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9《夜行客》:骗人的“睡前小故事”

20250429-0.png

怀疑戴丽之死的诡异之处,发现了被怀疑的昆汀被人谋杀,更是知道了沉没在海底的失事飞机就是一个阴谋,当宝拉对哈利说:“你已经破案了……”哈利为什么还要拿出手枪去那个留着浮标的现场?又为什么让宝拉下水将赃物弄上来?已经破案了,但是仅仅破案还不够,还要最后的证据支撑起这个真相,但是当哈利向着真相之路前进的时候,当更多的真相被连锁性地揭开,却是一个无力的结局:宝拉潜入水下,天上的飞机忽然向哈利俯冲下来,接着是一连串的射击,哈利腿部受伤;当宝拉从水底返回水面,飞机又向她冲来,哈利想要宝拉避开,但为时已晚;宝拉消失在海面上,而飞机撞击船只之后断成几节,然后慢慢下沉,哈利看到了飞机驾驶室里人在挣扎和呼救,他发现了一张熟悉的脸;但是哈利已经受伤,即使他想要救他们也无力行动,只能看着他们最终葬身水底,留下的是变形扭曲的脸。

“畜生!”哈利在费力启动轮船之后骂了一句,轮船在海面上打转,然后慢慢启程,在广阔的水面之上,在俯视的镜头里,一切变得如此渺小,就像受伤的哈利,最后的画面充满了被湮没的无力感。哈利说出的“畜生”是在骂制造了惊险并杀死了宝拉的那个熟悉的面孔,还是骂自己在这个骗局里最后才知道真相,或者是在对自己无力改变现实表达愤怒?亚瑟·佩恩没有制造“happy ending”的最后结局,在一系列惊险之下上演之后归于平静甚至寂静的现实背后,就是哈利受伤带来的无力感,即使知道真相,谁也无法改变结局,谁也无法阻止悲剧发生——哈利受伤在腿部,也在心里,而这样的受伤也从单一的悬疑事件变成了上世纪70年代普遍绝望、迷失的时代症候。

这个时代症候聚焦在个体意义上,则是哈利混淆了自我的定位,他是一名私家侦探,私家侦探当然和公共意义的警察不同,他接受的私家业务,处理的是私家问题,找到的是私家真相,甚至可以说,私家侦探所提供的服务就在于找到线索揭示真相,而在真相之后要去解决实际问题,则不应该在他服务范围之内,他也没有能力用个体的力量解决问题。但是在哈利接手寻找戴丽业务的时候,却从发现真相变成了解决问题,这是私家侦探超范围的一次服务,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亚瑟·佩恩将其变成时代寓言的一个代言人。16岁戴丽“失踪”两个星期了,她的母亲阿琳需要哈利找到戴丽,哈利于是展开了调查,他根据阿琳母亲提供的线索,找到了戴丽曾经混在一起的“怪胎”昆汀,昆汀是修理工,哈利找到他时他和一个叫马福的人打了一架,哈利知道马福也和戴丽有关,但是找到的马福也不知道戴丽去了哪里。哈利再次找到阿琳,知道阿琳的第二任丈夫汤姆在弗洛里达,哈利便去了汤姆那里,的确在那里他找到了和继父在一起的戴丽,另外还有一个叫宝拉的女人。

导演: 阿瑟·佩恩
编剧: 艾伦·夏普
主演: 吉恩·哈克曼 / 珍妮弗·沃伦 / 爱德华·宾斯
类型: 悬疑 / 惊悚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75-06-11
片长: 100分钟
又名: 夜间行动 / 夜探毒龙潭

虽然费了一些功夫,但是哈利毕竟还是找到了戴丽,所以作为私家侦探,基本上可以说完成了任务,毕竟为阿琳提供了她的问题的答案。但是这个故事还刚刚开始,当哈利找到戴丽,在戴丽拒绝回到洛杉矶之后,哈利便从一个处于局外人位置的私家侦探变成了另一个参与其中的人,这是哈利的一次转变,而实际上亚瑟·佩恩就是通过“变化”想要揭示无法变化的时代困境。哈利在这里看上去是等待戴丽转变态度跟他回去,实际上他变成了他们中的一员,这是一次故意的“错位”,这个错位带来的问题就使得哈里承担起了解决者的角色,一方面在深度参与中,哈利逐渐发现了很多表象之外隐藏的东西,比如在和宝拉、戴丽晚上开船出去的时候,就发现了一处飞机失事的地点,甚至还看到了群鱼在啄食死去飞行员的尸体,戴丽吓得惊慌失措,在回来之后的一场噩梦之后她主动提出离开这个地方,哈利于是便把她带到了母亲阿琳身边。这似乎是作为私家侦探的哈利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但是这超出范围的举动让哈利最后陷入了无力的结局中:后来他听说戴丽在拍戏过程中遭遇车祸死了,在观看了拍下的死亡前后的录像之后,他又变身为“警察”,主动查找戴丽之死的线索,最后就发生了在海面之上的一系列惊险过程。

哈利拿出的枪、怀疑失事飞机上的毒品、宝拉告诉他是偷来的赃物,以及最后目睹了死亡,哈利完全变成了一名警探,他不再只是涉及私人事务的私家侦探,而是变成了寻求终极真相甚至背负正义和使命化身,也就是说,问题意识让他的关注点从私人性事物变成公共事件,但是亚瑟·佩恩给出了否定的立场,这不是哈利能力的不足,是个体在这种困境中的无力感,而这种无力感在另一个意义上就成为了时代的症候。哈利处理戴丽事件的时候,是让一个具体的人成为了这个故事的参与者,他和汤姆、宝拉一起喝酒,他和宝拉之间产生了某种暧昧,宝拉说起了自己的经历,说起了自己遇到的第一个男人,说到了过得不好的自己找到的激情,后来她躺在了哈利的怀里,这些故事就成为了他们的“睡前小故事”;而和戴丽,也跨越了陌生人之间的接触,在发现水底的失事飞机之后,戴丽做了噩梦,哈利拍着她的后背安慰她,这让戴丽第一次感受到了温暖,这多么像戴丽遗失多年的父爱!“我知道16岁的生活找不到什么意义,不过别担心,当你到40岁时它也不会变得更好。”哈利对戴丽这样说,这句话体现出的是某种虚无感,但是戴丽受伤的心灵还是得到了修复。或者正是由于哈利已经把自己的情感也代入其中,所以当得到戴丽在车祸中丧生的消息时,化身为警探,要为戴丽之死寻找真相。

《夜行客》电影海报

为什么哈利会成为一个参与者?为什么最后他依然回到无力之中?私家侦探只是这个故事的外壳,私家侦探深入案件探究真相是命题,但是在探究真相的过程中无法真正解决问题,才是时代困境的一个寓言。16岁的戴丽为什么会失踪?因为在她的身上有着公共意义的问题,阿琳在介绍戴丽时说她抽大麻、约炮、和怪胎混在一起,自己的女儿完全变成了一个一无是处的堕落少女;哈利收集到关于阿琳的信息是:父亲破产自杀,她嫁给了第一人丈夫遭遇家暴,身上多处器官手术后割除,演过8部电影都是不起眼的小角色,第一任丈夫死后按照医嘱将在戴丽25岁后归其所有,这也许是阿琳和戴丽矛盾的一个缘由;遇到宝拉之后,哈利问她相关情况,宝拉说自己来自小镇,当过教师,当过家政,也跳过脱衣舞,做过妓女,但是她并不想要告诉哈利全部,对于自己的秘密过去持一种半是谎言半是遮掩的态度……这些听说的、自述的故事都和他人有关,作为私家侦探的哈利都是故事的旁观者,但是在这些故事被展开的时候,哈利自己的故事也在尴尬和无奈中展开:他看到了妻子和马蒂在车上亲热,当妻子艾伦知道他发现了他们之间的事,却责怪他不先问自己,哈利面对妻子的背叛感到憋屈,而他和戴丽、宝拉接近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消释自己的不快。而除了妻子的背叛,他内心还隐藏着童年的创伤故事,父母将他抛弃,他似乎一直在寻找他们,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后来他看到了父亲坐在那里看报,他就在离父亲六英尺的地方,最后他还是离开了父亲。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敢袒露的故事,每个人都被命运拖入到无奈之中,“戴丽并不是唯一一个过得不好的人。”这是阿琳对哈利说的话,当“不好”成为一种常态,它所折射的就是自我的迷失,就是现实的无情,就是生活的幻灭,那所有关于理解、爱和帮助的“睡前小故事”都是一场谎言,而面对这些问题,哈利作为在困境中的人更是走向了另一种错位:愤世嫉俗的他想要自己的力量试图改变现实:他喜欢棒球,立志成为棒球运动员;他热衷于象棋,在棋盘上厮杀成就象棋大师,作为私家侦探,当然也是为了更多地发现真相,就像他不喜欢侯麦的电影《慕德家的一夜》,“这部电影味同嚼蜡”,因为在他看来,《慕德家的一夜》只是在探讨帕斯卡、无神论、概率、道德、婚姻,只有加浓的茶叶、泡7分钟的茶水和没有火柴的尴尬,而他想要的是生活中的行动,解决问题的行动。但是连他自己都无法迈过的坎,怎么可能帮助别人跨越?连他都知道人生不会因为有理想而改变,“我知道16岁的生活找不到什么意义,不过别担心,当你到40岁时它也不会变得更好。”一切必将回到更失落、更迷惘也更无力的现实。

从背叛回到家庭的故事是骗人的,和爱有关的睡前小故事是骗人的,世间必有真相问题必有答案的世界观也是骗人的,在人生的棋局上没人会赢,"只不过一方输得比另一方慢些。" 但是在这个时代,连放弃和逃避都不是一种选择,没人会赢但是你必须在赛场上直到精疲力尽,因为,“鲨鱼永远不能停止游泳,因为他们没有任何浮囊。”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3482]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