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30 南宁:北回归线以南

去杭州的路上,我在听金海心的《把耳朵叫醒》:“如果你不爱歌唱也没关系\就让第一道阳光把你的耳朵叫醒……”耳朵早就醒了,只是没有阳光,我只是见到了正在被雨水淋湿道路的反光,湿漉漉地荡漾开来。这是凌晨4点的城市,这是凌晨4点的暴雨,耳朵听到的不是阳光的呼喊,是暴雨如注的咆哮。

叫醒耳朵的是闹钟之外的等待,3点多或者更早,妻醒了,说要给我烧一碗炒面,当做今天的早餐;儿子醒了,他问我几点出发,几号回来。是的,这一天提早开始了,南方之南,我的目的地是广西南宁。从来没有一个人在凌晨启程,却必须在凌晨大家熟睡之际开车去往杭州,然后坐上飞机,又是一个陌生的城市。一切都是预谋之外的突变,雨下得越来越大,道路模糊了,我开着车在高速公路上,独自一人,黑暗中有星星点点的光,想要吞噬方向,但毕竟要向前向前,在耳朵被叫醒的凌晨开始了南宁之旅。

 雨夜,一种离开
 穿越天气和季节

北纬22°13`-23°32`,东经107°45`-108°51`。这是南宁的坐标,处在北回归线以南的南宁其实并没有给我更多的向往,当途径长沙的飞机最后降落在南宁吴圩国际机场的时候,当看到机场到达和候机楼连在一起的时候,一个古老而简单的城市出现在我面前。古老是南宁拥有的1600多年建制历史,直到元朝泰定元年(1314年),中央政府为取南疆安宁而最终定名为“南宁”。简单是因为处在中越边陲,南宁的各项发展指标并不快,相反,这里的环境造就了南宁不可复制的优势,南宁市被形容为“半城绿树半城楼”,是一个非常适合人居住的城市,曾获“2000年联合国(迪拜)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首届中国人居环境奖”和“全国生态环境建设十佳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车过街道,那些木棉花、紫薇花、紫荆花、凤凰花……在街上竞相开放。

最强烈的感受是,与家乡经历暴雨不同的是,南宁的阳光正盛,像是第一道阳光,一下子把耳朵叫醒,阳光主宰着一切,像又回到了盛夏季节,椰树、龙眼、盛开的木棉花……是啊,这就是南宁,这是北回归线以南的南宁。我并不想用抒情的方式来描述南宁的阳光,只是隔着4个小时,从杭州到南宁,从北回归线以北到北回归线以南,所谓翻天覆地,也就是这样简单,这样容易抵达,《漆》诗刊在去往杭州的路上,《河流上的事情》在去往杭州的路上,而我却在相反的方向,越来越接近子非鱼,接近他写诗的那些河流。所以,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需要用第一道阳光的形式把耳朵叫醒。

又是一次游历,别样风情的游历,南宁打开的画卷里有少数民族,有红豆信物,有中越边境,有北海沙滩,有灵山秀水,在接下来几天有限的触摸中,我想我会更接近“北回归线以南”的符号意义。其实,在一种天气呈现的异样中,我也拥有了那种把耳朵叫醒的快感,换一种天气,就是换一种心情;换一种坐标,也是换一种生活:短暂,简单,走马观花。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451]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