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1《本阵杀人事件》:当凶手成为证人

20250711-0.png

第一次观影高林阳一的电影,也第一次观看改编自横沟正史的推理小说改编的电影,作为日本侦探小说浪漫主义的鼻祖,横沟正史在二战后推出的《本阵杀人事件》成为日本战后侦探小说复兴的原动力,之后他以金田一耕助这一私家侦探为主角,创作了系列推理小说,总数达到了77部。和江户川乱步的风格不同,横沟正史是推理小说的“变格派”代表:不重写实强调趣味性,甚至以离奇怪诞为特征,不仅设置了夸张、变形的人物,而且还出现了妖魔鬼怪、死而复活的情节。

没有阅读过横沟正史以文字表达的推理小说,所以无法判断高林阳一的电影是否忠实于小说,但是当文字变成影像,电影中的硬伤便一览无余。从整体上看,电影基本上营造了诡异的风格,这一点也许是对横沟正史“变格派”的一种继承,比如开场葬礼上金田一包上的粉红玩偶,镜头就给了一个特写;电影中对发展迟缓的玲子,基本上采用近景及特写的镜头,突出了一种非正常的视角;那只叫小玉的猫之死、凌晨偏房传出的琴声、雪地里插着带血的利剑、最后一柳贤藏画像的眼睛处突然流出了绿色的血……这些都构成了诡异之风,尤其是在揭露真相过程中起到启示性意义的水车声、水珠飞溅和西线绷紧的画面,极具视觉冲击,用光、调度等的讲究,也许也是这部电影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提名的重要原因。

但是电影的硬伤同样明显。横沟正史的小说以金田一耕助为主角,作为私家侦探,他的主角意义就是抽丝剥茧揭露最终的真相,但是在电影中,这种主角式的地位是缺席的,或者说是不足的。他是在案件发生之后作为死者克子的叔叔久保的朋友来到这里的,这是一种经过,而在整个破案过程中他的作用也是经过。在他介入案件之前,警探矾川已经开始了调查,而调查的重点则是从现场墙壁上留下的三指手印开始的,谁有特殊的三指?于是就聚焦在前两天出现的神秘男人,矾川从对这个男人的调查开始,而金田一也是跟着这个思路:戴着口罩的他问小店的女主一柳家的地址,还交给她一封给贤藏的信,这封信交给贤藏之后贤藏将它撕了,又藏进了自己的衣服——在贤藏“被杀”后,发现了这封署名为“毕业仇敌”的信,信中提到了“岛的承诺”以及对贤藏的威胁。金田一顺着矾川的思路寻找真相,后面逐渐变成金田一对线索的进一步调查,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确发现了蹊跷,他认为这个案件比表面看起来更复杂,也更令人害怕,这无非是从侦探的直觉做出的判断,并没有进入实质的怀疑。

导演: 高林阳一
编剧: 高林阳一
主演: 中尾彬 / 田村高广 / 高沢順子 / 新田章 / 東竜子
类型: 悬疑 / 恐怖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上映日期: 1975-09-27
片长: 106分钟

真相之所以被揭开,最重要的人物不是金田一,而是贤藏的弟弟三郎,案件出现关键转折就是另一个晚上偏房里再次响起琴声,大家打开里面紧锁的门,发现里面的三郎被剑刺中深受重伤,午夜响起琴声,偏房紧锁,里面的人被刺伤,那把剑却在外面,这和贤藏、克子之死几乎一样,也就是这个对案件的“翻版”成为了破案的关键:三郎承认贤藏和克子并不是被人所杀,而是贤藏一手策划的,他先是杀死了克子,然后利用巧妙的设计,启动了“密室杀人”的装置,然后自杀,那把剑在这个严密控制的装置中完成了自动化过程,最后插在了地上。三郎不仅说出了密室杀人案的经过,而且自己也是贤藏的帮手:他把在路边发现已经死去的那个叫清水的三指男人伪造成“毕业仇敌”,然后将他的照片放在了自己的老照片相册里;又砍下了他的手指作为案发现场留下三指血印的道具,最重要的是,他帮助贤藏完成了这个精密的装置。

三郎在自己受伤之后说出了贤藏作案的经过,再加上白本静子交代了克子和田谷照三之间的情感纠葛,这就完成了对贤藏杀人动机的揭露:田谷照三和克子曾经谈过恋爱,之后他游手好闲混成了流氓,克子离他而去,贤藏认识了克子,将她视为心目中的女神,但是这段感情经历让贤藏无法释怀,甚至说造成了他内心的阴影,他无法容忍自己的女神存在着感情生活的污点,所以计谋在新婚之夜杀死他,然后自杀,最后通过秘密装置完成伪造被人杀害的凶杀案。“我一旦决定了的事就不会改变。”这是贤藏对三郎说的话,也是整个谜案的动机。从这个动机来看,小说和电影是对日本男权文化的一种批判,贤藏无法容忍自己的妻子有过恋爱史,这是极度追求纯洁而进行的毁灭性行为,这是行为意义上的变态,而让被玷污者成为牺牲品,这完全源于一柳整个家族的价值观,克子是地位低下的佃农之女,尽管接受了高等教育,尽管被贤藏视作是女神,但是在家族内部依然没有逃脱这种道德上的审判。

《本阵杀人事件》电影海报

但这不是小说的关键,电影也只是在社会性批判中更强调案件的诡异性,所以从破案过程来说,金田一是缺位的,三郎的自述完成了破案,如果说金田一在其中起到了一些作用,也都是很间接的,三郎之所以会让案情“重现”,就在于痴迷推理小说的他不相信现实中会发生如此严密、如此神秘的设计,而这是金田一对他的刺激所然,“现实中的犯罪,远没有小说中有趣。”这就是他的观点,金田一否定了这个想法,他认为现实发生的案件有时比小说中更为离奇,于是有了三郎以身试法的经过,也最终解开了案件的真相。金田一在整个过程中,怀疑案件表象之外还有其他线索,刺激三郎现实中有更为离奇的设计,发现了小玉的坟墓里有一只被砍下的手臂,但这些都不是破案最关键的东西,他的角色就像他的到来一样,只是一次“经过”。

当然电影最大的硬伤就是三指血印的设置,贤藏砍下清水的手臂,伪造“毕业仇敌”的信件,一切的设置就是为了让这起谋杀和自杀案件变成他杀,就是让清水成为罪犯而背锅。之所以要转移视目标,这也是贤藏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以及家族的名誉,这和他对待克子的态度一样,表现了他们的虚伪。但是在案发现场留下“凶手”的三指血印,这不是聪明的设计,而是拙劣的表演,哪一个凶手真的在杀人之后会留下属于自己特殊性的证据?这不仅是画蛇添足,而且是自投罗网,留下手印,就意味着凶手变成了证人:既然凶手不可能在现场告诉别人是我所为,那么留下血印一定是凶手故意转移视线、故意栽桩陷害,那么三指的神秘人不可能是真正的凶手,只要找到和三指人相关的信息,然后一一站在对立面,以此推断是不是可以找到背后的真凶?而且从贤藏一边考虑,既然计划是先杀死克子然后自杀,克子和自己都是死亡的命运,那么完成这一步就已经达到了目标,为什么还有精心设计嫁祸于人?因为当两个人婚礼之夜死在屋子里,有没有三指血印,所有人都会认为是一起谋杀而不会怀疑是贤藏所为。

但是在这个明显的错误面前,矾川竟然认为三指人是凶手,金田一也没有否认,如果没有被刺激的三郎以身试法,那么是不是他们会一直朝着南辕北辙的路走下去?除此之外,似乎只是为了表达“变格派”的诡异风格,玲子在一年后死了,这个和案件无关的女子的死有些莫名其妙,在不明线索的情况下,是不是也是家族的一次谋杀?因为这个发育迟缓的女人同样有损家族的名誉,虽然她是一个弹琴天才。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2826]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