去,把那个叫做任务的东西完成。斗室里有一种被压抑的感觉,空气不流通,关了灯就是黑暗一片,除了呼吸,别无他声。电话响起,对话,感觉像是和另一个世界连线,被隔离便是忘记现实,便是把自己置身于巨大的虚空中。
仓促着凑着字数,匆匆也整理了大约几千个字,一股脑儿堆放上去,交代而已,背离思考的写作,当然沦为一种机械运动。两个半小时后,开门,重见天日,却还是阴沉的天,下雨,阴冷,外面是冬天的表情,据说天目山上下雪了,秋天过去了,一个时代真的结束了。
在一个人的斗室里会错过很多东西,错过雨雪,错过寒意,却是还要维持一段时间,我是害怕这步步紧逼的压力,时间总归是消失了,我的博客,我的阅读,我的生活,都是支离破碎了。《羞耻》开始安静了,合起来像什么也没发生过,就像我以前的很多次阅读一样,这些书籍都会有同样的命运。建议我去看刘墉的书,因为他来这里了,这里还是他的故乡,诧异之余,说不出什么。我是不喜欢这类书的,也没有时间去看,刘墉是一个符号,只是不涉及阅读和思考,我想,我还是有点先入为主,一下子就把自己放在不合时宜的人群中。
下午还有活动,晚上还是斗室,只能片言只语,只能罗嗦完成记录,这就是生活,无态度,无意义。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