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7《年轻母亲之家》:“成为”复数的母亲

20251107.png

《托里和洛奇塔》之后达内兄弟的新作,相隔3年的两部作品都在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获得提名,《年轻母亲之家》获得了第78届戛纳电影节的最佳编剧。这部电影依然保持了达内兄弟一贯的影像风格,对社会底层群体的关注依然是通过身份的边缘化来展现。虽然里面也涉及到了种族问题、贫富差距,但是与以往作品相的最大一个不同,就是人物不再是单一性存在,也不是在对立中构建矛盾,而是以一种复数的状态勾勒了“年轻母亲”这一群像。

“年轻母亲之家”本身就体现了这种复数的状态,它作为一个社会福利性机构,帮助和救助的就是那些年轻妈妈,但是达内兄弟并不是通过对机构本身的叙事来展现这一社会现实,而是以“年轻母亲”的遭遇凸显未婚先孕、单亲母亲这一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在这里复数的母亲就有双重的含义,而这种含义正是“母亲”这一身份特殊性使然。在“年轻母亲之家”里得到救助的是年轻母亲,她们稚气未脱,她们未谙世事,她们还是一个需要更多家庭关爱的孩子——台湾翻译成“妈妈未成年”、香港翻译成“半熟妈妈”都比内地翻译更强调“母亲”的这种双重性身份:她们是孩子的母亲,她们也是母亲的孩子,她们需要家庭的温暖,她们也需要付出让孩子感受家庭的温暖。

无论是孩子的身份,还是母亲的身份,其实都是双重的存在,而当她们成为“年轻母亲之家”的成员的时候,她们的身份实际上处在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断裂之中:她们得不到母亲的关爱,也体会不到家庭的温暖,作为孩子她们和“母亲”是矛盾的,是对立的,是疏远的,是争吵,本质上母女之间的关系就是割裂的;但是她们作为新生孩子的母亲,她们又必须给孩子关爱,以避免自己类似悲剧的发生。在已经发生的家庭悲剧中,母亲是缺失的,在正在发生的家庭困境中,母亲却要支撑下去,所以在她们作为孩子的母子关系和她们作为母亲的母子关系中,如何克服生存和生活的困境、寻找新的情感支撑就成为了达内兄弟所要表现的主题。

导演: 让-皮埃尔·达内 / 吕克·达内
编剧: 让-皮埃尔·达内 / 吕克·达内
主演: 巴贝特·沃比克 / 艾尔莎·霍本 / 贾奈娜·哈罗伊 / 露西·劳瑞尔 / 萨米亚·希尔米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 比利时
语言: 法语
上映日期: 2025-05-23
片长: 105分钟
又名: 半熟妈妈(港) / 妈妈未成年(台) / La Maison maternelle / Young Mothers / Young Mothers' Home

但是,达内兄弟突破先期单一性和对立性人物叙事,构筑一种复数的女性群像,其实冒了一个很大的危险,一方面他们选取了“年轻母亲之家”的五位年轻妈妈为主角,采取平行叙事的方式展开剧情,除了娜依玛的故事相对简单,而且她也找到了列车乘务员的实习工作,在众人的掌声中开始新的生活。可以说娜依玛已经走出了“年轻母亲之家”,脱离了命运的困境,并非真正属于这个复数世界。而其他四个年轻妈妈的遭遇就在同一种状态中,虽然这种状态让他们的痛苦形成了差异化,电影开始的杰西卡还在孕期中,她挺着大肚子去见从未见面的母亲,这是一个还没有“成为”母亲的女孩,而另外的黑人女孩佩拉、阿里安娜、朱莉都已经生下了孩子,都已经成为了母亲;在和男友的关系,也呈现出不同:杰西卡怀孕在身,但是孩子的父亲雨果拒绝见她,当杰西卡去找雨果,雨果的父母竟然认为她是在逼婚,是为了他们家的钱,而佩拉带着孩子迎接了刚出狱育的罗宾,但是罗宾只是看了一眼出生的孩子,之后就消失了,佩拉打他电话,去修理厂找他,希望一起去租公寓,得到的永远是“再见”的回应,而阿里安娜的男友根本没有在电影中被提及,在四个女孩中朱莉是唯一有男友相伴的母亲,男友迪兰曾和她一样吸毒,现在迪兰已经戒毒成功,而朱莉还处在戒毒期,在难以忍受的情况还是去吸毒了,在吸毒过量被送进医院之后,迪兰无微不至照顾她,所以在年轻母亲之家里,朱莉在和男友的情感故事里是最幸福的。

将要成为母亲和已经成为母亲的不同,男友的缺失和出现之不同,最重要的还有母亲在他们生活中的不同:杰西卡的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寄养给了别人,所以她从来没有见过母亲,后来她终于与母亲第一次见面,也第一次知道了母亲名叫摩根那,这也意味着杰西卡作为女儿也是一种身份上的缺失;佩拉也远离了母亲独自生活,而她的父亲因为酗酒去世了;阿里安娜和母亲的关系有些复杂,当初她想要堕胎母亲没有同意,而现在阿里安娜想要把孩子送给别人寄养,母亲又坚决反对,她要阿里安娜把孩子带回家,说自己可以带她,但是阿里安娜害怕这里的贫穷,害怕母亲的酗酒,更害怕那个暴力的“他”;朱莉和母亲的关系和继父有关,朱莉的吸毒也和他们有关,所以她也选择了远离。所以在复数的年轻母亲面前,她们的母亲也呈现出一种复数状态,而这种复杂、微妙的关系构成了达内兄弟群像的叙事线索。

看起来每个人的遭遇不同,每个人面对自己身份的态度也不同,呈现为负数的母女关系更不同,但是达内兄弟几乎给每一个故事平均长度,就是把她们都置于并列关系之中,虽然遭遇和困境各不相同,但是背后却是命运的同一性,尤其是达内兄弟非常单一地把她们的遭遇归结为原生家庭的问题,而且几乎都设置了母亲的酗酒和父亲的暴力——除了杰西卡的母亲是因为男人离开她成为了单亲妈妈,为了不让自己被指责为贫民窟没有男人的贱货,而抛弃了她,其他年轻母亲都遭遇了同样的问题。既然是同样的问题,为什么不更集中于对一两个年轻母亲进行叙事?年轻妈妈遭遇困境,难道都是原生家庭造成的?在原因上过于单一,在经历上几乎雷同,同样在年轻妈妈走出困境的出路问题上也没有多少曲折:杰西卡终于找到了母亲,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之后,母亲也给了她一个拥抱,这是母女和解的结局;佩拉在罗宾消失之后,终于作出决定成为单亲妈妈,她的这一决定赢得了姐姐安琪尔的支持,安琪尔还给她提供了免费的小屋;阿里安娜终于将孩子送给了寄养家庭,她唯一希望的是新的“父母”能给孩子音乐的教育,而那封希望孩子18岁拆开的信,更是充满了一个母亲对他的祝福;朱莉克服了毒瘾,她和迪兰也找到了证婚人,她想要一个家的愿望也终于可以实现了,当三个人在钢琴曲中跳舞,伴随欢快的音乐、孩子的笑声,美好生活其实已经成为了“年轻母亲”的共同的希望。

这样一种命运的转变在电影中其实缺少铺垫,仿佛都是年轻母亲说服自己后作出的决定,在这个意义上,当她们从受到母亲不公平对待的女孩,“成为”了养育孩子成长的母亲,命运发生改变,身份完成蜕变,也许转念于达内兄弟对她们过于人为化的设计而已。

《年轻母亲之家》电影海报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2680]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