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06 129小时的非移动生存
这是没有WLAN连接的129小时,这是关闭移动数据的129小时,这是终结新闻推送停止应用程序更新的129小时,从2月28日22:30到今天上午7:30,在“非移动生存”的129小时里,没有进一步的智能化应有,没有碎片化的信息关注,有的,只是报时、短信和通话的工具化手机。
这不是向某一种极限挑战,也不是为了生活返璞归真,只是一种测试,一种类似手机电池使用寿命的简单试验。三星Galaxy3进入生活已经半个月,像其他用户一样,体验到了移动互联网的便利,但也感受到了转瞬的信息碎片,而手机电池的消耗也在加速,基本上是一天一冲,最多也只能维持两天,在智能运用中,这应该是一个比较正常的时间长度,而从2月28日晚上起,测试开始了,不上网不应用不更新,手机到底能维持多长时间?
将手机电量充至100%,这是一个新的开始,关闭WLAN、GPS和移动数据,关闭屏幕旋转、多窗口和Allshare Cast应用,只开启声音和省电模式两个基本应用,而且关闭了所有新闻推送和离线缓存的新闻更新,关闭天气数据的同步更新,让手机回归到最原始的开机状态,基本上只有接打电话,接发短信两个功能。所以,在大多数时间里,手机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中,第一个晚上过去,手机耗电5%,而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在正常的电话和短信应用中,每天的耗电量基本维持在20%左右,到昨天晚上,电量已经低至7%,而“连接充电器”的提示也早就出来了,等到今天早上7:30,随着手机关机的音乐响起,维持129小时的“非移动生存”终于完成了测试。
在跨越2月和3月的129小时里,手机一共接打电话43个,接发短信57条,两者加起来一共100条,也就是说,即使将这些有用无用的信息都视之为信息碎片,那生活也只是被它们切成了100个碎片,而因为没有相关数据的更新,上网流量为0,而主屏上的天气信息也停留在2月28日晚上:中雨,低温2℃,湿度61%,西风三级,空气指数73。
外面已经阳光灿烂,读着这样的天气信息,仿佛是一种穿越,而将手机变成最原始的通信工具,似乎也像是一种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穿越生活。其实,对我来说,这样的设置和试验并不是刻意为之,在开放和应有的那些时间里,我也只是无聊时上个网看个新闻而已,那些微信、微博等移动互联网产品对我来说,基本没有什么诱惑。穿越的感觉是不是意味着时间在倒退,意味着不与时俱进?2013年有人说是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元年,其实,爆发和元年这两个词语的搭配关系本身就说明里面有着欠严密的逻辑关系,但是,在经过几年的萌芽和发展,移动互联网似乎正成为一股洪流,影响并改变着普通人的生活。
根据EnfoDesk易观智库产业数据库发布的《2012-2014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预测》数据显示,预计截至到2012年底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1500个亿,移动互联网用户超过5亿。移动互联网当然不是简单的“移动+互联网”,而是移动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是乘法——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移动随时随地随身和互联网分享、开放、互动的优势,是PC时代所不具备的,移动社交、移动广告、手机游戏、手机电视等产品风起云涌,各种客户端产品占据了手机的空间,而标志着在场的@已经刻进了人们的身体,成为web3.0的最显著的符号。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2013移动互联网七大趋势探析》,对2013年的移动互联网进行了预测,其中移动设备大战中,移动电话将在全球范围内取代PC成为最普遍的Web通讯设备,预计截至2015年,在成熟市场销售的手持设备中,智能手机将超过80%;而在个人云的运用上,云计算的细分市场将日渐明朗,个人云将会逐渐取代PC本地存储;而到2013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保有量将超过PC;同时,企业应用市场、战略大数据和移动应用程序的HTML5时代以及Android + Apple完胜Wintel都会成为2013年的趋势。而李开复也预测,去年国内是2亿的移动设备,今年可能达到5亿。
129小时的100个碎片,对于落后于时代的生活样本来说,这是非移动生存,当然也是一种非主流生存,但其实,将智能手机物化为简单的工具不是个人生活的方向,在三星Galaxy3进入生活而被舍弃在角落里的Nokia5800,甚至待机时间可以长达15天,但另一方面,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汹涌而至的信息和应用,保持自我而不被淹没似乎也是一种生存之本。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