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14 与其深入不如经过
一夜过去,没有想象中台风影响的暴雨,也似乎没有期待的夏虫低鸣,早晨,是睁开眼便看见雨后的天空,仿佛被洗过,没有杂质。那一刹那,有一种奔跑去山顶迎接日出的冲动,但只是冲动,明晃晃地眼前一亮,太阳便出来了,一切都归于幻灭的冲动,不持久,却像永远停在了那里。
是逃不出的夏日天空,盛大的阳光,那么明艳艳地照下来,笼罩在每个角落里。刺眼、毒辣,乡村的生机也仿佛解构了,蔫蔫的,像是抵达了生命的停靠站。昨夜里的乡村夜曲,也只是狗吠,只是和人类最亲近的狗的声音,没有虫鸣,也没有蛙叫,寂静的感觉让人很不适应。在记忆中,这里的夜晚应该有着高低起伏的节奏,有着嬉戏的孩童,甚至也还有不灭的孤灯,但现在,一片寂静,只有路灯的灰暗,照射着迷惘的远处。不过,抬头倒是看见一些星光,闪耀着,像是另一个世界的风光。
夏夜的乡村,夏晨的乡村,都在远去,都只是记忆中的片段。离开的时候,也是像一种仪式,方向在别处。而随着大规模的迁移和开发,终究离去的不只是一两处的风景和记忆中的声音,曾经是我要自己离开,而现在是它们让我离开,越来越远,而迎面而来的是抵挡不住的炎热,抵挡不住的盛大阳光,它侵吞着一些鲜活的东西,它掩盖一些清新的记忆,就剩下现在,剩下直刺眼睛的强光。
和我的到来一样,我的离开其实也无多少启示意义,它只是停留的一夜,陌生的一夜,但还是现实的一夜,不可逃避的一夜。其实乡村记忆对我来说是不应该破坏的,它凝结在那里,像是一个经典的段落,一切都以美好而封存起来,但是一旦用现在的眼光去触摸,必然是破绽百出的,必然带着某些遗憾和不安。所以与其深入不如经过,离开不是为了回来,是为了保留。
而对于现实,我们也总是希望用另外的解读去解读,另一个城市,另一种生活,另一个未来似乎都不是用来憧憬的,而仅仅是为了找到不一样的方式。问过小五,以后要不要离开这里到外面去。小五似乎很坚决说:不要。这个问题显得没有意义,对于这个小城还有太多陌生的孩子来说,世界本来就是一个迷宫,他不决定自己未来的方向,所以走出去或者留下来都不是选择的结果,是自然而然在成长中的唯一方向。而我也总是像对这个问题有着太充足的作答理由,希望小五能好高骛远眼界宽广地告诉我:要走出去的。我们的眼睛里有着不一样的东西,我们的未来当然也有不同的际遇,这是不同的成长不同的人生,没有人生观的意义,也没有世界观的不同,不管眼前有什么东西等待或者拒绝着我们,所有的世界也都只是一个转身的距离。
无数次的转身,无数次的面对,不管是记忆里的乡村,还是小五未来的那个新迷宫,都是需要自己去体验去实践去行动,未来很远,但都是通过每一步抵达,我们的行走只是一个线段,起点早就设好,只是延伸的那条线,总是捉摸不定总是会变成曲线:
但今天我的目光离开了我。
我的盲目踏上了征程。
那黑色蝙蝠弃下自己的面孔,在夏日明亮的天空里飞舞。
——特朗斯特罗姆《金翅目》
离开不是为了回来,终点有时就是起点。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233]
思前: 夜光杯
顾后: 《西部往事》:火车汽笛声里的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