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19 缺失的影像
连打开相机包,都显得有些陌生了。CANON 500D,黑色,镜头没有锁住,连开关也还在ON的位置。处在工作状态?好久不更改的开关,其实上一张照片似乎也在半个月前了,好久没有拍了,我只是习惯于保持一种状态,开着相机。却被镜头盖遮挡着,外面一切的光影都被拒绝了,开着,和关着,又有何区别?
却是一身的汗。是相机镜头上,都是水珠。我诧异了,相机包并没有潮湿,这水珠从何而来?相机显然是缺少必要的保护,买来这几年,渐渐就有些懈怠和疏忽了,把它放进相机包,然后就是随便搁置在车子后备箱里。就是这样,刮风下雨低温晴热,相机就一直在这样的户外生活,虽然后备箱遮蔽着,但是对于器材来说,这绝对是不珍惜爱护的表现。
所以出了汗,所以受潮了。昨天在人才招聘市场里,拿出来也是这样的状况,而且镜头前面也都是雾气,根本拍不来照片,放在空调下面吹干,感觉是在照顾一个可怜的孩子,衣衫褴褛或者挨饿受冻,平时也是备受冷遇。而其实,这样做,对于相机来说,也是不恰当的,甚至是会损坏相机。只好再次放进包里,拉好拉链。
看起来,相机在我手上完全没有了最初的礼遇,两年多的时间,有过偶尔的拍摄,但大都和艺术无关,和思想无关,只是记录,用影像来书写现实,所以没有去过哪一个著名的摄影基地,没有参加过任何的摄影比赛,一直以来,风格还是一成不变,创新还无从谈起,其实是固守着一些东西,不求变,甚至连三脚架、遮光镜等最基本的设备也没有。而在另一个层面上,这架菜鸟级的相机也跌落到不理不睬的境况,也实在出乎自己的预料。
摄影我是喜欢的,它表达着我对世界的看法,它记录着时间的变迁和成长,在读图时代,它真的能唤起记忆深处的情结。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对于摄影越来越有一种恐惧,越怕取出相机,越怕按下快门,也越怕看到那些图在我的思想之外。所谓“侵略”现实也只是皮毛而已,苏珊·桑塔格说:“照片是一种观看的语法,更重要的是,是一种观看的伦理学。”只是到我这里,纯粹只是游戏和玩乐。大约是因为自己水平所限,大约是太注重于一些心情的表达,或者太不注重于学习和技术交流,总之,这些时日下来,没有什么进步,也没有什么大的激情,世界是这样的,世界却不是这样的。
总是会陷入这样的境况,走到某一个阶段就会显出疲态,显出一些要放弃的想法,其实,对于摄影,还在想是否可以更新下设备,升级一下器材,比如机身,比如镜头,比如三脚架,配备无止境,但是如果连相机受潮都置若罔闻,再好的器材配备好,估计也是一场空。
想来,很多时候也会如摄影一样陷入某种尴尬,不能更进一步,其实也是一种退缩。时间或许是个问题,但也许还有审美疲劳的问题,激情是个不太容易永驻的东西,它会转瞬即逝,它会腐败、糜烂,到最后也成了空空的壳子。比如阅读,比如写作,或者另外的一些东西,都可能让我有过某些寄托,但是无法深入下去,结果也只能如此浅尝则止,不了了之。
光影是会说话的,“一张照片既是一种假在场,又是不在场的标志。”缺失的影像,其实是缺失一种坚持的品格,缺失一种更深的体验,缺失你的在场标记。“柏拉图的洞穴”总是在我面前被关闭,我被自己拒在门外,器材更新和升级也只是在器物层面,在形而下层面,而真正的内核却和自己有关,和思想有关。
![]() |
2月18日 有时候,生活并不是死循环 |
![]() |
2月18日 飞翔的高度,取决于目光和线的长度 |
![]() |
2月18日 一只小狗的懒慵午后 |
![]() |
2月19日 一定有一个“喂马,劈柴,周游世界”的海子 |
![]() |
2月19日 窥视,却面带笑容 |
![]() |
2月18日 遗落的红,是向下的膜拜 |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