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9《权力喜剧》:阴谋无处不在

20190819.png

音轨落后画面五分多钟,没有翻译出来的人名,这或者是网上资源所呈现出来的技术性“阴谋”,在一种被剧情带进的懵懂中,在看了后面忘了前面情节的迷失中,一部电影的观赏变成了一种欲以摆脱的冲动,当110分钟的电影落幕,被扩散的情绪世界里似乎再也找不到完整的叙事意义,支离破碎的结局或者正像夏布洛尔对于权力的解读一般,最后是哀叹,是迷惘,是无法超越现实的阴谋论。

最后一个镜头是黑夜,微弱的灯光亮起着,隐隐约约不再指向明确的出口,检察官让娜告别了女助手艾丽卡,离开了办公室,和侄子费力克斯一起,他们的对话声在黑夜里传来:“牧师是灵魂的巡警,只有上帝能最后裁定。”而费力克斯对她说:“我是笛卡尔的信徒,我知道怎样能做好。”一种是迷惘,一种则是通彻,在黑夜里,谁能真正看见上帝,谁能从这个被裁定的世界里看见希望?

当让娜感叹牧师无法解救心灵之痛苦的时候,她所说的上帝似乎带有了最后的权力,他将裁定,他将审判,而这绝不是宗教意义的救赎,让娜的一切逻辑都是宿命的,当法律无法审判一起巨额委托金贪污案,当检察官无法将罪犯绳之以法,她只能把一切都推向上帝。而这个逻辑的背后则是对权力的怀疑,上帝在哪?是一个幻影?就像自己拥有审判的权力,到最后也变成了权力的受害者。而费力克斯的那句话不是安慰,一个笛卡尔的信徒,就是坚信有上帝的人,而他的这个上帝能够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能够以虔诚的方式不让信仰幻灭,即使在权力层面来说,“我知道怎样能做好”的背后意义则是:权力能成为一种生产型的力量。

黑暗中的对话之后,是戛然而止的结局,似乎一切都没有得到最后的解决:那起案件最后会走向何方?侯勒的犯罪背后有什么样的力量支持?它会被最后审判?即使抛出让娜在法律层面上那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私人故事里,跳楼的丈夫会有一个怎样的结局?让娜会回到丈夫身边吗?他们的家会恢复如初吗?这两个问题似乎再次涉及权力问题:一个想要揭露权力集团罪恶的女检察官,如何在拥有权力的迷失中回归自我?公权和私权,审判权力和法律权利,如何在有效意义上处理错综复杂的问题?

让娜,这个被称为“食人鱼”的女检察官开始接手侯勒集团的犯罪案件时,的确是在向权力挑战,侯勒是公司的老大,也是议员,他拥有着巨大的权力,当他拥有可以操控公司的权力,就变成了一种犯罪:他从公司信用卡支付的258个项目中建立起自己的权力王国,他为自己的情人购买衣服和首饰,在闹市区购置公寓,甚至为了一个女人动用了国家资金。但是侯勒只是一个棋子而已,他在权力世界里满足欲望,但背后是更为庞大的权力体系,其中涉及到政治、经济、宗教等多个领域。当侯勒在出办公室的时候被警察带走,当他被关进监狱,当他被提起诉讼,那些背后权力集团的人,似乎并不害怕,他们喝着酒抽着烟,在宴会中讨论着,不仅对这件事没有丝毫担忧,而且信心满满可以化解一切困难。

导演: 克洛德·夏布洛尔
编剧: Odile Barski / 克洛德·夏布洛尔
主演: 伊莎贝尔·于佩尔 / 弗朗索瓦·贝莱昂 / 帕特里克·布鲁尔 / 玛丽莲·坎托 / 罗宾·瑞努奇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 德国
上映日期: 2006-02-22
片长: 110 分钟
又名: 权利的迷醉 / Comedy Of Power

“阴谋无处不在。”说出这句话的不是让娜,而是侯勒,但是这句话却是对两个人命运的最好解读。侯勒作为犯罪集团的一颗棋子,只是在公开场合中承担可能的法律责任,而其实他只是阴谋的牺牲品,他总是挠脖子的动作,是皮肤过敏的一种反映,这种病态也是他生存处境的一种写照:看上去是个成功人士,却一步步走向权力的深渊,“贫民窟”的牢房是他权力逐渐瓦解的标志,而最后即使因为疾病而离开了监狱,也哭诉着说:“他们借着我打小算盘。”

其实已经不是小算盘,那些幕后的人操控着全局,他们让侯勒成为牺牲品,他们密谋着更大的计划:要将这个“食人鱼”也推向深渊:不仅利用各种关系网瓦解让娜的调查体系,他们要让她“晋升”,让她拥有超大的办公室,还给她配备了女助手,甚至还有了出入的保镖,另一方面,则制造事件恐吓她,让娜离开办公室开车回家时,遭遇了车祸受伤,原因竟然是车子的刹车系统被破坏;在她出院之后发现办公室里涂满了恐怖符号,对于她来说是身心的一种威胁……很明显,他们操控了一切,不仅是身上就有污点的侯勒,也包括要将他们绳之以法的检察官,而让娜的一切遭遇都因为整个法律体系已经被权力侵蚀,“所有人都被控制了,这就是游戏规则。”

《权力喜剧》电影海报

正是权力的渗透,使得法律界再无公平,但是让娜作为一个女检察官,她开展调查是为了一种公平和正义,“他们跑不掉的。”让娜总是信誓旦旦地说出这句话,一方面,让娜的这个决心含有太多的女性主义甚至女权主义的企图,“我要给这些男人一些颜色看看。”也就是说她所针对的不是以权谋私的犯罪事实,而是把男人当成了敌人,这是一种挑战,一种藐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偏见,而犯罪集团、法律体系里的人的确是男性,除了女助手艾丽卡是女性之外,让娜的确处在男人的包围中,但是一个女检察官把男人当成自己的对手,本身就缺失了公正性。

其实,夏布洛尔改编这个法国政坛上的真人真事,并不是期望用影像来还原案件本身,也不是探讨政治权力下的阴谋问题,他的出发点其实在阐述权力的边界,这个边界便是公共权力和私人权利之间的界限。让娜在众人眼中是“食人鱼”,具有不一般的办案能力,而随着她对整个案件的调查,的确在某种意义上震慑了犯罪分子,但是当她拥有了那些公共权力的时候,她其实也已经被权力化了,在保镖前面挺胸走路的样子,拿着搜查令翻箱倒柜的作风,都是一种权力实践。但是她是一个女人,一个妻子,当她回到家里,她需要的是丈夫的爱,而当越来越陷入权力体系的时候,她的这个身份属性渐渐淡化了,甚至异化了。

回到家的让娜不分昼夜地查找有关的数据和信息,当丈夫已经入睡她却还在工作,而劳累之后上床休息也只是完成一种形式,所以夫妻间的关系渐渐冷淡,丈夫起先是安慰她,甚至提出去海边度假,但是无法停手的让娜越来越难以自拔,丈夫发出的感慨是:“我有权利要正常生活。”让娜遭遇事故他陪在身边,让娜劳累时他体谅她,但是最后终于爆发了争吵,让娜似乎也没有顾及丈夫的感受,“我们成了偶尔在公寓里遇见的鬼影。”丈夫不满地说,而让娜反问的一句是:“你在审问我吗?”一句话,彻底将让娜的权力本性暴露,似乎只有拥有权力的自己可以审问别人,而丈夫根本没有权力反其道而行之,终于,她将手上的戒指摘了下来,而此时,被逼无奈的丈夫一个耳光打过去——争吵变成了暴力,让娜仿佛又变成了一个女人,一个弱者,终于她离开了丈夫,独自租用了一间公寓,而随着事件的升级,随着让娜让事态失控,丈夫终于从窗户里跳了下去。

家庭的矛盾使得丈夫自寻短见,一方面这是男人世界的软弱和无力,另一方面却是对于权力的一种无声反抗,那时,让娜其实已经不再是一个妻子,一个女人,她变成了权力的代言人:是检察官她有法律赋予她的权力,而在日常生活中她也活在权力世界里,“我很高兴法律能一视同仁”,实际上在她看来,女人也需要和男人一视同仁的权力。所以,在漠视家人,藐视男人,挑战权威的道路上,权力反倒让她迷失了,而这正是权力制造了无处不在的阴谋:它们或者可以看见可以运用,或者在隐秘的世界控制了你,再也无法安然挣脱。

也许在丈夫受伤的遭遇面前,让娜开始了一种救赎,她需要寻找上帝需要真正的审判者和裁定者,这是一种对于权力的放弃,但是在这个黑暗的夜里,上帝并没有出现,魔鬼却始终在心里,而费力克斯自始至终作为让娜身边唯一值得信赖的男性,似乎是一个神启:他是她的亲人,她把他当成是倾听者,她告诉他遭遇的家庭危机,在一种友好甚至暧昧的氛围里,费力克斯扮演着一个解救者的角色,他身上被让娜鄙视的男性属性似乎已经不存在了,作为一个笛卡尔的信徒,当他说出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其实更像是为让娜开启了回家之路:在那里没有错综复杂的案件,没有操控全局的游戏规则,没有种种误解的男女关系,只有从权力回到权利的悔悟,只有回归家庭的自我,或许,最后让娜那句“没有什么是简单的”让她体会到真正的迷惘,而只有在迷惘之后才能真正让她找到不被权力控制的日常生活。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3346]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