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7《我们一起摇太阳》:阳光太过猛烈

20251127-0.png

没有看过2015年上映的《滚蛋吧!肿瘤君》,也没有观影过2020年的《送你一朵小红花》,第一次看韩延执导的电影,也是第一次进入他的“生命三部曲”,不得不承认,在观影过程中被感动了,甚至几次高潮时眼角还有点湿润。这种感动也许来自于男女主角面对疾病甚至“绝症”时相互扶持中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来自敢爱敢恨、独立自主的人格魅力和对生命的强烈渴求,来自剧情在矛盾激发中带来的紧张刺激和最后归于爱之下的巨大力量……但是电影最大的成功是在疾病叙事和创伤叙事的矛盾中,在生命伦理的冲突中,凸显出“我们一起摇太阳”的向死而生的态度,这也许是生命最严的最高体现。

电影改编自纪实文学《最功利的婚姻交易,最动情的永恒约定》,不知道作者也没有看过原著,但是仅仅从这个故事的标题就可以看到内在的戏剧性张力:婚姻是一场交易,而且是最功利的交易,但是它的反面却是一种永恒约定,而且是最动情的永恒约定,“最功利”和“最动情”的最高级状态之间的对立、婚姻和永恒之间的矛盾,交易和约定之间的冲突,构成了文本和故事的张力,它更多表现为生命伦理学的应然和使然的关系。在电影中这一关系达到顶点就是:凌敏和吕途已经登记结婚,这本就是一种超越了病友意义和交易性质的婚姻关系,或者说它就是爱,但是当凌敏发现吕途瞒着自己病情,他所谓的脑瘤并不是不治之症,而是吕途主动放弃了手术,当凌敏质问他时,吕途说自己不想再被推进手术室,不想经历二十七天ICU生活,甚至难度极大的手术也意味死在手术台,“我不想开颅,因为我害怕。”但是也许更重要的害怕是,手术会用光母亲的钱,手术更可能让母子生死相隔。但是吕途的这种害怕在爱的名义下却是不害怕,因为只有自己放弃了手术走向了死亡,才可能让自己的肾给身患尿毒症的凌敏。

吕途只有死了才能让凌敏接受自己的肾,才能让凌敏结束两年多的等待,才能让25岁的她告别透析渐渐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这种建立在条件基础上的结果就是一种交易,它的背后就是生命交换的交易,所以吕途的决定是电影原著中的“前半部分”。但是他们结婚本不是交易,本就是爱的维系,吕途为了爱凌敏而让自己死,同样凌敏爱吕途而不让他死,爱出现了岔道,而且是完全对立甚至不可调和的岔道。但是凌敏坚决拒绝了吕途的决定,甚至认为他还是把婚姻当成了交易,把自己对他的爱变成了获取肾源的条件,所以气愤的凌敏对吕途说:“你要是不去做手术,我们离婚,明天民政局见!”矛盾被推向了不可调和的位置,而面对着这样的生命伦理学,最终凌敏以“再来一瓶”的故事,用“头名状”的誓约,以“一起将太阳摇醒”的乐观,让吕途接受了手术治疗,而吕途那句“我想和你一起活着”也成为了催泪的表达,他们最终走向的就是去除了交易和功利的永恒约定。

导演: 韩延
编剧: 韩延 / 李亮文 / 王小艾 / 杨富芝
主演: 彭昱畅 / 李庚希 / 徐帆 / 高亚麟 / 刘丹
类型: 剧情 / 爱情 / 家庭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 中国香港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24-03-30
片长: 129分钟
又名: 人间喜事 / 人生大事2 / 永生花 / Viva La Vida

从凌敏几乎在绝望之中把征肾的视频发到肿瘤群,到吕途第一时间看到视频并和她联系,他们的故事就是从“最功利”的行动开始的,凌敏的征肾视频也是征婚视频,或者所谓的征婚就是用来交易的征肾,征肾等于征婚就是导向了为了活下去的交易。即使凌敏在第一时间又撤回了视频,交易也已经开始了,吕途就这样闯入了凌敏的生活,他最开始就是一名跟踪者,在凌敏一再强调不再征肾后吕途还是“锲而不舍”;但是在吕途一次不小心弄上了凌敏手臂上的瘘口,吕途内心的愧疚终于让他变成了对凌敏生活的照顾者,而随着两人交往的加深,同样处在生命最低处的他们渐渐产生了好感,最终在“我们结婚”中走到了一起,成为了伴侣。从跟踪者到照顾者再到婚姻伴侣,他们结合在了一起,这种结合自然超越了婚姻这一形式,但是即使是一种爱的完美表达,他们依然没有走出死亡的威胁,而死亡在本质意义上就是为了解构他们的爱。

这也就有了他们面对这个“最功利的婚姻交易,最动情的永恒约定”难题的最终选择,可以说韩延在最后以看似反转的方式将“永恒约定”推向了高潮:吕途在被推进手术室之前,交给凌敏的是一封“遗书”,随着手术室的门缓缓关上,黑屏就预示着生命的未知,在间隔几秒后凌敏的声音传来:“大家好,我是吕途,此时此刻我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这是吕途的遗书,当凌敏念出遗书也意味着死亡降临,而正当观众唏嘘时,场景展开的不是殡仪馆,而是病房,凌敏一个人对着遗书,是在一遍一遍唤醒吕途,也终于吕途醒来,而这是他在手术昏迷了17天之后的醒来,死亡没有降临,失忆也没有出现,是爱唤醒了他,正如电影对片名那首歌曲的解读,“摇太阳,就是在阴天和雨天要把太阳摇醒”,他们面对疾病,面对死神,面对生命的深渊,就是活在阴天和雨天,而他们对生命的渴望,他们和疾病的斗争,他们激发爱的力量,就是要把太阳摇醒,当最功利变成最动情、当婚姻变成永恒,当交易变成约定,就是迎来了被太阳照亮的生活。

但是,当太阳被摇醒,当太阳照亮生活,是不是也有可能太过猛烈而灼伤了双眼和皮肤?也许这正是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感动与其说是让矛盾的激发变成一种爱的力量,将最功利的交易变成最动情的约定,不如说韩延制造了关于生命的最高和最低的巨大落差:凌敏患了尿毒症,吕途经历了开颅手术,他们都站在生命最低处,而且脆弱的他们随时可能被死神带走,但是他们却在这生死考验中走向了最完美的爱情,疾病和创伤带来的是疼痛,是绝望,但是在疼痛和绝望中摇醒了太阳,这是怎样一种力量?巨大的反差制造了泪水,制造了感动,但是这其中是不是人为制造了高度?谈不上对疾病和创伤的消费,也谈不上苦难叙事,韩延在更大意义上制造的是巧合,是疯狂,是故事讲述中的技巧性情节:凌敏发布了视频,在感觉不适之后几乎是秒删,但还是被吕途下载了,而且他符合凌敏的要求,从吕途口中得知,适配的概率是三亿分之一,如此低的几率竟然在他们之间发生,不仅仅是适配的几率,还有爱的几率,当他们最终走到了一起,这不是奇迹是什么?凌敏因为尿毒症过着“数着秒活着”的状态,而且她在饮食上极为苛刻,完全按照标准控盐控油控糖控磷,在处于低血糖的时候,只能喝一瓶盖的饮料,而一位病友仅仅因为多吃了几口香蕉就失去了生命,吕途也一样,生活如此小心翼翼,生活如此脆弱不堪,但是凌敏在同事的婚礼上,在自己的婚礼上不是在一杯一杯喝着酒?而且,在医院打来电话说配对有希望后,凌敏要赶去那里,吕途没有打到车,他便骑着自行车带着凌敏上了地铁,在地铁上两人都淋成了落汤鸡,这样两个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病人,却要冒着雨去医院,这难道不是一种冒险?难道不是对生命另一种意义上的亵渎?

可以说,两个人自始至终都处在这种刺激的生活状态中,甚至很多时候呈现为疯狂,在这里就完全变成了韩延为制造冲突、刺激和矛盾而加的戏——没有看过原著,作为纪实报告,原著应该更为客观更为真实,而电影为了更多的情感价值,更为体现更多生命力量,为了让爱超越疾病、创伤和婚姻,更为了观众落泪,不仅把太阳摇醒了,而且把阳光调到了最刺眼、最猛烈程度,这难道不是另一种疾病和创伤?

《我们一起摇太阳》电影海报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2974]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