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19 在边缘的中秋节
从起点到终点,也是从晨曦到黑夜,从江南到东北,从初秋到深秋——北纬30°到北纬42°的跨越不仅是地理上的,也是季节上的,更是一种仪式上的颠覆,家人团圆的中秋一下子过度到的陌生的孤独状态,月似乎已不是那轮圆月,它隐藏在浓密的云层后面。
唯一的象征却是月饼。早晨从家里出发天还未明亮,吃了妻子煮的一大盘水饺,便提着行李出发,而即将走出小区的时候,听到背后妻子和儿子的告别声,回首,还有他们在窗口挥手的影子,抬起头,月亮还明亮,皎洁地照耀大地。作为临别的意象,这月尽管是昨夜的月,却一样具有象征意义。挥手作别,便是离开熟悉的小区,熟悉的城市,以及熟悉的初秋。
从未在中秋日离开家人,这日子便再也不是普通的一天,以家为起点,目的地是遥远的东北,这离别像是有了另一种意义。直到飞机飞离大地的那一刻,才感觉人是孤单而唯一的,脱离城市脱离大地脱离一种恒久的生存状态,月似乎就在云端,却是遥不可及的。飞机经过山脉、河流、城市和大海,以为都是陌生的,但是当飞机在经停的青岛上空飞过的时候,我从窗口俯视,却惊喜地发现这个两年前来过的城市,以一种怀旧的气息扑面而来。曾经住过的酒店,还有海滩,还有栈桥,还有小青岛,就在我的下方,如此清晰地呈现在我的面前,时间仿佛倒退到曾经的那一天,也是一家人,在这个城市的街道上漫步,在海滩上嬉戏。
仿佛一切不曾远去,只是它们以特别的方式呈现。而我也刻意在寻找着什么,在一种特别的愁绪中,连记忆似乎也有了象征意义。还有,在同一架班机的几个人中,我惊喜地听到了乡音,他们生活在隔着我居住的城市不远的地方,他们用我最熟悉的声音聊着天,我也和他们打着招呼,言语消除了疏离感,仿佛那一刻离开的不是我一个人,在脱离城市脱离大地脱离一种恒久的生存状态的同时,但却也用别样的方式在寻找记忆寻找认同寻找不曾离去的点滴,就在周围就在身边,就在这从南到北的奔波里。
特别的中秋日,被颠覆的中秋节,也还有月饼。在飞机上,所提供的食品之一便是月饼,那小小的一块月饼,我不曾吃下,看着它或许更具有象征意义,而最终在4个小时后抵达的那个城市的客房里,也都准备着这样一个小小的月饼。月饼似乎不是简单的食品,而是一种仪式的象征,一个节日的符号,而吃不吃月饼也在其次,在参加会议的人中,也有曾经去过韩国的那些同行,久别之后重逢似乎也是这个中秋最好的一份礼物。
而延吉,这个陌生的城市,夜色中月亮也微微露出了面目,使这个特殊日子也增添了一种抒情的成分,在这个地理、气候、风俗完全不同的地方,也感受到了浓浓的异域风情。晚上最低温度只有6℃,还有大风袭来,从初秋一下子过渡到了深秋,前面的布尔哈通河似乎已经干涸,有一种萧杀的味道,作为长白山北麓的边陲城市,这里是全国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区,颇具民族特色的服装、语言、文字组成了这个城市最为独特的一道风景线。
![]() |
即将起飞 |
![]() |
![]() |
穿破云层 |
![]() |
飞机上的月饼 |
![]() |
颇具民族特色的挂件 |
![]() |
月亮终于露了一下脸 |
![]() |
![]() |
![]() |
![]() |
![]() |
![]() |
![]() |
|
延吉夜色 |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