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2《社女》:“光头”的三重隐喻
又名“光头贝蒂”,海报上林建明饰演的秀娟不仅赤身裸体,她用手护住了身体,而且头上也是被剃光了青丝,这是一种赤裸的本真表演,林建明为了塑造好秀娟这一角色,就是真的以光头出演,这也成为1970年代香港电影界的一个争议举动,而对于电影本身来说,如果说“社女”仅仅交代了秀娟沦落为风尘女子的悲剧人生,那么“光头贝蒂”这一片名则在凸显了争议性的“光头”之外,隐含了一种深刻的社会问题,光头不仅是命运的写照,更是成为一种缺乏社会性保护的惩戒性悲剧,而当秀娟最后皈依佛门,最后一个镜头中的光头背影更是指向了无力拯救后的自我救赎。
首先“光头”人生是秀娟缺失一切关爱的映照,在工厂做工的她在下班途中遇到有人抢劫她的钱包,洪先生出手相救,秀娟对他充满了感激,原来洪先生不是别人,是卖淫集团的打手,他正是利用这一骗局物色新货色,善良的秀娟便上当了,而且她还在感激中对洪先生动了感情,不想洪先生在她的酒里下了药,并夺走了她的贞操,当秀娟回家,父母并没有帮助她,反而认为她道德败坏将她赶出了家。秀娟再次遇见洪先生,在他的花言巧语下竟在一次相信了他,不想洪先生这次更是残忍拍下了她的裸照,并将她卖给了财叔,从此秀娟悲苦的命运正式开启,她几次试图逃离财叔的魔爪,但一次被抓回来,在绝望之中,她只能成为一个“社女”,开始了接客的营生。
从这个过程来说,秀娟就是活在一种“光头人生”中,她以为洪先生是好人,是值得托付的男人,却原来是一个骗子;她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并希望父母能帮助自己,却被赶出了家门;没有爱情,没有家庭,而社会也无法提供给她一点保护,所以在所有东西都缺失的情况下,她就变成了“光头”。当同样被财叔骗来的王永福拿着剃刀剃光了秀娟的头发,秀娟的“光头”所开启的是另一种人生,一方面之所以被剃成光头,是财叔和财婶为防止她逃跑而对她的惩罚,一个如花似玉的女人被剃成光头,所谓的青春,所谓的正常人生也就不复存在;另一个方面来说,“光头”也是秀娟正式成为“社女”的标志,而成为社女之后,秀娟的光头反而更加客人,“光头贝蒂”正是她得到的一种“荣誉”,嫖客们摸着她的光头得到了更多的刺激,所以“光头”也成为了一个性符号。
导演: 张森 |
在人生遭遇上,“光头”体现的是被父母、社会抛弃的净身命运,而成为“社女”,光头是她的身份标签也是一种性符号,但是对于秀娟来说,内心永远有一种不甘于被命运摆布的渴望,王永福可以说是她唯一的希望,也是这个故事中的“好人”给了秀娟一种温暖:因为最初帮助秀娟逃离,他被财叔的手下打断了一条腿;多年之后再次遇见秀娟,他把秀娟从照相馆里带出去,然后让朋友惠姐给她躲避的地方;在秀娟怀孕之后只能通过吃草药堕胎的过程中,面对腹痛难忍的她,王永福买来了老母亲给她炖汤……但是两个人同病相怜,个体的力量根本无法抵抗财叔,他们在一次被抓回,而这次财叔让王永福“最后”给秀娟剃头,终于,秀娟拿起剃刀杀死了让她走上歧途的第一人洪先生,也许是秀娟的做法启示了王永福,他拿过剃刀向财叔那伙人动手,一下子杀掉了财叔、财婶和他们的手下,以这种极端的方式消除了黑暗势力。
当然这种战斗模式只不过是导演张森“突发奇想”的效果,一把剃刀不可能摧毁整个犯罪集团,但是剃刀既成为“光头”的原因,也是最后为“光头”复仇的工具,而“光头”人生也从此走向了另一个开端:王永福杀人被逮捕,对他来说牢狱之灾无可避免,而秀娟也看破了红尘,她最终皈依了佛门,成为尼姑的她自然成了剃去了青丝的“光头”,而在她皈依时,王永福和警察、秀娟的父母都在寺庙之中,但是秀娟并没有回头,在香烟袅袅中,在青灯古佛中,只留有一个光头的背影。
《社女》海报
[本文百度未收录 总字数:1629]
思前:辽沈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