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8“澄明之境及其隐蔽面”的沉落者
无一例外,本次购书选择的图书都是“文学”,托马斯·伯恩哈德的《沉落者》和《阿姆拉斯》,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的《隐秘的幸福》,沃尔科特的《白鹭》,即使让-保尔·萨特论述的是马拉美的思想,也是以马拉美的诗歌为载体。文学图书的选购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阅读的一次微小转向,从哲学的厚重和晦涩中走出来,进入一个更具质感的世界。但无论是哲学或者文学,都是为了让内心在去除其隐蔽中,抵达一种澄明之境。
马拉美:澄明之境及其隐蔽面 【法】让-保尔·萨特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59.00元当当28.30元
马拉美是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和散文家,与阿蒂尔·兰波、保尔·魏尔伦同为早期象征主义诗歌代表人物,马拉美对法国诗歌和文学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马拉美非常难懂,这两个原因足以解释为什么象征主义文学艺术偃旗息鼓那么长时间后,象征主义大师马拉美至今还在获得法国乃至世界各国学者持续而耐心的解读。萨特对马拉美以及象征主义诗歌进行研究,萨特通过对马拉美的评传提出一个普世的问题:上帝死亡,文学还存在吗?在《马拉美:澄明之境及其隐蔽面》中,萨特熟门熟路地钻进马拉美世界的中心,他把马拉美思想最奇妙的表述变成他自己的表述,调用马拉美的诗句,使他自己的说法具有诗一般的情调。“一旦某个目的归于人类,一旦这个目的完成了,一旦人们将此视为现实,那一切就完蛋了:人类变成蚂蚁,感性认识便扎根于人类。”这个想法在萨特笔下成为马拉美自身的写照,也是萨特自身的写照。
沉落者 【奥地利】托马斯·伯恩哈德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69.00元当当34.50元
托马斯·伯恩哈德,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剧作家,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德语作家之一,也是“二战”之后德语文坛风格最独特、影响力最大的作家之一, 特立独行的伯恩哈德以批判的方式关注人生(生存和生存危机)和社会现实(人道与社会变革)。文字极富音乐性,以犀利的夸张、重复和幽默,将人类境遇中种种愚钝与疾病,痛苦与冷漠,习惯与禁忌推向极端,向纷乱昏暗的世界投掷出一支支光与热的火炬。《沉落者》讲述的是:韦特海默经过莫扎特学院二楼三十三号房间的时候,格伦·古尔德恰好在那里弹奏《哥德堡变奏曲》,韦特海默后来把他的经历讲给我听,说他站在三十三号房间门前,听着格伦演奏,直到咏叹调结束。当时我就明白了,这是怎样一种惊骇。这部独白体小说记述了三个人对钢琴演奏的艺术追求与不同的人生选择:一个成为奇迹,一个沉落,一个转向他路。
阿姆拉斯 【奥地利】托马斯·伯恩哈德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55.00元当当27.50元
托马斯·伯恩哈德,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剧作家,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德语作家之一,也是“二战”之后德语文坛风格最独特、影响力最大的作家之一, 特立独行的伯恩哈德以批判的方式关注人生(生存和生存危机)和社会现实(人道与社会变革)。文字极富音乐性,以犀利的夸张、重复和幽默,将人类境遇中种种愚钝与疾病,痛苦与冷漠,习惯与禁忌推向极端,向纷乱昏暗的世界投掷出一支支光与热的火炬。《阿姆拉斯》讲述的是:父母自杀身亡,兄弟二人自杀未遂,他们被舅舅安置在阿姆拉斯的一座塔楼中,远离人群,也远离精神病院,这里既是监狱,也是庇护所,病弱的身体与急剧崩溃的心智在这座塔楼里共振,兄弟之间的情感复杂而紧绷,既有依恋,也有排斥;疾病让这一切愈加不可调和。本书融合独白、信件、日记、格言等片段式叙述结构,在碎裂中展开沉思,呈现出作者对死亡、隔离、自我与精神极限的深刻探问。
隐秘的幸福 【巴西】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59.00元当当27.60元
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巴西当代经典作家之一,被誉为自卡夫卡之后重要的犹太作家,也是拉美文坛真正独树一帜的作家之一。一九二〇年十二月十日出生于乌克兰的犹太家庭,不久即随父母移居巴西,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降,写作才能获得公众承认,小说《黑暗中的苹果》获得卡门·多洛雷斯奖,儿童文学作品《爱思考的兔子奇事》获得卡伦加奖,并因其文学成就获得联邦大区文化基金会奖,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九日去世,次年,后的作品《生命的吹息》出版。《隐秘的幸福》出版于一九七一年,是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收录二十四个短篇,有着深厚的哲学意蕴,主题彼此各异,表现方式也不尽相同,但都隐约指向一个共同的方向:探寻自我抑或自我意识的建立,囊括了克拉丽丝所关注的一切要素:自我、真实、存在、起源、时间、母性、表达……
白鹭 【圣卢西亚】德里克·沃尔科特 著 广西人民出版社 45.00元当当22.00元
《白鹭》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沃尔科特的代表作,被艾略特诗歌奖评委们认为是一部“动人的、技术上无懈可击的作品”。《白鹭》是一部完美的短诗集,共54首短诗,包括组诗11首。在这些诗中,诗人以一种罕见的热望和强烈的生命力,回忆他生涯中独特的主题——加勒比海复杂的殖民遗存、他对西方文学传统的热爱、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产生的智慧、新的爱情中总是奇异的快乐,以及自然界有时令人恐惧的美丽。诗人置身于时间和空间的无穷中,置身于老之将至后爱的消失和死亡的临近,在过去与现在、神话与现实、永恒的古典之美与当下的衰败之间穿行,随物赋形,极力捕捉广阔世界的斑斓之美;同时,他令人着迷地重复主题和意象,创造了一种近乎冲浪的节奏,拓宽了韵律、诗歌形式和语言的可能性——沃尔科特写出了一种对时间消逝、人生虚无的胜利,“一个成熟而又不满足的无穷无尽的老年”。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2270]
思前:《追击》:重回人祭的时代
下一篇:没有了,返回『读·者』 @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