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7《走走停停》:生活是未剪辑的纪录片

20251127.png

车堵在那里却又不是堵得死死的,行一段距离或者停下一时,停下之后前方车动了又可以向前慢行;一转头看见旁边车上是三年不见的冯柳柳,又转过头来看自己的方向,副驾驶的冯柳柳也瞥见了开出租车的吴迪,看见了又似乎漫不经心地收回目光;多年不见,或许还有那么一点暧昧的情愫,可以打个招呼,也可以熟视无睹,当冯柳柳的车随着车上男人打方向盘,它变成了吴迪前面的车,刚才可以看见的相遇就变成了错失;也是是擦肩而过的偶然,也许是终成陌路人的必然,总是一切都在不加干涉地发生。

这是“三年后”展开的情节,似乎这样的结尾和时间本身一样和主体的剧情产生了某种分离,但也许导演龙飞在这里真正阐述了什么是“走走停停”:走是堵车时的前进,停是没有机会的停滞;走是有一丝冲动时的打招呼,停是丧失了机会时的遗憾;走是遗憾后想要再次抓住机会的行动,停是一切随缘后的释然……“走走停停”,是走后停停后走,是边走边停,但永远不是走或停的唯一机会,也不是走或停的必然选择,于是在只剩下一个人的家里,吴迪开始创作了基于生活的剧本《走走停停》,而这部从堵车得到启示的电影更像是吴迪参透了生活之后真正的创作。

所以可以把“三年后”的结尾看成是对电影主题的深化和升华,“走走停停”在这里就变成了对生活的一种自然态度:它不是被偶然驾驭着,也不是非要得到的必然。如果是三年前,仅仅是从吴迪和冯柳柳的交往来看,他们会必然走到一起吗?吴迪从北京回到老家,偶遇了正在拍摄纪录片的冯柳柳,分别多年、失去联系的高中同学重新相遇,是偶然,但似乎彼此都埋葬着并未逝去的某种情愫;加了微信,聊起了毕业后的话题,然后又相约见了面,也吃了有高中回忆味道的面,两个人越走越近;冯柳柳提出拍摄吴迪的生活,主题是中年人的双重困境,之后又建议他将写好的剧本《似是故人来》拍成电影,于是他们又成为了拍电影的合作伙伴;冯柳柳说起自己已经离婚,像是一个暗示,又问他为什么不结婚,更像是一个暗示,吴迪的回答很直接,“没有遇到合适的人”,不是情商不高,也许对于吴迪来说,冯柳柳并不是真正合适的人;他在母亲病逝之后拿着手机曾想约冯柳柳看戏,但那条信息终于没有发出去;冯柳柳辞职带着女儿去了北京,他没有过多挽留……

导演: 龙飞
编剧: 黄佳
主演: 胡歌 / 高圆圆 / 岳红 / 周野芒 / 金靖
类型: 剧情 / 喜剧 / 家庭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四川话
上映日期: 2024-06-08
片长: 103分钟
又名: Gold or Shit / G for Gap

这就是吴迪和冯柳柳“之间”的故事,在高中同学、合作伙伴和普通朋友的意义上似乎并没有太多的感情,所以当“三年后”邂逅,当知道她已经再婚,“走走停停”就是一种不刻意的生活,就是一种不做选择的选择。感情如此,吴迪的生活也是如此,只不过在“三年后”之前,他更多是因为面对社会性压力而选择了社会性的态度:离开奋斗了十年的北京,女友离开,剧本冷遇,自己的段子似乎被被人拍成了电影,这当然是一种失败,或者说是在社会标准下的失败,对于这一失败,吴迪对家里人说不是过不下去了,对冯柳柳说自己回老家是韬光养晦;面对冯柳柳纪录片的镜头,吴迪说出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人不应该为了目的而毁坏生活本身,寻找自我更重要。”而对于退掉了父亲帮他找到的工作,吴迪的说法是:“我不想过朝九晚五、一眼望得到头的生活。”

生活不是为了一个目标而坚定走下去的理想主义,也不是要让一切都得没有烦恼和焦虑的完美主义,吴迪的这种人生观和母亲的态度非常契合,“人生总会有遗憾”,或者,“成功不是金子,失败也不是屎”,这就是“走走停停”的自然状态。但是在吴迪那里,本来是佛系的人生观却在社会的关注下、舆论的压力下,甚至家庭的某种影响下,反而有点变形了:为什么在面对纪录片拍摄时,他还要拿出已经积满灰尘的奖杯来装“门面”?看似潇洒的背后也的确是中年男子的无奈和妥协。而当在冯柳柳的建议下开拍《似是故人来》,生活由此发生了一些改变,这个和母亲的经历有关、追求自由的故事,打开了母亲秘密、父亲的怨恨,也打开吴迪生活的另一面,但是吴迪拍摄这部电影并不是为了出名,不是为了成功,也是为了叙述生活本身,当母亲在拍摄期间病逝,当父亲“假扮”母亲补完了没拍的镜头,关于亲情也在拍戏过程中有了更丰富的理解。

拍电影有时是走,有时是停,有时是合作愉快的走,有时是矛盾产生的停,“走走停停”是电影拍摄的一种状态,而正是在拍摄电影的过程中,“走走停停”也成为生活的真正状态。在这里龙飞还是非常有创意地表达了电影之“走走停停”和生活之“走走停停”的不同面向,当“剧组”在吴迪的家中拍摄电影,冯柳柳拿着摄影机又拍摄了在拍戏的伍迪,吴迪拍摄的是剧情片,冯柳柳拍摄的是纪录片,剧情片可以虚构,纪录片却需要真实,所以“拍电影”呈现出的是表演和记录的两种影像,如果说伍迪的电影是一种创作,那么冯柳柳的纪录片则是记录,在两种影像的交汇中,当冯柳柳不对准吴迪时,他是自然的,是本真的,但是当冯柳柳的镜头对准了他,他就表现出被规制的态度,好像一切都有既存的剧本,不再自然,也不再是本真的自己。而这就是吴迪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他本应该像纪录片中的自己一样拍电影,却像拍电影一样让自己成为了生活中的演员。

双重影像就是双重态度,在交错中,在互文中改变了“走走停停”固有的节奏,而龙飞其实更想强调的是另一部纪录片,它不是吴迪按照剧本拍摄的电影,也不是冯柳柳拍摄的纪录片,即使纪录片呈现了吴迪最真实、客观的生活,但是那是一部需要被剪辑加工的纪录片,当冯柳柳拍摄完素材,编导刘正义说会进行后期剪辑,但是这部最后获奖的纪录片导演署名却不是冯柳柳而是刘正义,而获奖之前纪录片被播放还收到了网友的评论,更多的是讽刺和谩骂。纪录片其实成为了电影,它被剪辑,它被署名,它被评论,早已经不是对生活客观、真实的记录。真正的生活就是一部未剪辑的纪录片,就是一部每天都在上演的纪录片,也是一部不为了获奖不成为他人榜样的纪录片,更不是在活在别人评论中的纪录片。

“三年后”就是这样一部纪录片,生活也好,感情也罢,邂逅也好,错失也罢,迷惘也好,希望也罢,堵车也好,疾驰也罢,它在“走走停停”中向前或退后,也在“走走停停”中看见不同的风景。

《走走停停》电影海报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2580]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