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15 一个人的一小时

其实,不是精确到秒的一小时,甚至分针也不是在整体上,55:26,这是我离开和回来的时间间隔,从关上家门到走下89级楼梯,再从小区门口进入到打开家门,加上这前后忽略不计的时间,可以用“一小时”这个完整的数字来记录和解读一个人的夜晚,关于小五,关于独立,关于发现和融入。

距离“看见绿灯停一停”这个开创性计划不到半个月,这是又一个迟到但必须实施的计划。一个下午,另一个下午,两次兴趣班,小五都是独自一人背着书包走进教室的,红绿灯还在前面,还闪现着禁止和通行的固有信号,但是小五显然已经适应了以这样的方式完成行走和抵达。除了到达之后手机没电而无法报知情况之外,基本上是顺利的,之于我,还是小五,都是向着计划缓慢而有效地行进。

而夜晚独自一人呆在家里,又是一次史无前例的行动。也只是偶尔,在某个星期天的上午,我们出去买菜购物,小五是安静地在家里,一个人,做作业。时间当然也不长,甚至没有今天的这一个小时。而在夜晚,对于一向敏感而又胆小的小五来说,可以确定是一场考验。一开始他是犹豫的,甚至是不快和害怕的,这犹豫、不快和害怕只是因为四周的黑暗,静谧,和灯光里的影子。从夜晚的小夜灯开始,他似乎一直没有走出自我想象的不安夜晚,尽管在我们一再强调下,关闭了萤火一样的小夜灯,但几乎每个晚上都会询问是否是独睡的问题。

夜晚,对于小五来说,的确是一个巨大的、空洞的世界,它可以包裹起一颗更加脆弱的心,放大心跳中的颤栗感,但是在我健走的计划未曾改变之前,对于小五的独处俨然成了一个伟大的计划,一个辅助试验的行动。几句鼓励的话,之后便告诉他一些注意事项,比如谁来不不要开门,比如不要趴到窗台前,比如不要去弄电器和卫生间的水——总之,安心做作业;总之,有事情联系我们。

小五最后的答应是充满着自信的,这倒是预料之外的,在一个被黑暗包围的空间里,我还是担心他的自信会被吞噬掉,所以在出门之后,健走的步幅步频都加快了许多,循环、反复,以及机械式的出汗,也是黑暗,也是影影绰绰的光,也是若隐若现的夜,行走在熟悉的道路上,却一直想着独处的小五,甚至很担心地想到手机会突然急促地响起。

安静,只有我短促的呼吸声,当我从口袋里摸出手机,看到的是一条小五发来的短信:“有道题我要查下电脑。”接着便真的接到了他打来的电话,没有什么假想的故事,小五只是重复着短信里的内容:我要查下电脑。我说,我快回来了。接完电话,我看着Endomondo上呈现的数字:时间55:26,总距离5.90公里,速度6.38公里/时,消耗热量458千卡,总步数4767,水合作用0.25公升……如此等等。

我在数字中完成了行走,一个人;小五在数字中完成了对夜晚的命名,一个人。打开门,小五没有什么不一样,他急着在我的允许下打开电脑,查找有关的资料。我问他一个人在家,有什么不一样。小五没有特别的说明,一切像是没有发生的故事,在另一个夹杂着想象的地方发生着,夜晚或者是透明的,那里的黑暗或者影子,以及后面可能的传说和害怕,只不过是我们对自己的逃离。小五的平静在一种预料之外,或许以前我们真的把这个世界打扮得过于安全了。

其实,对于充满了好奇的孩子来说,夜晚真的是一个巨大的存在,仿佛是站在我们对面的怪兽,里面有着“浩大的动荡不安”。于我也是如此,在很小的时候,我曾在夜幕降临时走过四、五里的山路,独自一人。双抢时节,父母在舅舅家帮着打稻谷,打完稻谷便在那里吃晚饭。一人在家等得时间太长,又恰逢停电,所以装着胆子从家里出发,走在一条泥路上,快速地向着舅舅家走去。其实那时内心的惶恐投下一大片影子的,有一段路程几乎没有人家,是如潜伏着怪兽的山头,黑黢黢地几乎在吞噬着可怜的光亮,所以很担心从背后突然杀出来,将我也完全侵吞进去。

越是恐慌,就越是快速,只不到半小时便到了舅舅家,从此也害怕再走夜路,只要一进入情境,就会在记忆中翻腾出来,连同大人在一遍一遍传说的鬼怪故事,都变成了黑夜固有的一部分。是想象包围着我们,也是我们编织着想象,很不小心,我们就成为了故事里的人,我们就想方设法在刺激中接近那个恐怖的中心。

还好,小五想象在一片灯光下,在平静面对一个人的世界里,成长就是要使想象的那个世界解体,就是要拆除那道藩篱,红绿灯如此,夜晚也如此,“世界不是打扮出来的,是被发现和融入的自我认同。”但愿一个人的一小时会成为一个人的一生。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882]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