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21 熵,将随着时间而增大

        熵、万有引力,这些物理学名词在今天却成为我品书的一部分,并最终让我有一种久违的惊喜。托马斯·品钦,这个是我在大学里耳熟能详的名字,但是他的著作不属于我,我怀着无以名状的心情把托马斯·品钦放在一个行而上的位置。
        而今天,竟然让我轻易触摸到了:《V.》和《万有引力之虹》,凤凰文库,外国现当代文学系列的两部,出版社是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和译林出版社,其实,这只是2003年译林版的改头换面,装帧更为精美,当然价格也翻了一番。
        对我来说,经典图书往往不会被价格所束缚,我遗憾2003年没有看见过这两本图书,那时可能我真的离开图书很远了,而现在,我回来了,托马斯·品钦仿佛是我的证明。
       “熵将随着时间而增大”。这是熵这个物理学名词的特性之一,而在品钦的这两本书中,把他自己的那个熵世界展示出来:人类社会中熵值正在变大,人类在走向热寂。所以有人说,品钦在迷宫连着迷宫的世界里,创造了一种诗性物理。他的作品是歇斯底里的现实主义,评论家詹姆斯·伍德这样归结他的作品。
 
       《V.》:1963年品钦在墨西哥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小说《V.》,作为当年最优秀的小说赢得了威廉·福克纳基金的奖励。1941年,博尔赫斯写了一个印度斯坦学生追寻并不断接近阿尔莫塔辛的故事。托马斯·品钦经过物理化的“改装”和“加工”写进了《V.》。像《接近阿尔莫塔辛》一样,随着斯坦西尔对V.的追寻,V.的面目逐渐暴露,她的历史慢慢凸现。不同的是,V.不是基于神学想象的显现为众生面貌的上帝(或柏拉图的范型),而是一个人造的机器人。从阿尔莫塔辛到V.的进程表明,新小说已由神学和哲学提供的可能性转入科学话语所带来的新境域。
 
       《万有引力之虹》:品钦对“熵”的探索在1973的这本《万有引力之虹》中达到顶点,《万有引力之虹》引用了大量的物理和数学公式,常常随意运用某种学说对事物进行评说。“万有引力之虹”是指导弹发射后形成的弧线,仿佛是死亡的象征和现代世界的象征。它被认为是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典型文本之一。书中出现了包括阳否阴述、偏执狂、种族主义、殖民主义、阴谋、共时性和熵在内的主题。
 
       《香水》:副标题:一个杀人犯的故事。马原认为这是“在臭味年代里发生的一个传奇”,并用“伟大”这个词形容该书作者帕·聚斯金德:“在人类被金钱淹没的20世纪,还有一个这么了不起的幻想作家诞生,他应该诞生在格雷诺耶那个时代,他真的不应该是个20世纪末叶的人,真是个伟大的幻想作家。”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359]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