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9四大圣哲何处云游?
没有选择在“双十一”应景地下单,一切都变得顺其自然,但是在选择图书上,明显受到了近期“学习”的影响。从10月1日起,通过教材和课程视频,开始系统学习赵林、邓晓芒《西方哲学史》,对西方哲学的发展历史进行全面、完整和系统的梳理,以补缺非专业的不足。经过40多天的学习,目前已进入到中世纪基督教哲学篇章中,而对教父哲学、经院哲学、共相问题、实在论和唯名论都有了重新认识。于是为更深一步了解基督教哲学,此次购书就偏向于相关的文本,这其中就包括司各脱的《论第一原理》和奥古斯丁的《论原罪与恩典》,雅思贝尔斯的《四大圣者》也是对理解西方哲学史有着帮助。
奥夫特丁根 【德】诺瓦利斯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50.00元当当22.40元
年轻的主人公亨利希·封·奥夫特丁根醉心于梦中的蓝花,整日里想入非非,有一天,母亲邀他一起去奥格斯堡旅行,这样他就可以见到外祖父施瓦宁,他们在商人的陪伴下踏上了旅程,亨利希与商人交流了很多关于诗歌的知识。到达目的地后,亨利希遇到了诗人克林索尔的女儿玛蒂尔德,很快坠入爱河,在两个家庭的同意下,安排了订婚,亨利希成为岳父的弟子,想要成为一名诗人……《奥夫特丁根》是德国浪漫主人诗人诺瓦利斯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全称《亨利希·封·奥夫特丁根》,1802 年由他的朋友路德维希·蒂克在他去世后出版。亨利希·封·奥夫特丁根去往母亲家乡的旅程,将真实经历和途中听到的传说、童话相互交错,体现出诺瓦利斯对自然、情感、诗歌和内心世界等诸多问题的思考,这部小说堪称典型的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生命之诗为主题,生命与艺术互相参照,体现出浪漫派文学的基本思想。诺瓦利斯通过长篇小说描写中世纪诗人奥夫特丁根的生平,就是为了与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相对抗,但是1800年8月,诺瓦利斯健康状况恶化,并于1801年3月25日辞世,留下未完成的《奥夫特丁根》的残稿,离开了这个世界。
云游 【波兰】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55.00元当当24.70元
《云游》是一部星群小说,用托卡尔丘克自己的话说,“星群组合,而非定序排列,蕴含了真相。”这是一部源于候诊室的书,托卡尔丘克找医生验血,候诊时突然意识到对自己的身体几乎没有认识,然后研究开始了,托卡尔丘克甚至为此一整年在阿姆斯特丹研究解剖学。在这部由116个或长或短章节组成的长篇小说中,托卡尔丘克围绕两个不断交织的主题——旅行和人体保存,她将虚构的故事、发生过的真事、思想性的片段,一圈圈地排布,身体、旅行、飞行及运动的隐喻性和形而上等问题,随着人的身体在世界中的运动这个主线而展开。在速写、随想、当代故事、历史传说组成的文本里,多层次的世界在此交织,这是《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之后,托卡尔丘克以更具哲思的视角进入现实与历史,不断行动的同时不断观察,如记录一位也许正在记录“我”的邻座游客:我们互为互文。
四大圣哲 【德】卡尔·雅思贝尔斯 著 商务印书馆 79.00元当当35.60元
苏格拉底、佛陀、孔子、耶稣是“轴心时代”的核心人物,也是奠定世界主要文明精神底蕴的伟大思想者,唯有通过他们,方能抵达哲学之核心。在本书中,“轴心时代”的提出者、德国著名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借助历史学的批评研究法,全方位、多角度地来呈现四大圣哲于历史长河中的真实定位与影响力,令人耳目一新。他拭去过多的神话色彩,带领我们从“人”的角度认识四哲——四哲与我们一样,皆处于人的境遇之中,那么,他们是如何看待生命存在的意义?又是怎样击破虚无、困顿、生死、人性限制的枷锁,进而超凡入圣,升华为闪耀着神性光辉的高贵灵魂,成为人类文明思想范式的缔造者?雅斯贝尔斯以哲学家之睿智与广博及其自身的曲折经历,丝丝入扣地剖析了四位圣哲的生命核心,让我们得以取法圣哲,直面对终极问题,寻找独属于自己生命的答案。
论第一原理 【苏格兰】约翰·邓斯·司各脱 著 商务印书馆 24.00元当当10.80元
约翰·邓斯·司各脱,13世纪方济各修会经院哲学家,著作丰硕,曾在牛津、剑桥、巴黎诸大学任教。本书是司各脱的一部重要著作,在其中探讨了上帝与第一原理之间的关系,并且从第一原理的角度谈了对上帝的认识,完成了其上帝学说的系统描述,涉及哲学基本概念和问题。对于于上帝存在之证明的问题,经院哲学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论述,而司各特司各脱在书中对存在概念的讨论,在中纪纪经院哲学家中是非常独特的,尤其是对上帝是否“存在”——或者说存在这个概念是否适用于上帝——的精细分析,找出安瑟伦的先天证明的不足之处,尤其是动摇了阿奎那的“后天证明”。此外,本书所涉及的一个形而上学新进路,在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划时代的贡献。本书共分为四章,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原理的三重首要性:论第一是者的简单性、无限性和精神性。
法哲学导论 【美】庞德 著 商务印书馆 28.00元当当12.60元
庞德,美国著名法学家、教育家、哲学家,二十世纪“社会学法学”的奠基人之一。本书原为庞德在1922年的一篇演讲稿,基于宏大的历史社会视野、以雄辩的语言极为精炼地概括了庞德的法哲学思想。在本书中,庞德基于宏大的历史社会视野、以雄辩的语言精炼地阐述了其法哲学思想。本书的特色有三:其一,本书是法哲学的历时性研究。侧重于法哲学总体及其主要论题(法律的目的、法律的应用、责任、财产、契约)的历史演变过程,总结提炼了法哲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其二,本书是法哲学的社会学(社会理论)研究。偏重法哲学思想的社会基础,以社会变迁为出发点解释法哲学思想的历史演进过程。其三,本书是法哲学的社会功效式研究。以社会功效作为评判法律的基本准则,为法哲学诸多重要的、争议性议题提供了答案。
论原罪与恩典 【古罗马】奥古斯丁 著 商务印书馆 78.00元当当35.10元
《论原罪与恩典:驳佩拉纠派》主要收录了奥古斯丁反对佩拉纠派的书信,与此紧密相关的是“原罪论”和“预定论”,并涉及“自由”等重要范畴。奥古斯丁,古罗马帝国时期天主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罗马天主教系统,他被封为圣人和圣师,并且是奥斯定会的发起人。对于新教教会,特别是加尔文主义,他的理论是宗教改革的救赎和恩典思想的源头。在《论原罪与恩典》中,奥古斯丁详细阐述了原罪的根源和影响,他认为原罪导致了人类的无知、贪婪、骄傲等恶劣品性,使得人们在道德选择上偏离正轨。他认为,原罪并非无法救赎,人类可以通过信仰和恩典获得救赎,恩典是上帝赋予人类的礼物,能够使人恢复原本善良的天性,从而在道德上得以提升。奥古斯丁的《论原罪与恩典》不仅揭示了人类的原罪本质,同时也指出了救赎之路,他的思想对于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2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