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06 无声之蛰

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惊而出走”不是因为震雷,也不是蛰虫的行动。那声音,只是从手机里传来,或者电话,或者语音,但都是隔着遥远的距离,隔着陌生的空间。像是一个完全在现实之外的陈述,仔细地听到,或者没有听清楚,都和这天气无关,也与这节气无关。

其实,还一直是那条泥泞的起点,甚至从来就没有跨过去,没有抵达那平坦的路,永远只是被陷入到湿濡的泥土里。电话也陷在一个黑夜里,星星点点地在远处闪耀,但并非闪入了现实,我点头,然后笑笑,然后结束,一个陌生的数字,连说话的每一个词语都是模糊的。婉言是一种黑夜里看不见的理由,而其实,没有温暖的冬末才是真实的写照。

电话中断,是礼节性的结束,这是昨晚的一段描述,隐去了背景而已,而那时风来得有些突然了。据说,今天有一场雪,三月的雪,并非是一种传说,一而再,再而三,这新年之后的第四场雪应该像是一个虚构的传说,所以在风来的时候,在寒冷的时候,等待虚构介入那模糊的夜。一场梦,今日醒来,是淋漓的雨,点点滴滴都在跳跃,这个早春的城市现出迷惘的一面,还是等待,等待雨转变成雪,转变成降落的样子。也是遥远,西面和北面,那边有人说下雪了,白茫茫的雪覆盖了大地,听起来像是回到了寒冬。也有图片,所以惊蛰的节气一下子变成了某种惊讶——不是惊喜,遥远就是不能抵达的距离,就是永远在别处的虚构。

雨,一直是雨,滴滴答答,没有停歇的迹象,听说柳树已经发芽了,听说梅花都凋谢了,但从来没有听说震雷会从遥远的天际传入耳朵,所以只是起身,转身,看看隔着玻璃的窗外,是安静,是宁静,甚至没有惊扰。又是陌生的声音,打破这个春雨的节奏,永远是陌生的声音,听到那边说着隐约的词语,也是关于婉言的理由,也是重新回到泥泞的现实。他们是和那些书有关的作者,他们的名字写在封面上,他们的故事装进书页里,当然,他们的声音也在另一个维度里告诉等待着的吗陌生人。

只是,我是读者,是说话的读者,在那些冬天,那些曾经下雪的冬天,我读过这些名字和故事,读过那些用词语组成的书籍,但是他们都听不到,他们只是告诉我,还有很多很多的书,很多很多的词语,很多很多的书页,不在读者的面前。几百万字,或者几十本自娱自乐的集子,太厚了,就像隔在自己面前的一堵墙,唯有一颗子弹才可以洞穿。所以在那个有关“垃圾”的愤怒里,我甚至看见了某种漂泊,和读者无关,和作者无关。

都是被词语打乱的节奏,明明是昏睡的季节,却在期盼着一场雪从远处“惊而出走”;明明是春天要来了,震雷却被无声的现实遮盖了,“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它们在泥土里,它们在树丛间,它们在空的天空中——它们不是作者,它们不是读者,它们不说话,它们也没有婉言。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还没有到春三月,还没有天地生,还没有万物荣,也还没有复苏的迹象,没有披发生志的行动,一切都在沉睡,都在另一个理想国里,被描述,被想象,被拒绝。那合上的书其实再不能打开了,否则,不是读者的词语便会越来越模糊,以致被陷在泥泞的路上。

没见到一片雪花,甚至最后,那雨也完全停歇了,灯光下照出不说话的影子。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560]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