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15 新时代
Times,又是关于时间的堆积和蔓延,其实一点一滴总是以自己的速度向前,也总是会看到彼岸看到对面,看到风景带着不一样的风吹过,看到不止的水流向未知的方向行走。天下之大,也就可以把时间放置在物我两忘的境地,静静地总会到来也总会过去。
鲜艳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听到了那些激昂的声音,穿透一切的阻碍,像是我们必须膜拜的仪式,人的渺小在于他总是需要弯腰需要屈膝需要转身,却不一定会被别人看到,他是自己的,听到自己的呼吸而已,时间在那里,只有那么小的一部分属于他,而剩下的都是那些复数的叠加,一层一层,覆盖了过去,也覆盖了个体,成时代的一部分,成历史的一部分。
“人在天下太平之时,远比在多事之秋更容易焦躁;因此历史也只是人对无聊的拒绝所带出的血腥产物。”其实时间的刻度不在于覆盖了什么,而在于记住了什么。在时间简史里,一定会有那些不被涂抹的片段和记忆:1908年的今天,慈禧太后病逝;1939年的今天,中日桂南大战展开;1970年的今天,“铁人”王进喜逝世;1982年的今天,中国第一家婚姻介绍所成立;1988年的今天,巴勒斯坦国成立;1999年的今天,中美签署我国“入世”双边协议……
那些生与死,那些悲与苦,那些人与事,也都是过去的记号,不灭,也不会重新成长。而在更多的个体上,会长出一些草,留下一些泪。2010年的今天,上海静安区住宅楼发生特大火灾,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讽刺中寻找公民精神:“哪怕静默,心也在。无论身处何方,心没有离开胶州路。围观真的在改变中国,从虚拟世界直到尘世间的街头巷陌。”;再之前的2008年的今天,杭州地铁工地发生坍塌事故,地面传来的那阵颤动对于即将开通的杭州地铁一号线来说是永远无法磨灭的灾难……58和21,遇难者就像时间一样,最后呈现的只是一个数字。或许还有无名的个体湮没在时间里,一个事件的叙述,时间变成时代的一部分,也就没有了具体的名字,没有了他们的生活细节,而只有一句话的陈述,对于生命的阐述来说,也只是过眼云烟、灰飞烟灭的记忆。
血腥的红,也是火燃烧的红,其实也是一种不能遗忘的颜色。当我们还在用“good morning”来称谓午间和11时许的“许=55分钟”的方程式来解构时代的宏大叙事的时候,其实是在保留关于今天的时间记忆,活生生、新鲜的记忆,只属于今天的现场,今天的个体,今天的一切细枝末节。而在某种意义上,对于文字复原时间的记录,对于个体而言,也是不可复制的标记而已,“或。者”满49个月。49,如果被过度阐释,也是关于共和国纪念的最具标志数字。
如果这一切的注解只是转向了一个繁复的时间节点,那么就慢慢地去个体化,在国家、民族、政党中开始对于时间的叙事,当然,还有人民。在这些集合中,能听到多少声音从身旁传来,能看到多少个体从身旁经过,或许还有以一点一滴的速度流逝的那些时间细节,看不到彼岸看不到对面,看不到风景带着不一样的风吹过,也看到不止的水流向未知的方向行走。
只是阳光透出来了,还有些暖和。冬天还没到,它躲在时间的暗处,而我们早就习惯了它的存在,将手伸向天空,继而落下,一种仪式自上而下的完成了命名,而那片大地上的坐标已经被重新定义,响起的一阵喧哗过后,时间也会走向它更高的意义。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465]
思前: 《鬼谷子》:谋之大本,说之法也
顾后: 一不小心滑入无人问津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