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19 《在迷宫里》:你的盒子里有一颗炸弹

在走廊的尽头,他又来到积雪的马路上;在马路的尽头,他又来到挤满人群的咖啡馆。所有的人都在原来的位置上。

最后其实不是句号,是一个冒号,黑色的凝重,圆形的流畅,上下保持着足够的距离,充满着汉语特有的矜持,而底下一定是一望无际的陈述,关于老板,关于孩子,关于年轻女人,关于士兵,关于一切存在的人和物,关于不可改变的文字。这终究是完全被翻译后的体系,你可以很老实地把故事还原成一个个阅读的线索,可以很认真地告诉自己,所有的人都在原来的位置上,所有的文字和标点符号都在原来的位置上,第165页,从上往下第14行。

按照以往的经验,我会在这本《在迷宫里》插上一张锋利的书签,告诉自己曾在这里停留过,故事就在这里戛然而止,没有延伸,没有继续,没有冒号,阅读会成为一种可以中断和继续的事,可是,当我再次打开第165页的时候,我发现世界依然陌生,符号依然可以篡改,所有的人都已经不再原来的位置,一幅画已经走到了故事的反面。女人问:“你是哪个部队的?”孩子说:“他不是我父亲。”士兵心里想:“他们把我当成了间谍。”而我从一个雨夜开始的阅读把我带向一个更加黑暗、更加把握不准的时间深度,我猛地拔出第165页的书签,那小巧的纸张才告诉我,没有走廊,没有马路,没有咖啡馆,所有的人都是在文本里的陈设,和所有的物一样,没有应该的思想和对话,迷宫一般,再也逃不出去了,“整个景色是那样平淡,让人以为这些窗户背后,门的背后,墙的背后什么也没有,整个场景是空白的:没有一个男人,一个女人甚至一个孩子。”

名字叫Aliain Robble-Grillet,一个大大的叉画在封面上,迷宫是一把宝剑?迷宫是一处房屋?迷宫是用句号代替冒号?真的,惨白的封面让人有些安静,“这里的太阳进不来,没有风,没有雨,也没有灰尘。”里面呈现的故事大约也会是这样清晰的脉络,不蔓不枝,充满反叛。所有的阅读都是一种形而上的认知,180页、92000字和17.00元的定价,在这一连串数字组成的文本中,我其实是完全在进行着颠覆的努力,比如,我会不按照秩序翻阅文本,从第一页到第10页,或者从120页回翻到第119页,或者直接跳到第100页,在向前、向后和无秩序的阅读中,迷宫正在我的头脑中逐步建立起来;也就遗忘了92000字数应该有的单薄的弊端,我走不出来了,遗忘了回来的路,就像那个士兵找不到那个城市,那个地方,甚至开始怀疑:“他不熟悉这个城市,他可能已经搞错了地方。”而其实,这是一本折价了的图书,17.00的价格只是与封面对应的封底的一个标签而已,所以,这是一件远远超出普通阅读的事件,它里面包含着更多的颠覆、涂抹和自我的戕害。

编号:C39·2111025·0840
作者:【法】罗伯-格里耶
出版:湖南文艺出版社
版本:2011年06月
定价:17.00元 卓越价:11.60元
页数:218页

或者,就是那幅名叫《莱曾费尔兹的失败》的画,在我们阅读中成为活着的世界一部分。在一个酒吧里,他们形态各异:双手撑着柜台边的老板,热烈讨论并挥舞着手臂的市民,跪坐在双腿上的孩子,以及坐在边上的三个士兵等等。应该是一种装饰物而已,就像我们的阅读,仔细端详在文字后面的那个世界,但是突然你就发现,那个场景“活”了起来,突破了“画框”,走向墙壁,与你所在的地方的事实重合起来。那个士兵甚至成为三位士兵中的一个,且在莱曾费尔兹一役战败才受托来送纸盒的。他看到了自己的纸盒,但是他看不到曾经的战争,士兵开始害怕,甚至以为那个活着的场景就是引诱到更大的迷宫里。

所以,士兵要想尽办法去确认自己所看到的东西是真实的,“在街灯柱倒锥形的底座上,也有一圈铸铁浇铸的常春藤树枝,树枝弯曲的形状相同,在同一地方生出同样的树叶、同样的分枝、同样的高低不平、同样的锈斑。”一切的场景都在他的经验中复活,在这个城市他已经没有了力量改变这些记忆中真实的事物,作为他的任务之一,真实才是可以抵达的终点,所以在这样的文本中,我们的阅读必须克服喋喋不休的叙述,靠近客观世界的细致描写,关于街灯、关于房屋,关于小孩,关于盒子,关于大雪:

桌子的右上角,立着那只台灯:十五公分见方的底座,底座上是同样直径的一个圆盘,凹槽花纹的灯柱上是一个深色的略呈圆锥形的灯罩。灯罩的圆顶上有一只苍蝇正在慢慢地不停地移动。灯光在天花板上投射出一个变了形的影子,你无法辨认出那昆虫身体上的各个部位诶:没有翅膀,没有身体,没有腿。整个苍蝇变成一根极细小的线条,断断续续的、不封闭的线条,像缺了一只角的六角形,这是电灯泡里面红色灯丝的形象。这缺角的六角形的一角正好碰到电灯所产生的大圆形灯光的内边。苍蝇慢慢地在上面移动,沿着灯光的圆周不断地移动。当它移动到垂直墙面的时候,就消失在厚实的红色窗帘里边。

这个关于台灯和周边场景的描写让人颇感不安,甚至有些恶心,我时常在这样的阅读中昏昏入睡,醒来后才发现对于发生的故事一无所知,所以又必须翻阅前面的页码,片段的回忆经过的东西,但是当我又回到《在迷宫里》的世界的时候,新的不安又开始侵袭,就像那场战争,对于士兵来说,完全是被模糊掉的故事,“天黑了,战斗又重新开始。”,但另一方面,“部队已经撤出了城市。”场景模糊了,记忆模糊了,所有的东西都在一维中,这是令人害怕的世界,士兵对于记忆和真实的还原都是在确定自己的身份,但是这个悲剧的降临,士兵也成为一个符号,一个物而已。

这是一个迷路的的士兵,“这个士兵跟连环画中的人物差不多,他的经历和身影只是没有内涵的表面,没有隐藏的灵魂,就像塞尚画的苹果。“所以他对一切东西都无法确认,甚至自己,”一万三千三百四十五的号码“不是他的,盒子里装的什么也不知道,“我找一条路,一条我要去的路,名字我记不清了,好像叫加拉比埃或者是马塔迪埃。我吃不准。也可能是蒙托雷?”他也不知道去哪儿干什么,“我要到了那儿才知道”,那条路可以叫布拉路,也可以叫布夏路、布伐路、布律拉路……等等,呈现着无穷的可能性,士兵也只是穿着别人的衣服完成一个关于别人的任务,而这迷宫一样的城市只有记忆、大雪和死亡。

“他继续往下说,细节越说越多,但越说越叫人糊涂。”士兵“有时行动像一位梦游症患者。”对他来说,一切都是不确定的,不太重要,也不一定,可能重要,大概是的,不太熟悉,可能是吧……这些回答的词汇成为他逃避的一种手段,而其实这样的寻找根本不会有终极的意义,“迷宫”是一个是人不安的地方,而最有效消除这样的恐怖的唯一办法,便是死亡,就像阅读一样,只要合上书页,你就会平安地从故事中走出来,看见真切的城市,真切的生活,和真切的180页、92000字和17.00元构筑的文本。

士兵死了,就像孩子的诘问成了事实,盒子可以最终打开,那个秘密也会被揭开,盒子里有信件、旧金表、名字戒指、匕首,收件人的姓名:亨利·马丁,如此而已,没有惊天的秘密,却是士兵消灭了身份的付出,当一切揭开谜底的时候,我们其实并没有走出“迷宫”,而是进入了阿兰·罗伯-格里耶设置的更深的迷宫,关于文本,关于情节,关于故事,他说:“这个叙述是一种虚构,不是一种见证。它所描绘的现实生活也并不一定是读者本人经历过的……然而,本小说中涉及的是纯粹物质意义上的现实,也就是说它没有任何寓意。”没有任何寓意的故事让一个士兵死去,罗伯-格里耶在进行着一场革命:把文本从阴暗憋的内部心理世界转向明晰敞亮的外部物质世界,他开拓了一个没有理、没有深度、可测的乌托邦。被海森堡测不准定理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折磨得痛苦不堪的现代理性,不妨在这个虚构的古典几何空间里稍事休息。

我曾经说过,阿兰·罗伯-格里耶通过平面描写和重复描写来表达他对于无深度无意义的追求,法国的罗兰·巴托在分析阿兰·罗伯-格里耶的小说时,认为他的小说中“时空交错、视觉的层次,对传统客观的分割,空间的描绘而非类比的描绘”,是一种现实主义的新优点,他说,“这种现实主义把客观世界简化成纯粹的客观,终于使物摆脱了他们浪漫主义的心。”

而这样的摆脱对于阿兰·罗伯-格里耶来说是建立了一个新的帝国,客观现实主义的标签在这场革命中重新被冠以“新小说”,从此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思想和文本的变革,但其实,在这个没有理、没有深度、可测的乌托邦里,在这篇《在迷宫里》,我们看到了一闪而过的人文主义微光:“现在,我独自一人呆在屋里,不受风雨的侵袭。”这是开头的第一句话;“然后一跨出门槛,便是一连串长长的走廊,螺旋形的楼梯,带着石头台阶的房子大门以及我背后的整个城市。”这是结尾的最后一句话,就在这开头和结尾,物其实隐匿了,而留下的是第一人称的复活,全知全觉的“我”来了,我仿佛听到小孩说,“你不是真正的士兵,你是奸细。你的盒子里有一颗炸弹。”是的,在“新小说”的革命中,“我”是最后的寓意,那个盒子里的炸弹肯定要在那一刻爆炸。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4171]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