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30 书的天国
终于到了这个时间节点,一个关于图书阅读和购买的20周年纪念日,我可以回首那段走过的路,也可以仰望,未来仍是还在路上的继续,在路上,就是最新图书正从北京移仓未抵达上海配货;在路上,就是那一册有着象征革命的红色封面的《超现实主义宣言》被翻阅到第123页;在路上,就是在六月的末日遭受奇袭而来的红色风暴而找不到注目的方向。
于是,这变成了最后的定格,像一块墓碑,上面有着清晰的名字和日期,还有如“眼睑下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睡梦”的墓志铭,最后都幻灭成了六月最后的数字:
图书: 812 册
评论: 2 个
引用: 0 个
留言: 0 个
会员: 2 人
访问: 20118 次
书库建站时间: 1991-06-30
……
总之,他们都变成了由0和1组成的数据,千奇百怪却不离其宗,当从锋利的纸张变成虚无的数据,却有一种忐忑的感觉,很遥远的东西像就在眼前,又忽然觉得近在身边的东西又拒之千里,恍惚中,有一种对时间碎片纷纷落地的无奈,一转身,就这样在时间的墓碑上刻下了很多文字。
20年,是会成为遥远的记忆,少年行,斜睨世界,从此就是这样沾染上了面向自己的孤独,在“0001”的数字符号后面,是一个我不曾接触的世界:《围城》,用大众娱乐的方式知道这是一个另外的世界,关于婚姻,或者并不是关于婚姻,便成了我案头的第一本书,我忘记了那天的天气,和心情,高中学生是我那时的身份,我想我并没有看懂“围城”的世界,它像一个圈套,引我入一个现实之外的“城”。在这并没有多少象征意义的第一次之后,我仍然斜睨着这个世界,它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书页中本没有一个脱俗的心,它只是一种人生的安慰。
20年,是会成为数字的一种堆积,812册的背后有过痴迷和疯狂,有过远离和陌生,形式上的占有和内容上的阅读并没有很好的结合,甚至在一个阅读缺失的时间里,我依然会把自己当成是无限接近文字,无限拥有书页的人,这是一种很容易做到的状态,近似疯狂,甚至饥不择食,荣誉是自己编织的,所以看起来知识是以一片海洋的方式呈现,其实在另一种意义上,它们只是存在,在书橱的一角活着。
20年,是会一种永远缅怀的记忆。辗转少年和青年,辗转城市和乡村,辗转东门和西墅,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是有书陪伴,它们就是这样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从一间屋子搬到另一个屋子,在运动中见证人生起伏和变迁,那些书发黄了,甚至书页掉落,而人生也在不断朽腐,不断老去,每一张纸终归不会永远是锋利的,它被时间侵蚀、磨平,文字已无凹凸,摸上去,像人生一样已了无性格。
其实,书只是一种象征,阅读已经退回次要意义上,象征会让人心安,会让人虚幻,会让人守着孤独而自我满足。书不只是知识,而是一剂药,“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只是在更多的书面前,我并不是在医愚,而是在学愚--书禁锢着一个围城,一个世界,它没有边际地控制着思想和信仰。所以,书是自我约束的工具,也是自我救赎的武器。
不断地拥有,不断地遗忘,九品书库的e时代并不是一座网上图书馆,并不是检索和统计的资料库,也不是20年生命的最直观表达,在一个买书大于阅读,键盘忙于笔墨的时代,书的存在真的只是一种意淫的工具:世界很强大,我一定会永远站在书的肩上。其实在路上,信仰早已在书页之外幻灭,20年的纪念日,站着,会听见那人的呼喊:“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