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10 天·元

从2011年第一天开始,“罗马笔记”已经持续了快10天,从晚上写完,安放在小五的枕头边,到早上他拿出来读,基本已经形成了某种习惯,而另外一个习惯是,小五也在继续着他给我的笔记,晚上入睡之前写好放在我的床头柜上,并且很认真地说,要等我睡了之后才能打开看。

我不知道这样的举动能否培养他的一些习惯,观察,或者思考。“罗马笔记”每天都很简短,关于学习、关于礼仪,关于成长,每一个字我都必须端端正正,而且必须很口语,像和小五亲切交谈,而且还配上一些简笔画,或许能激发他一些涂鸦的兴趣。作为一本和小五交流的笔记,我取名“天·元”,围棋术语之一,也包含了小五名字中的“元”字,意义很明了,就是里面都是每天对小五说一些话,讲的一些心情。

小五的模仿力还是又一次得到了体现,他也买了笔记本,很卡通的那种,然后也是每天写上几句,写不出的用拼音,但是很明显,他还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的心情告诉我,所以,在这本“笔记”中呈现的是一些片段的语言,有时候甚至流于玩乐。有几天,他就在上面写一些自己编出来的儿歌,比如《小吉鸭》,比如《春夏秋冬》。我告诉他,最好能把自己心里想对我说的话写出来,如果没有也不一定要每天都写。

我是害怕流于形式的,现在对他来说可能还有新鲜感,但是如果非要每天弄点花样出来,时间长了必定会有一些厌烦情绪。这我是必须提防的,如何让他保持持久的兴趣,的确是一个很复杂的诱导过程。从去年11月开始,我让他每天在本子上记着自己一天的所闻所见和所感,简单几句话就可以,现在看来,他还是能够每天写上一两句,但都是类似的句子,比如,今天做了口算,今天背了儿歌,今天吃了糖,如此等等,有的甚至就是重复,但我还是觉得有必要,一方面要继续引导他该写些什么,一方面则要鼓励他每天的进步,今天他在本子上写下了这么一个句型:“今天我还是第一次……”这样成人化的叙述语气或许可以看成是一种收获,当然需要鼓励,他得到鼓励也很高兴,谁知他在这句下面就又马上写了一句。晕倒。

不知道这样的方式是不是有点功利:感觉他太粗心,便从书店买来考试资料;感觉他阅读太少,便突击要求他开始阅读《365夜故事》;感觉他课外知识太匮乏,便安排每天看一些电视新闻……小五身上到现在也没有发现某些音乐、美术之类的文艺细胞,一直觉得,如果他不反对,如果他有一点兴趣,就应该给他创造机会,而且还要坚持,不能蜻蜓点水,现在看来,这样的探索或许只是起步,面对幼稚得可笑的孩子,我们似乎不知道该做什么,而助推他的加速度更不知道会不会把他推向一个未知的方向。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173]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