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30七是个合数

20190830.png

“无事,正如某事,总会在任何地方发生。”
    ——菲利普·拉金《我记得,我记得》

第七次参加网盟年会,按照规定的流程制定行程,抵达和结束,组合成了一个在场的封闭系统,在这个系统里,尽管每年都会看见不同的人,遇见不同的人,参与不同的话题,认识不同的城市,但都是一种不深入的陌生,于我,一如既往,一个人在位置上,一个人记录,一个人行走,以及一个人离开。

但,烟台,水母,网络,胶东半岛,则似乎隐隐的唤醒了一种记忆,曾经参加年会认识的老郝不是就在这个城市吗?不仅是一起参加过几次年会,也一起在七年前去过韩国,当一个名字冒出来,连带的是那些已经湮没的故事碎片:是辣椒酱调味的一碗拉面,是济州机场和空姐合影的瞬间,越来越多,竟想到和老郝联系一下。问同时参加今年年会的老刘,有没有老郝的电话,可惜没有。

上网搜索,关键词跳出来是老郝的照片,再点击进去则是他的介绍,原来他已不在媒体工作,转行做起了健康产业,甚至已经成为烟威地区的总经理。确定就是七年前的那个老郝,但是查不到联系方式,后来想到那时可能加了他的QQ,于是查找,果真找到了一个名为“老郝”的QQ,点击个人资料,发现他的QQ签名就写着自己的微信号,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加了他的微信号——果然是他,跳出来打了一声招呼,已经隔了六年多的联系终于在偶然中成为一个继续讲述的故事。

他就在烟台,而得知我和老刘参加网盟年会,便提出来大家见一面吃个晚饭,于是欣然前往,在离他公司不远的饭店终于以握手开始了一次叙旧。于是,在饭桌上讲起了7年前的韩国之行,回忆起了五天行程的点滴,说起了发生的趣事,当然,作为烟威地区的总经理,也说起了两年前离开媒体转型之路——现在从事健康产业的老郝,正身体力行于个人健康,每天健身是必不可少的,也正因为坚持,现在的体重比高峰值轻了20公斤,老郝开玩笑说:“像韩国之行的那一大碗面,现在再也没那个胃口了。”

七年之前同行,六年之前最后相遇,不相见的时间其实横在中间,甚至它不断地将那些回忆推向远方,但是一旦越过了这个时间,一切又像是回来了,把酒言欢,说着这些年的改变,说着过去的故事,更是感慨这一次偶然的相遇。而聚会最后也变成了对于七年前那次同行的追忆,于是便在微信上建群,从最初的三个增加到五个,再增加到七个……人数在扩展,记忆在唤醒,时间仿佛再次停留在七年前的那个初夏。

“韩国那年难忘之旅”,这是群名称,大家说着“那年难忘之旅”中从连云港到仁川的26小时海上航行,说着在济州岛夜晚的那一声声“表白”,说着在超市门口的啤酒狂欢,说着从连云港到首尔到济州到青岛的辗转。其实,七年前的韩国之行,还有很多人并不熟悉也无深交,而七年之后每个人似乎都有了改变:有人离开了媒体行业,有人远走他乡,有人已经退休,当然,更多的人已经无法联系到。时间并不是一个整体,它湮没在过去成为碎片,它被现在唤醒依然只是片段,但是一次简单的出行,为什么也会成为一种共鸣?为什么也会在偶然中能让记忆美好?

我们似乎都在一种“无事”的世界里行走,每天的生活,每天的工作,每天遇见的人,每天做过的事,似乎都千篇一律,重复而循环,在这“无事”状态中,其实变化也被忽略了,它潜藏在那里,不动声色,直到有一天突然被揭开,是一种老去的感慨。在这种感慨中会自觉地以回首的方式发现那些记忆中的东西,而这一次的偶遇并非是时间刺激中的猛然唤醒,它更像是自为地触动了一些被铭记的东西,那些故事并不精彩,那次出行并不完美,但是却在自我滑行的轨道里,提供了他人参与其中的背景,不再是一种重复,不再是一次循环,它已经发生,却像正在发生,而且在任何地方发生。

时间之时间,地方之地方,合成一个整体,无事而为某事,碎片而为总和,于是再次翻动那些相片,于是再次阅读那些博客,于是七年就像在眼前,它穿过了时间的缝隙,它串起了记忆的片段,仿佛是一个可以阅读的故事:

我看不清朋友们的面庞,
妇女们仍是多年前的容貌,
街道可能变了模样,
书页模糊一片。
这一切原应使我惊骇,
但却是回归,让我感到亲切。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673]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