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8《桃丽历险记》:被劫持的想象

20240208-0.png

“拷贝1908年”,电影片头标注着这部电影的诞生时间:这是116年前的电影,这也是大卫·格里菲斯的第一部电影,让-吕克·戈达尔说:“电影始于D·W·格里菲斯,终于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起点的起点,12分钟的这部默片也成为“电影”艺术的源头。

其实,《桃丽历险记》的导演并非格里菲斯一个人,和格里菲斯同岁的比利·比兹尔也是导演之一。而作为格里菲斯的试水之作,这部电影还是显示出了格里菲斯之后电影的一些风格。首先,“桃丽历险记”讲述的就是一个“历险”的故事,而历险的故事之发生就在于有截然对立的双方,桃丽是个可爱的小女孩,她和父母在公园里游玩,这是以家庭为单位和谐的一方,他们其乐融融,或者在水边钓鱼,或者在公园里打羽毛球,父母还不时抱起桃丽,做亲昵状;另一方则是印第安男人,他在公园里贩卖篮子,马车是他们主要的交通工具。一方是和谐家庭,一方则是居无定所的流浪者,所以在相遇之后,矛盾就出现了:印第安人起先向桃丽的母亲推销篮子,桃丽母亲拒绝了,并赶走了他,小贩极为不快,于是在桃丽母亲不注意的时候,偷走了她身边的钱包,但是被桃丽的母亲发现了,正好此时桃丽的父亲赶来,于是他挥起拳头到了小贩,小贩受伤,但是他并没有就此罢休,于是他趁桃丽父母走开的时候,抱走了小桃丽,在桃丽的父亲带人追逐的时候,小贩又将桃丽藏进了木桶里,桃丽的父亲没有发现,小贩在他走后将木桶搬到了马车上,然后驾车逃离了现场。

一方和另一方,对立的双方为矛盾的制造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很明显,小贩在其中就扮演了一个恶人,他偷走钱包,他劫持桃丽,都是破坏了和谐的家庭,当桃丽被装进木桶并被马车运走的时候,故事也走向了一种悬疑:桃丽能否脱离小贩的魔掌?她的父亲又该如何营救?而且随着剧情的推进,这种悬疑变成了“历险”:在过河的时候,马车上的木桶滚落下来,然后漂浮在水面之上,小贩并没有发现,而木桶也在水里随波逐流,尤其遇到了一处落差不大的瀑布,在湍急的水流中,木桶从高处掉落,桶里的桃丽是否安然无恙?之后木桶继续在漂流,直到最后这个悬疑的历险才结束:木桶漂到了刚才桃丽的母亲钓鱼的地方,而此时也刚好有人在钓鱼,他发现了木桶,并打捞上来,这时候桃丽的父亲也赶来,他们一起将木桶搬到岸边,然后打开了木桶,发现里面就是自己失踪的女儿桃丽,父亲将桃丽再次抱起,母亲感到,一家人终于团圆,历险记也在这种大团圆中结束,漂流终于走向了新的和谐。

导演: 大卫·格里菲斯 / 比利·比兹尔
编剧: 施坦纳·泰勒
主演: Arthur V. Johnson / Linda Arvidson / 格拉迪斯·伊根 / Charles Inslee / Madeline West
类型: 动作 / 短片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08-07-14
片长: 12 分钟

桃丽被劫持,桃丽被放入木桶,桃丽在木桶里漂流,这些都构成了惊险的元素,而且劫持的过程也释放了观众的想象,虽然最后的“一分钟营救”少了更多刺激,却也完成了格里菲斯营造悬念、解决矛盾的基本叙事。但是这也并非仅仅是一个劫持的情节剧,双方的对立暗含着格里菲斯的某种种族观念,比如把印第安人塑造成反面角色,白人家庭则是和美一家,他们对小贩的驱赶乃至殴打都充满了合理性,小贩受伤之后的报复则变成了恶的升级,当然,格里菲斯最后并没有以惩罚的方式对待这种恶,而是让经历惊险的桃丽自动回到了亲人身边。

作为格里菲斯电影的起点,这部由13个镜头组成的电影,叙事手法还是显得中规中矩,没有人物特写,没有交叉剪辑,而且叙事的基本单位还是场景,而不是更具语法意义的镜头,当人物出现,一开始从远景,然后是近景,从远景到近景,景别的变化构建了“运动”:小桃丽出现在公园里,之后是父母出场;母女从远处走来,然后坐在近处的石头上钓鱼;小贩抱走了小桃丽,从远处的山坡上跑来,从近处的画面中跑出;最后小桃丽被解救上来,父母也是从远处跑来,到近处拥抱小桃丽。固定镜头、全景、室外拍摄,构成了格里菲斯第一部电影的技巧,这个开端也给格里菲斯带来了强烈的创作热情,据说第二年,他就拍摄了150余部电影,而在Biograph的五年多时间里,格里菲斯制作了几百部影片,直到1914年的《贝斯利亚女王》——这段时间也被称为格里菲斯的“学艺阶段”。

《桃丽历险记》电影海报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789]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