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13 东邪西毒:两个人的电影

        春雨初歇,却黑云压城,天空低垂着,却有一种很开阔的味道,扑面而来的是大段大段夏天暴雨之后的感觉,季节的偏差让我觉得有些东西在变化,渲染得过度了,过度的轰烈,过度的重彩。过度地醉生梦死。
        这个季节属于《东邪西毒〉终极版,属于观看时的心情。从惊蛰到惊蛰,15年了,我们都忘了电影中原本就有的迷离和诗意,它只是存在于我们最初的记忆中,不是一成不变,而是蜕化,一步步,终将变得物是人非,心中只留一份缅怀。
         “如果说王家卫只拍了一部电影的话,那应该是《东邪西毒》。”香港大佬杜琪峰说。那是1994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东邪西毒》首映,八大巨星惊艳临场,伴着银幕上的荡气回肠,便引得水城一片痴狂。纵然那年在奖项上一无所获,王家卫依然收获了口碑,归港之后,《东邪西毒》被称为“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反复被人研究:颓废的美学、伤感的叙事、困顿的精神、情感的伤疤,以及那种若有若无的虚幻和迷醉给予了人们无数种电影解读方式。也是从这里开始,王家卫电影成为一个招牌,成为电影迷附庸风雅而必谈的内容之一。
 
         而今,张国荣魂归西去,林青霞退出江湖,刘嘉玲、梁朝伟喜结良缘,15年改变了太多,这是一个时间的劫,没有人会让记忆永远不老,而老去的那个王家卫和不再永远的英雄赞歌,都成了时间的灰烬。惊蛰已过,终极之死。
 
        今天是这部电影的最后一天,晚间的唯一一场,没有其他观众,空空的放映厅只有我和妻两个进去,最后只有我们两个出来,没有多余的人鼓掌或者谩骂,里面漆黑一片,像极了15年来某个记忆的片断。寂静的放映厅处处透露出时间的孤独,记忆其实早就死了,只不过像王家卫一样,在这风沙之后满足一个借尸还魂的渴望。 
        15年前,很久远的时间,忽然就忘了,哪里看过,和谁看过,这些东西都属于那个无限缅怀诗歌的时代,或许在学校,几个室友,在昏暗的学校影厅里记录王家卫时代,或许在某一门影视批评课,观摩着模糊的侧影。所以,没有了清晰的记忆,很久远,竟有些悲哀起来。15年真的是一个劫,2009年的江湖已经不再是王家卫的江湖了,披着古装的现代人在耀眼的画面里变得生分起来,电影的脉动和我们的心跳节奏已经完全脱钩。两个人的电影里只讲着我们可能的过去,而不会有永远喧闹的舞台。
 
         斯人已去,张国荣的经典台词———“很多年后,我有一个绰号叫西毒”在终极版中也被删除,《时间的灰烬》的重温着实令人唏嘘。自恋自信的王家卫15年后是缅怀经典还是迎合大众?欧阳峰说: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个阶段,看见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后面是什么。我很想告诉他,可能翻过去山后面,你会发觉没有什么特别,回头看会觉得这边更好。但是他不会相信,以他的性格,自己不试试是不会甘心的。 
      “有人说一个人有烦恼是因为记性太好。”王家卫似乎没有忘记那场辉煌,那个英雄的时代,所以15年后,他还是想把辉煌延续到更多的人,散乱恢复成了秩序,懵然变成了清晰,从惊蛰到惊蛰,从诗歌到叙事,我知道,在两个人的电影中,我看懂了《东邪西毒》,而懂了就意味着什么也没有了,诗歌结束了,王家卫时代其实也已经死了。
 
         黄历上写道:三月十八日,岁煞南鼠日冲马,忌词讼安门移徙。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795]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