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8《时间之旅》:对人类的一次诘问
依然是表达情绪的呓语,但是从独白变成了旁白;依然是关于“母亲”的叙事,但是已经从主观的探寻变成客观的陈述;依然是对于生命的追问,但是从内在的叩问变成宏大叙事的诘问——因为这是泰伦斯·马力克执导的一部纪录片。
《时间之旅》有两个版本,一个是90分钟的普通版,另一个则是40分钟的IMAX体验版,精美的画面、诗意的旁白,马力克的电影更适合在大屏幕上播放,IMAX版本才是马力克追求视觉效果的一次实践。而之所以转向纪录片,也许这个关于时间之旅的电影更适合一种客观的视角,更适合一种记录的方式,“时间之旅”的电影海报上写着“Voyage of Time: Life's Journey”,时间之旅也是马力克对于生命之旅的一次探索。时间和生命都是一种宏大叙事,马力克从宇宙爆炸开始,沿着时间线呈现出关于生命进化的过程:从星云到银河,从太阳到地球,从火山喷发到海洋孕育生命,从单细胞生物到植物、动物出现,再到动物等级的不断进化,直指人类的出现。
马力克对于生命进化的视角一直是中规中矩的,这是一种纵坐标的“时间之旅”和生命之旅,但是当人类出现之后,又转向了人类从出生到死亡的类属生命过程、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社会属性变化过程,而这或许是马力克在纪录片中所要表达的重点。不管是宇宙从混沌开始产生生命,还是人类出生,生命之旅都是从“母亲”开始的,是母亲孕育了生命,是母亲生育了孩子,母亲是宇宙,是天空,是大地,“母亲,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前,昼夜尚未有分之前,我们曾并肩,走在一片静寂之中,如今我形只影单,四下一片虚无。”母亲带来了生命,“母亲,现在,我出生了,生命永不停歇,充满饥渴,我渴望光明与黑暗,同我说话吧。”母亲给予了万物,“生命,你是给予者,你是万物,万物也都是你,你付出一切,不求回报。”母亲奉献了爱,“爱,不要远离我,是你唤醒了我,你是无限力量,像没有尽头的河,像变化万千的云,你是万物之母,一切的一切,因你而得到升华,石头流动如薄雾,沧海桑田,千帆过尽,你始终如一,你是跳动的火光,藏匿于万事万物之中。”
导演: 泰伦斯·马力克 |
但是,当母与子的序列形成了生命之旅,马力克其实在思考一个问题:人类的到来到底意味着什么?或者说,对母亲的赞颂变成了一次次的质问:母亲为什么创造生命?生命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通过旁白反复提出的问题所表现出来:当我出生,“我到底是谁?我在哪里?何人将我带至此处?这是一个从哪里来的问题,还有则是去往哪里的问题:“我触摸你,你熊熊燃烧,我颤栗,你将带我去何方?”以及我将要成为什么的问题,“灵魂,希冀,梦想,我们却一无所知,我们是盲目的。”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从我是谁到我成为什么,这些问题都构成了对母亲的发问,而实际上马力克强烈表达出的不是对于母亲的疑问,而是人类自身的命运:人类将何去何从?
在纪录片关于宇宙、生命、海洋、天空、大地精美世界之外,马力克不时插入了人类社会的种种真实记录,它们以粗糙、抖动的画面呈现出一个人类的现实:从原始部落到现代社会,从美洲大陆到欧洲国家,从日常生活到仪式庆典,不同民族、不同种族的人组成了人类的群像,其中还有太极、转经等有关的中国画面,他们是地球上的人类,但是富有和贫穷、和平与战争、生存与死亡却呈现出人类不同的命运,所以马力克的发问转向了人类自身,转向了生命本质,“这到底是个什么世界?受尽折磨的公牛、遭到遗弃的孩子、淌血的伤口、苍老的妇人,我们是不是被骗了?”问题再次转向母亲,则变成了为什么要诞生人类的诘问,“万物最终会回归到你之中去,你是桥,你是门。母亲,他们达成了什么呢,悲伤,苦痛,时间破坏着、吞噬着一切,有什么是永垂不朽的呢,我要如何找到你?”那一句“难道我们不是你的孩子”更是解构了生命固有的意义。
母亲生下了孩子,地球创造了生命,但是人类却陷于贫穷、战争、杀戮和死亡,这样的创造意义何在?不是母亲扔下了孩子,是人类自己制造了灾难,不是母亲遗忘了孩子,是人类自己遗忘了自己。但是马力克对这个人类问题只是轻轻带过,他马上就给出了答案:“时间回归起点。母亲,牵起你的手,我再无他愿,回归到你之中,像叶子缀在树枝上,树枝附在树干上那样,爱将我们相连,在你的怀抱中,生命永远鲜活。”那就是让爱喷涌而出,那就是让世界充满希望,那就是用力量驱赶黑暗,这才是生命之存在的本质,这才是母亲叙事的意义,“生命啊,我的母亲!”
《时间之旅》电影海报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