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02 回文日:一种虚拟语气
我大约是睡着了,真的睡着了,整个世界被切割了,黑暗中再也无法打开完整的样子,看起来没有做梦,却是错乱而诡异。睁开眼,是中午时分,我猜测靠在桌子上的这种简易睡法一定在额头上留下了暗红的火星文。这是从现实到梦境,和从梦境回到现实的符号,它留在我的眼睛上方,我却看不到。
而在之前的一个小时,我看见了那些冰雹从天而降,白色箭矢一般突突地穿过前面的大树,砸落在地上,那声音很是动听,等我发现那是如鸽子蛋一样的冰雹时,动听变成了惊险。史无前例,或许是我的记忆出了毛病,它竟然是传说中的冰雹,在秋天的正午,神秘着从天而降,让人突然之间无所适从,惊喜之余更多是诡异。
![]() |
掉落在走廊上,透明,不规则,我想象它湿冷的身体里一定有着我们不知道的秘密,但是却是来去匆匆,在这个日子降临完全是一场赴死的约会。五分钟,短命的诡异时间。其实最后的结果是:冰雹变成了水,而且温度也告别了冰点,完全是平常的水,在后面那一场倾盆大雨之后,冲刷着,渗入泥土里消失不见。
先前是有雷声的。好久没有听到过的声音,轰隆隆的,有些婉约地想起,我说打雷了,我说天宫拉肚子了。十分钟后,冰雹便向这个世界砸来。太快了,消失在这个记忆忽略的正午,忘了拍下它,所以在大雨过后,像是什么也没有发生过。很像一场梦,触摸不到现实的真实面孔,所以在记忆里,这个日子会打上诡异的印记。在这之前的预报没有提到冰雹一说,更多的是气温回暖,恍惚来到夏末的感觉。
气象部门说,这都是副热带高压惹的祸。副热带高压,是炎热的代名词,只要有它,气温就会上升。现在已经快到深秋了,本来应该“萎缩”到东面大海的副热带高压,却突然向西面又伸出来,这种情况很像春夏之交副热带高压扩张时候的情形,白天最高温度竟然到了28℃,是啊,有雷声有暴雨,你怎么会想到是柔和抒情的深秋呢?再过一个礼拜就是立冬了,而天气又一下子让人“穿越”到了人间四月天。
倾盆大雨和雷声应属于盛夏,大雨过后清新的感觉却仿佛初春,而那冰雹也应降临在春夏之交。其实,全无了时间的刻度和季节的标志,错乱是不是另外一种轮回?今天是2011年11月2日,缩写下来就20111102,前后对称,因而被称为“世界完全对称日”,很多人都说这将是现今人们所能经历的最后一个“世界完全对称日”,比“世纪光棍节”更值得好好庆祝。
一种数字的游戏而已,记得很小的时候,百无聊赖的我就曾对这样的数字组合有过一些兴趣,还在期盼那个2010年01月02日的日子到来,而现在沧桑已过,本世纪的第二个对称日也已到来。其实,世界完全对称日更严谨的叫法是“回文日”,就像文学中的回文诗那样。按照数字游戏的组合规律,公元纪年后的第一个“对称日”为公元101年10月10日,即01011010,中国正处在东汉时期;接着是十年后才有,111年11月10日, 01111110。继续算,会发现需要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时间才会出现“对称日”。比如上一次的“对称日”是2001年10月02日,再之前的那次,竟然是1321年12月31日,中国处在元朝时期,相隔了三个朝代共680年左右。当度过2011年11月02日的今天之后,下一个是2020年02月02日,然后是2021年12月02日,再是2030年03月02日,然后十年一次,直到2101年10月12日,开始下一个轮回。而最后一个“对称日”将出现在9290年09月29日,此后再也没有了。
随着数字的组合,时间也将越走越远,遥远的未来最后只剩下这些数字,“再也没有了”其实是有些哀怨的,带着世纪末的情绪,虽然早已在我们生存之外了。“世界完全对称日”、“世界回文日”,完全是人们在“无聊”中“善于发现”生活点滴,制造“乐趣”的心理,当然,还有时间的宝贵。数字的回文之外,仿佛也看到了现实的回文,颠倒着把我们拉向一个诡异的梦境,这个秋天没有麦田、雄鹰和落叶,整个天空只剩下北岛式的虚拟语气:
苍鹰的影子掠过
麦田战栗
我成为秋天的解释者
回到大路上
戴上帽子集中思想
如果天空不死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