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5“瓦格纳事件”作为最后的故事

20241205-0.png

一部诗集,一部小说,以及两部哲学著作,这就是2024年最后一月的第一次购书书单,优惠力度不大,在岁末即将翻篇为新的时候,购书和阅读似乎也放缓了脚步,像是在凝聚另一种可能的力量,为2025年的购书制定一个可行的计划。

褶间生活 【法】亨利·米肖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69.00元当当34.50元
“一个疯狂存在者,/一个灯塔存在者,/一个被删除千次的存在者,/一个从地平线深处流放的存在者,/一个在地平线深处赌气的存在者,/一个从地平线深处呐喊的存在者……”《在等待中》,亨利·米肖为存在者画像,而作为灵魂实验的创作者,亨利·米肖又如何为自己画像?出生于比利时那慕尔的亨利·米肖,二十五岁时到巴黎,接触到超现实主义运动,结识菲利普·苏波和安德烈·布勒东,开始在文学杂志上发表诗歌作品。此后十年间,他在南美和亚洲长途旅行,二战期间隐居在法国南部。1984年10月19日,亨利·米肖在巴黎去世。亨利·米肖挖掘潜意识深处的诗意图景,将自己吸收的东方文化和旅行经验融入写作,描述他想象的世界、迷离的梦境以及内心世界的种种历险。《褶间生活》包括《行动自由》《幻象》《米多逊的肖像》《不可名状之地》和《波拉哥拉斯的衰老》,1972年首次于由法国伽利玛出版社结集出版。

瓦格纳事件 【德】尼采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48.00元当当20.10元
“一个哲学家对自己的最初和最终要求是什么?在自己身上克服他的时代,做到“不受时代限制”,要凭借什么来克服这个难题呢?凭借他身上恰恰让他是其时代产儿的东西。妙极了!我和瓦格纳一样是这个时代的产儿,可以说是颓废者:但只有我领会这个事实,只有我与之抗争。我心中的哲学家与之抗争。”本书是尼采晚年代表作之一,由《瓦格纳事件:一个音乐家的问题》和《尼采反瓦格纳:一个心理学家的笔记》两个篇幅较小的部分组成。瓦格纳在很大程度上是尼采的引路人,一度是亲密的“战友”,后来又是尼采树立起来的主要“对手”。从 “战友”到“对手”,瓦格纳伴随尼采思想生涯的始终。尼采对瓦格纳所做的最后的清算是在1888年,是他思想生涯的最后一年,在一年内完成了《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两本著作。《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一书对瓦格纳的批判,标志着尼采与德国著名作曲家的决裂。 

最后的故事 【波】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52.00元当当26.00元
《最后的故事》由三代女性发生在不同时空的三个故事组成:伊达因车祸来到一间乡野小屋,她与一条垂死的狗滞留在了这个她度过童年的地方;帕拉斯凯维亚常年居住在山上远离尘烟的房子里,她的丈夫在星期日的晚上去世了;玛雅离婚后带着儿子前往位于中国南部的小岛旅游,遇到一位患病的魔术师。母亲、外祖母、女儿,她们的道路早已分开,生命却又紧密相连,现在,她们将独自面对避无可避的“死亡”,这是她们“最后的故事”。这是三代女性来自不同时空的心灵私语,茫茫雪地里的乡野小屋、山上远离尘烟的阳光房、中国南部的热带小岛,母亲、外祖母、女儿,她们的道路早已分开,生命却又紧密相连;这是一部关于死亡的隐喻纪事,垂死的狗、逝去的丈夫、患病的魔术师——三个故事、三种面对死亡的方式,存在与孤独,历史与生存,个体与世界,“死亡”会将她们引向何处?

黑格尔三论 【德】阿多诺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45.00元当当18.90元
《黑格尔三论》包含了三篇各自独立又相互补充的论文。在本书中,阿多诺提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黑格尔理论形象,如思辨唯心主义的极致就是唯物主义,黑格尔对事物的尊重和敬畏前所未有,黑格尔哲学实质上是非体系的等等。在《黑格尔哲学诸方面》一文中,阿多诺试图解读出黑格尔哲学的“整体”,“与其他封闭的思想体系相似,黑格尔哲学利用了那可疑的优势,即其根本不允许任何批判。每一种细节上的批判都终究是局部的,也即错失了整体,而这个整体总归会把这个批判考虑在内。”《经验内涵》可以被视为对海德格尔解读黑格尔的回应;《晦涩,或者该如何阅读黑格尔》一文则是对黑格尔哲学的文学性解读,这个角度在黑格尔研究中并不多见。在阿多诺看来,黑格尔哲学是“真”与“不真”的复合体,正如其作为意识形态是必然的虚假意识,而这些都通过社会性劳动及其构成的社会总体获得了解释。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788]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