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4 《剪刀手爱德华》:机械主义的悖论
“剪刀手”,可以拆解为剪刀和手,剪刀是锋利的,手是柔润的,剪刀是冷酷的,手是温热的,剪刀是裁剪和破坏的工具,手是拥抱和爱的象征——当完全对立的两样东西组合成“Scissorhands”的时候,它注定是无法完美合一的,注定是带着最大的遗憾,而对于拥有“剪刀手”的爱德华来说,也注定成为机械时代最后的悖论承载者。
古堡和小镇,就像剪刀和手一样,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古堡在小镇的山上,从小镇每个房子的窗口可以望见古堡,它之存在完全在现实生活之外,而这一种孤绝的状态就是机械主义的象征,在这里真正居住的人是一个老科学家,陪伴他的是各种仪器和设备,而对于科学的实践,他用这些仪器和设备制造各种工具,甚至形成了完全自动化的流水线,从打蛋到搅拌,从烘烤到成型,省去了人力,提高了效率。这是技术带来的进步,老科学家也乐意沉浸在这样的生活中,但是当他开始制造机器人爱德华,科学和人文似乎就发生了矛盾,最后也变成了机械主义永远的悖论。
老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制造机器,是他远离现实生活的一种写照,但是他把机器人当成自己的下一个产品,在某种意义上却在呼唤人文关怀,毕竟每天和机器设备打交道,生活不一定乏味,但一定是寂寞的。所以他需要从机器到人的一种过渡,爱德华的身份是一个机器人,但是被赋予了人格,他拥有人的一切器官,具有人的肉体,还有人的思想,当然,最重要的是,科学家给了爱德华一颗善良的心。当一个机器人拥有了爱心,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工具属性,在人格的塑造上变成了“类人”。而爱德华把老人叫做“父亲”,这种人类和机器人之间建立起来的父子关系而已消解了主客体之间的机械对立,而充满了人文气息。
但是,在“父亲”最后要为爱德华装上和人一样的手臂时,那个圣诞节却见证了一个悲剧,悲剧不只是老人突发疾病而死去,留下了永远无法取代剪刀手的真正的双手,更在于它为机械主义留下了永远无法消除的分离:如果一双手被最终按上,那么爱德华和人类有什么差别?甚至他会成为人类最完美的象征——当机器可以取代人类,甚至超越人类,人类的存在意义又何在?所以老科学家之死,是一种技术性的预设:他必须死,只有死了,爱德华才会有一双剪刀手,只有死了,机器人永远带着无法超越人类的遗憾,只有死了,也才会思考机械时代的悖论。
| 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