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7 宜昌:滚滚长江东逝水

从新世纪国旅码头登岸,便告别了伴随了四天三夜的长江黄金8号游轮,这也宣告长江三峡之旅划上了句号。“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从此,长江之水以宜昌为起点,浩浩荡荡向东顺流而下,开始了其中下游漫长的旅程。

从重庆抵达宜昌,从水面返回地面,似乎一切关于淹没的不安都慢慢消失,坐汽车从码头到达市区,然后入住酒店,门口的土家族姑娘向我们打着招呼。热情却陌生,就像这个城市。宜昌,古称夷陵,“宜昌”之名始于东晋,这是一个历史超过2000年的城市,作为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古时便是“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的战略要地。宜昌在历史上出过很多名人,被誉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的王昭君都出生在古宜昌境内,屈原祠、昭君村、读书洞、娘娘井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向人们讲述着那些传说。

而宜昌的闻名,似乎和“三国”有关,据统计,在《三国演义》中,有36个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著名的有陆逊火烧八百里的“夷陵之战”,有赵子龙大战救阿斗的“长坂坡”,有张飞横矛“当阳桥”,当然也有关公败走“麦城”被擒的“回马坡”,这里还是埋葬关公正身的“五阳”之地,气势恢弘的关帝陵讲述着英雄的轶事。

三国已远,三峡却近。作为长江三峡的终点,也是三峡工程的建设地,宜昌几乎处处都有“三峡”元素,西陵峡上有国家级AAAAA景区“三峡人家”,三峡大坝上建有“三峡工程大酒店”,到达宜昌市区,街道有三峡路,酒店有三峡宾馆,街上刀旗广告上挂满了“三峡酒”,入住的酒店里摆放着自然形成的三峡石,宜昌的报纸有三峡晚报,宜昌的机场叫三峡机场,甚至宜昌市政府质量奖也以“三峡”命名,当然,它还是“中国三峡旅游最佳目的地”。处处和三峡有关,似乎三峡已成为宜昌的另一个代称,已成为这个城市的一张名片。

从三峡回到三峡,三峡是结束,三峡也是开始,在充满三峡元素的城市里,一切依然是陌生的。对于回家之前的最后一个落脚之地,对于宜昌似乎并没有太多想去了解的渴望,匆匆而过,便是最后的离开。旅游景点似乎已不适合去游览,相传王昭君浣纱的香溪河似乎太过遥远,神秘奇幻的神龙架又不忍去打破原始和封闭,近处的中华鲟园、猇亭古战场似乎又太过平淡,而三游洞风景区、三峡大瀑布风景区、九畹溪风景区又似乎和三峡有着水的相似性。

于是什么地方也不去,静静地坐在长江边上,看游轮经过,听江水悠悠。夜晚的沿江大道上也都是坐满了人,有的乘凉,有的健身,有的则是团队出动吹拉弹唱。在公园一角,一个老人独自打开自带的音响,然后拿起话筒,站在不远处高唱起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他是歌者,他也是听众,他把世界缩小在自己的声音里,他又把声音扩展到别人的世界里,既苍凉悲壮,又淡泊宁静,那奔腾而去的似乎并不只有滚滚长江之水,还有关于英雄的故事,关于无情的历史,自娱自乐高歌一曲,也像是一种生命的叹息,英雄已远,而现实便是“是非成败转头空”,便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便是“一壶浊酒喜相逢”。

夜色中缅怀英雄,夜色中倾听城市,夜色中也隐没了和白天有关的故事,不管是三国,还是三峡,不管是水面之下,还是时间之外,都是一个被别人画好的终点。

宜昌街景
塑胶大道
街边的石头,绘以龙形
三峡石
酒店大堂的三峡绘画
万达广场夜街
美食

有些凌乱的码头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2273]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