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0《长发姑娘》:“看见”的风流记

20250820.png

导演何藩似乎有着我所不知的一面:他职业生涯拍摄了近10部电影,全部是情色片,他是将情色电影当做事业来做,但是他从1966年开始在情色电影中加入了很多实验元素,作品入选国际电影节与此有关;何藩的另一个身份是香港著名摄影师,13岁父亲送给他的Brownie相机开启了他的光影世界,1950年代至1960年代何藩在世界不同摄影比赛中获得了超过280个奖项,他更是连续八届获得美国摄影学会的“世界摄影十杰”荣誉称号。

《长发姑娘》无疑也是一部情色电影,韦弘在片中饰演风流成性却又畏手畏脚的理查,和同年上映的《巴黎艳遇》差不多,电影其实就是一部“酒店艳遇”,场景从国际大都市巴黎转移到了被称为“男士东方乐园”的度假酒店,理查像猎人一般不断搜索漂亮女人,一心想着和他们上床,但是和《巴黎艳遇》两个猥琐男不同,理查的身边却是自己的老婆,这种身份给他的渴望艳遇的风流生活带来了难题,但是何藩又给他制造了通道,因为他的妻子嘉莉是个盲人,盲人是无法看见的,她既看不到帅气的男人,也看不到自己丈夫对别人的窥视,也因此,这个艳遇的故事具有了合理性,嘉莉的“看不见”为理查的看见甚至明目张胆地看见创造了机会,如果嘉莉问起来,只要撒谎就可以轻松骗过,甚至妻子的“看不见”给了理查更多看见的可能。

这是一个因为看不见而导致更多看见的艳遇故事,“看不见”和“看见”之间的辩证关系或许可以为何藩的光影制造更多可能,但其实深谙摄影之道的他在整部电影中并没有表现出摄影方面的天才设计,只有两处可以看出他的拍摄技巧:一是酒店楼梯呈现一种旋转状态,理查的朋友白兰氏在下面叫他,何藩使用了俯拍技术,不同颜色制造了旋转的视觉效果,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二是在理查和嘉莉房间里制造浪漫的时候,镜头对准的是嘉莉搁在桌子上的墨镜,又通过墨镜的反射呈现出男欢女爱的场景,这同样是对于摄影的一种独特理解。而实际上这个镜头所表达的寓意,也是一种“看不见”的看见,墨镜是嘉莉的,嘉莉是盲人,她戴着墨镜就只是一种装饰,而当她摘下墨镜,墨镜却实现了自己的看见,影像反射和投影到了墨镜上面,何藩让观众“看见”了房间里的一切。

导演: 何藩
编剧: 潘垒主演: 丹娜 / 米兰 / 韦弘 / 刘慧茹 / 汪禹
类型: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 印度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粤语
上映日期: 1975-12-11
片长: 92分钟
又名: Girl With The Long Hair

除了这两个镜头运用之外,何藩在电影中并没有在摄影上下功夫,更没有在情节设计上打磨,无疑这就使得电影成为了一部烂片:故事就是围绕理查不安分的心和怕老婆的心之间的矛盾,在有贼心而没有贼胆中编造故事;电影中根本没有“长发姑娘”,只有“卷发姑娘”丹娜,她正是构成了对理查的诱惑,而扮演丹娜的演员名字就叫丹娜,是不是何藩连名字都懒得想?理查虽然处处提防老婆,但也是一次次猎艳成功,从海里裸泳到新潮派对,不断有了新感受,那么安排嘉莉这个角色意义何在?白兰氏深夜找理查让他出去,当嘉莉问及有什么事时,白兰氏竟然编造了干爹葬礼,住在度假酒店里,可以马上“抽空”参加葬礼,这又是什么逻辑?

剧情上基本不使用逻辑这个词,一方面何藩在电影中呈现香艳肉体,让观众在不被遮掩下“看见”,另一方面他又设置了对艳情的警告,目的就是为了“看不见”,因为电影的主题其实是道德训诫:理查做梦去和丹娜约会,一次次从房间的阳台爬过去,又一次次被正在做爱的女人看到,所以他们的过程一次次被中断,那个每天喝壮阳酒的男人也因此一次次“没用”;理查最后进丹娜的房间,忽然发现自己的东西断了,这是灾难的降临,正在痛不欲生的时候,才发现是一场梦;当旅程结束,理查又回到了嘉莉身边,他对白兰氏说:“做人不能太荒唐。”也算是他回头是岸,而白兰氏笑话他是个傻瓜,“人不风流枉少年”就是他的座右铭,不想他目不转睛看新出现的美女时,一下脚滑竟然被雕像丘比特手中的那支箭射中,这不是爱神降临的标志,而是深深插进了身体,所谓性爱,不就是伤人害人的凶器?

《长发姑娘》电影海报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682]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