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11 岁末空椅子
是在阶梯教室,三楼,向东,然后上楼,然后向西。名字贴在左上角或者右上角,黑体,背景是粉红,衬托着每一个黑色的名字,只是符号,没有外延。一次考试,之前,很久没有的感觉,之后,也会很久没有感觉。试卷发下来,白纸黑字,填空、选择、简述、问答、判断,囊括了几乎所有的题目类型,昨晚还是加班的,回归到旧的时代,背诵或者记忆。关于市情,关于新闻,关于改正,关于职业道德,关于我们不熟悉的书写。
只是记得后排没有人坐,都是空椅子,没有排列组合,桌子左上角或者右上角当然也没有黑色的名字,衬托在粉红色的背景上。空椅子不是缺席,是查无此人,是空白,是边界之外的另一种生存。天有些阴暗了,教室里肃静着,久坐一个小时,写着写着,错误的和正确的,白纸黑字。交卷,然后出去,下楼。空椅子上,连温度也没有。
心理学上说,空椅子是一种技术,这种技术常常运用两张椅子,要求来访者坐在其中的一张,扮演一个“胜利者”,然后再换坐到另一张椅子上,扮演一个“失败者”,以此让来访者所扮演的两方持续进行对话。空椅子技术是格式塔流派常用的一种技术,是使来方者的内射外显的方式之一。通过这种方法,可使来访者充分地体验冲突,而由于来访者在角色扮演中能从不同的角度接纳和整合“胜利者”与“失败者”,因此冲突可得到解决。通过两部分的对话,使人们内在的对立与冲突获得解决。通过两部分的对话,使人们内在的对立与冲突获得较高层次的整合,即学习去接纳这种对立的存在并使之并存,而不是要去消除一个人的某些人格特质。
对于大多数常人来说,“空椅子”意味着伤感,可能是错过的旧爱或者老友,也可能意味着找不到知己,甚至在内战时有一首歌叫做“空椅子”,描述的是假期桌子边的一张空椅子,一个受伤的家庭,还有一个永远回不了家的男孩。
还有一本小说,杰夫里·迪弗著,少年被杀,少女遭绑架,在一个没有孩子的南方小镇:
她来此地,是为了把鲜花放在这个男孩被害、女孩被绑架的地方。
她来此地,因为她很胖,满脸雀斑,没几个朋友。
她来,因为有人希望她来。
她来,是因为她自己想来。——《空椅子》第一部《帕奎诺克河之北》
还有一则广告,央视的舞台遍布世界各地。
还有一部电影,当时的情景是一堆男人在喝酒,互相碰杯的时候说:To the empty chair,那就是:单身万岁。
后来的后来呢?空椅子只是我们不坐在那里的一个陪衬,背景是一个岁末的冬天,背景是一幢老式的教学楼,背景是我们不熟悉的考试。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163]
思前: 当现实照进梦想
顾后: 《赵氏孤儿》:一颗棋子引发的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